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我们,一起学习更多药学知识:
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选择(四川省2023版)
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选择
手术类别
首选推荐抗菌药物
神经外科I类切口手术
头孢唑林、头孢呋辛
有证据证明MRSA流行时,可选用(去甲)万古霉素。
神经外科Ⅱ类切口手术(经鼻窦、鼻腔、口咽部手术)
头孢唑啉/头孢呋辛
厌氧菌感染风险高时:头孢唑林+甲硝唑;头孢呋辛+甲硝唑。
颌面外科(下颌骨折切开复位或内固定,有移植物的面部整形术,正颌手术)
头孢唑林、头孢呋辛
头颈部手术(恶性肿瘤,不经口咽部黏膜)
头孢唑林、头孢呋辛
头颈部手术(经口咽部黏膜)
头孢唑林、头孢呋辛
厌氧菌感染风险高时:头孢唑林+甲硝唑;头孢呋辛+甲硝唑。
眼科手术(如白内障、青光眼或角膜移植、泪囊手术)
局部应用妥布霉素或左氧氟沙星滴眼液
耳鼻喉II类切口手术
头孢唑林、头孢呋辛
厌氧菌感染风险高时:头孢唑林+甲硝唑;头孢呋辛+甲硝唑。
耳蜗植入术
头孢唑林、头孢呋辛
甲状腺有感染高危因素的I类切口手术
头孢唑林、头孢呋辛
乳腺有感染高危因素的I类切口手术(包括有植入物,如乳房重建术)
腹主动脉重建、人工心瓣膜植入、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心脏搭桥术
头孢唑林、头孢呋辛
有证据证明MRSA流行时,可选用(去甲)万古霉素。
胸外科手术(食管、肺)
头孢唑林、头孢呋辛
肝脏手术
头孢唑林、头孢呋辛
肝硬化患者:头孢唑林+甲硝唑;头孢呋辛+甲硝唑。
1.有感染高危因素的胆道手术[包括单纯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手术)]
2.涉及胆道的肝脏手术
头孢唑林、头孢呋辛
肝移植手术
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头孢噻肟
胰腺手术
头孢唑林、头孢呋辛;头孢噻肟
有感染高危因素的腹外疝I类切口手术
头孢唑林、头孢呋辛
胃、十二指肠、空肠手术
头孢唑林、头孢呋辛
回肠、结肠、直肠手术
头孢唑林±甲硝唑;头孢呋辛±甲硝唑;
头孢曲松±甲硝唑;头孢噻肟±甲硝唑
肛周脓肿手术
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头孢噻肟
厌氧菌感染风险高时:头孢呋辛+甲硝唑;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甲硝唑。
阑尾手术(术中发现无脓性分泌物,术前一剂即可;有脓性分泌物,不超过48h;如有穿孔,应按腹膜炎处理)
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头孢噻肟
厌氧菌感染风险高时:头孢呋辛+甲硝唑;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甲硝唑。
经直肠前列腺活检术
头孢呋辛
泌尿外科有感染高危因素的I类切口手术
头孢唑林、头孢呋辛
泌尿外科II类切口手术:进入泌尿道或经阴道的手术(经尿道膀胱肿瘤或前列腺切除术、异物植入及取出)
头孢唑林、头孢呋辛
泌尿外科涉及肠道的手术
头孢唑林+甲硝唑;头孢呋辛+甲硝唑
肾移植
头孢呋辛、头孢噻肟
关节置换成形术、截骨、骨内固定术、腔
隙植骨术、脊柱手术(应用或不用植入物)(I类切口)
头孢唑林、头孢呋辛
1.自体骨植入不作为异物植入;
2.有证据证明MRSA流行时,可选用(去甲)万古霉素。
开放性骨折内固定术
头孢唑林、头孢呋辛
厌氧菌感染风险高时:头孢唑林+甲硝唑;头孢呋辛+甲硝唑。
外固定架植入术
头孢唑林、头孢呋辛
有证据证明MRSA流行,可选用(去甲)万古霉素。
截肢术
头孢唑林、头孢呋辛
烧伤后整形:有游离皮瓣转移和人工植入物
头孢唑林、头孢呋辛
有证据证明MRSA流行时,可选用(去甲)万古霉素。
经腹腔子宫切除术
头孢唑林、头孢呋辛
经阴道子宫切除术;经阴道子宫肌瘤切除术
头孢唑林、头孢呋辛
厌氧菌感染风险高时:头孢唑林+甲硝唑;头孢呋辛+甲硝唑。
剖宫产术
头孢唑林、头孢呋辛
用药时机:切皮前1小时内
剖宫产术(<18h的胎膜早破)
头孢唑林、头孢呋辛
用药时机:切皮前1小时内
剖宫产(胎膜早破≥18h)
氨苄西林(或青霉素钠),在剖宫产时(切皮前1h内)加用一剂头孢唑林
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肤试验指导原则(2021年版)》方法进行青霉素皮试并判断为阳性的患者,可选用红霉素。
顺产(胎膜早破≥18h)
氨苄西林(或青霉素钠)。针对B族溶血性链球菌
人流不全清宫术(例如,针对药物流产或负压吸引术后有胚胎残留需器械清宫)
头孢唑林、头孢呋辛
厌氧菌感染风险高时:头孢唑林+甲硝唑;头孢呋辛+甲硝唑。
中期妊娠水囊引产术
头孢唑林、头孢呋辛
厌氧菌感染风险高时:头孢唑林+甲硝唑;头孢呋辛+甲硝唑。
人工徒手剥离胎盘或因胎盘残留而使用器械清宫者
头孢唑林、头孢呋辛
厌氧菌感染风险高时:头孢唑林+甲硝唑;头孢呋辛+甲硝唑。
产时因大出血而需纱布填塞或球囊填塞止血者
头孢唑林、头孢呋辛
厌氧菌感染风险高时:头孢唑林+甲硝唑;头孢呋辛+甲硝唑。
会阴撕裂修补术(III度及以上撕裂)
头孢唑林、头孢呋辛
厌氧菌感染风险高时:头孢唑林+甲硝唑;头孢呋辛+甲硝唑。
补充说明:
1.有充分循证医学证据的第一代头孢菌素为头孢唑林,故第一代头孢菌素首选头孢唑林;有充分循证医学证据的第二代头孢菌素为头孢呋辛,故第二代头孢菌素首选头孢呋辛。
2.给药时机:静脉滴注应在皮肤、黏膜切开前0.5~1小时内给药。[注:(去甲)万古霉素由于需滴注较长时间,应在手术前1小时开始给药]。
3.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指的是从皮肤、黏膜切开前给予的第一剂预防性抗菌药物开始计算,不超过24小时。
4.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应在20~30分钟内滴注完毕。
5.厄他培南属于碳青霉烯类,是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且《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2年)》(医保发〔2023〕5号)限多重耐药的重症感染的患者才能使用厄他培南,故不能选用厄他培南作为预防用药(包括结直肠手术的预防用药也不能选用厄他培南),限于四川省标准。
6.根据中华医学会《胎膜早破的诊断与处理指南(2015)》和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ACOG)胎膜早破临床实践指南(2020版),预防胎膜早破>18小时引起的B族溶血性链球菌上行性感染的推荐药物为氨苄西林(或青霉素钠)。
专业从事药学工作14年,负责三级中医院药事管理组迎检两次、市级药事质控迎检、处方点评、病历点评、参加县级医疗质控、老年医院患者用药教育,守护患者用药安全,欢迎大家关注我们。也希望大家有相关医药文章投稿我们,让更多的同仁了解相关医学,药学专业知识或者临床不合理用药情况及干预措施!另外我们致力于打造一个高端医院药学和临床药学交流群,有需要的可以私聊我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