1996年,北京一间躺着一个背部因褥疮溃烂的中年女人。此时的她已病入膏肓,整个人骨瘦如柴。医生只得在她的左肩胛骨下方开一个输液口,上一次开在右侧时失败了。女人自嘲般地说:在身上随便打洞,真残酷啊!
女人全身上下布满了大大小小的伤口,透过这些伤口连里面的骨头都能清晰看到,而她的母亲看着她这副样子一边流泪一边给她换药。
钱瑷想起身给母亲擦干眼泪,但身上的伤口还是让她动弹不得,她是一个要强又重视外表的女人,但这个时候她重视的一切都成了空话。
钱瑷的人生充满了高光时刻,她从出生的那一天起人生就充满了顺遂,她在英国出生,百天后父母带着她去到法国生活,她自幼的记忆中生活好像都是无忧无虑的。
全国解放后钱瑷跟着家人回到国内,同时她也进入了北京师范大学学习,后来到了大炼钢时期,钱瑷便被下放到工厂工作。
钱瑷绘画技术很好,她在工厂中的任务就是绘制设计图,因为她画的图又精准又清晰,工厂里的员工对她都很是友善。
从工厂离开时一直传授钱瑷知识的师傅送给她了一枚勋章,那是毛主席的像章,这个像章也成了钱瑷在这里工作过的纪念。
钱瑷从师范大学毕业之后,她就留在学校担任教学工作,后来她也曾下乡到农村锻炼,下乡的期间她也一直勤勤恳恳工作,虽然下乡的时间很短暂,但却在钱瑷的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后来钱瑷回城后,她就与相识多年的同事王德一结了婚,两个人从大学开始就是同学,王德一文质彬彬的,说话的时候何时温柔儒雅,只不过那个时候的感情都太过含蓄,两个人也没有升级为情侣。
后来从大学毕业后,王德一同样也选择了留校担任老师,钱瑷是教习英语的,而王德一则是教历史的,两个人办公的地方相距不远,吃饭或者做其他事情的时候都结伴而行。
如果学校有什么需要宣传或者绘制的任务,一般都是由他们两个携手完成的,两个人之间配合的相当默契,有些不曾言说的心意也在日久的相处中破壳而出。
钱瑷和王德一结婚后,他们两个就一直住在王德一的宿舍,虽然房间比较狭窄,但两个人只在乎对彼此的陪伴,并不在乎周围的环境。
钱瑷的父母对王德一也很是满意,她每次带着王德一回家吃饭的时候杨绛和钱钟书都会交代他们很多事情,生怕他们两个什么地方不懂,在生活中发生争吵。
钱瑷和王德一的感情很稳定,但是这种生活仅仅只维持了两年,因为一些原因王德一自缢而死,钱瑷陷入了巨大的悲伤中。
后来她经人介绍认识第二任丈夫,钱瑷本不想再婚的,但父母还是希望她能走出王德一去世的阴影,投入到新的生活中。
于是钱瑷决定迈入第二段婚姻,她对着丈夫的儿子也十分关照,从来没有拿捏过长辈的架子,继子和她的关系也很好。
这样平淡的生活让钱瑷的心情逐渐安稳下来,她重新投入到工作中参加各种学术交流,其实从很早的时候开始钱瑷的腰部就一直有问题,只不过她把这些问题都忽视了。
当她因为腰痛起不来床时,她才意识到情况不对劲,去到医院检查过后,钱瑷也知道了身患癌症的消息,从进入医院的这天起,她就再也没有出去过。
各种仪器治疗让钱瑷的身体迅速消瘦,杨绛看到女儿如今的样子后忍不住老泪纵横,她强忍着悲痛给女儿换衣服擦拭身体,女儿身上的伤口仿佛是扎在她身上的一般,她也同样感受到了疼痛。
钱瑷知道自己的病是好不了了,她躺在病床上还在写英语教材的提纲,这是她心中一直牵挂的任务,如果任务不完成,她怎么都不会安心的。
钱瑷在医院接受了无数次治疗,她的身体也已经千疮百孔,在1997年,被病痛折磨许久的钱瑷去世,这一年她才59岁,世界上再也没有了钱瑷的身影。
信息来源:钱瑗——百度百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