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国家监管部门燕麦片抽检报告:近8成霉菌超标!你还敢吃燕麦片?

0
分享至

来源:文雅笔墨

在当下这个追求健康生活的时代,养生理念深入人心,像小米、燕麦、荞麦这些营养丰富的谷物杂粮,已然成为许多人餐桌上的 “常客”,越来越多地取代了传统主食。

大家满心期待着,通过食用这些谷物,能为身体注入更多活力,助力延年益寿。可大家有没有想过,万一这些看似健康的食物暗藏 “危机”,被霉菌、大肠杆菌等有害微生物 “盯上”,那我们吃下去的,到底是养生的 “良方”,还是给身体埋下隐患的 “定时炸弹” 呢?

燕麦抽检大揭秘:近8成霉菌超标,你中招了吗?

燕麦里有霉菌和大肠杆菌?这可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实实在在发生的事儿。

之前,《消费者报道》对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单位在 2015 年到 2020 年这 5 年间对燕麦片的质量抽检情况,进行了一番细致梳理。

结果让人惊掉下巴,在这 5 年里,监管部门揪出了足足 93 批不合格的麦片。而在这些不合格产品中,有 82 批次是因为微生物污染 “栽了跟头”,其中霉菌超标最为严重。

像西麦、天喔、宜家等知名品牌的产品,都在抽检中 “榜上有名”,出现了不合格的情况。

看到这儿,估计很多人心里都犯嘀咕,好好的麦片,咋就被微生物污染了呢?这里面的原因还挺复杂。一方面,加工工艺得背锅。

就拿复合燕麦来说,它的加工流程繁杂,在一道道工序中,稍有不慎,就容易给微生物 “可乘之机”,让它们 “溜” 进产品里。

另一方面,原料也可能出问题。

复合燕麦制作时,需要添加糖、盐等各种添加剂,这些东西本身就可能携带微生物,而且还能为微生物提供绝佳的 “繁殖温床”,让它们在麦片中肆意生长。

喜欢吃麦片的朋友先别慌,虽说抽检结果不太乐观,但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挑选方法,咱还是能买到安全又健康的麦片。

看形状:完整麦片更靠谱

挑选麦片时,先瞅瞅形状。

尽量选那些形状完整的燕麦片,道理很简单,燕麦片要是碎得厉害,说明它在加工过程中被 “折腾” 得够呛,加工过度了。

这样的麦片,营养成分可能流失不少,品质也得打个折扣。

瞧配料表:越简单越优质

配料表可是麦片的 “身份名片”,得仔细看。选配料表简单的麦片准没错,配料表越简洁,意味着加工程度越低,燕麦本身的品质就相对更优。那些市场上花里胡哨、添加了一堆东西的麦片,可就得谨慎选择了。

比如含有添加糖或香精的冲泡麦片,还有膨化谷物片,这些额外添加物,可能会破坏燕麦原本的营养,还可能带来健康隐患。

辨颜色:自然色泽才放心

再看看麦片的颜色,好的燕麦应该是白里透着一点褐色或黄色,这是燕麦自然的色泽。

要是看到麦片颜色发暗、发黑,那可得小心了,这很可能是储存不当造成的,这种麦片尽量别买,说不定里面已经 “藏” 着不少有害微生物了。

闻味道:无异味是关键

最后,拿起麦片闻一闻。燕麦含有较高的脂肪,存放时间长了,容易变质。所以通过闻味道,能大致判断燕麦的质量。

要是闻到有异味,不管是酸臭味、哈喇味,还是其他怪味,都别犹豫,赶紧放下,这种燕麦大概率已经不新鲜,吃了对身体可没好处。

连续45天吃燕麦,身体会发生啥变化?

燕麦,在养生界那可是响当当的 “网红美食”,各类健康榜单上,都少不了它的身影,国内外不少医生专家也纷纷为它 “站台”。

可吃燕麦到底对身体有啥影响呢?还真有一项研究给出了答案。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和东南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权威杂志《免疫学前沿》上发表了一项新研究,结果显示,吃燕麦能有效降低食用者的总胆固醇和 “坏胆固醇” 水平。

研究人员在上海、南京和北京这三个城市,开展了一场大规模随机对照实验。

在每个城市,都精心挑选了70名轻度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参与研究,总共210人。

这些参与者被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每天食用80克燕麦,另一组则每天吃大米,随后进行了长达45天的密切观察。

45天后,研究人员惊喜地发现,和吃大米那组相比,每天吃燕麦的试验者身体里的 “总胆固醇” 和 “坏胆固醇” 下降幅度更大。

而且,他们体内肠道有益菌群显著增加。要知道,之前就有研究表明,携带这种菌群,同时多吃高纤维食物,能降低患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还能减轻身体炎症水平。

这么看来,吃燕麦对身体的好处确实不容小觑。

不过,燕麦虽好,可也不是人人都适合吃。有两类人就得谨慎对待。

肠胃疾病患者:谨慎食用

燕麦能促进人体代谢活动,但也可能引发胀气现象。

对于消化吸收能力较弱,以及患有胃肠道疾病的人来说,吃燕麦可能会给肠胃带来额外负担,让原本就不太好的肠胃雪上加霜,所以得谨慎食用。

麸质过敏体质:禁食燕麦

对于有麸质过敏体质的人,燕麦堪称 “禁物”。

因为燕麦中含有较多麸质,一旦食用,就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出现皮肤瘙痒、腹泻、呕吐等症状,严重影响身体健康,所以这类人得坚决和燕麦 “划清界限”。

延伸阅读:这3种食物,才是真正的 “升糖大户”

以前,很多人把麦片 “打入” 糖尿病患者的 “黑名单”,觉得吃麦片会让血糖飙升。但实际上,那些导致血糖升高的,基本都是 “假麦片”。

市场上常见的即食麦片、混合麦片和麦片冲剂,里面添加了太多东西,根本不是纯粹的燕麦。

这些额外的添加剂,像糖、香精、膨化剂等,才是让血糖失控的 “罪魁祸首”,对糖尿病患者造成不良影响也就不足为奇了。

要是选对了麦片,它对糖尿病患者其实很友好。

燕麦具有低升糖指数特性,能像个 “小卫士” 一样,帮助糖友稳定血糖水平,减少血糖波动。

所以糖尿病患者别再 “谈麦片色变” 了,真正需要警惕的,是下面这 3 种食物。

含糖食物:糖尿病患者的 “雷区”

糖尿病患者对糖可得格外小心,这里的糖包括添加糖和游离糖。

白糖、冰糖、蜂蜜,还有各种糖果饮料,都属于添加糖范畴。游离糖则主要藏在果汁、果脯里,以葡萄糖和果糖的形式存在。

一般情况下,糖尿病患者除了低血糖发作时,都得严格限制这两类糖的摄入,不然血糖很容易 “失控”。

好消化、易吸收食物:血糖飙升 “加速器”

那些好消化、易吸收的食物,大多属于高升糖指数食物,吃下去后,会像坐火箭一样,快速升高血糖。

咱们平时常吃的面包、馒头、大米粥,还有各类中西式糕点,基本都在这个范畴。

糖尿病患者要是管不住嘴,大量食用这些食物,血糖必然 “爆表”。

饱和脂肪、胆固醇高的食物:尽量远离

像动物内脏、猪皮、肥肉、动物油等,都属于饱和脂肪、胆固醇高的食物。糖尿病患者应该尽量对它们 “敬而远之”。

这类食物不仅会升高血糖,还可能加重血管负担,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对身体健康危害极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央媒:“迎头痛击”有多痛?日本该睁眼看清楚了!

央媒:“迎头痛击”有多痛?日本该睁眼看清楚了!

澎湃新闻
2025-11-16 17:01:02
重庆北站一8岁小孩下车时掉入缝隙,妈妈跪地慌忙喊“救命”,回应:孩子救上来了

重庆北站一8岁小孩下车时掉入缝隙,妈妈跪地慌忙喊“救命”,回应:孩子救上来了

潇湘晨报
2025-11-17 11:01:15
长辈网购的东西能有多奇葩?网友:我爸买了个3寸的平底锅

长辈网购的东西能有多奇葩?网友:我爸买了个3寸的平底锅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1-10 00:20:03
中国为什么不能支持哈马斯,历史上的血仇总要留下警惕

中国为什么不能支持哈马斯,历史上的血仇总要留下警惕

大国纪录
2025-10-11 11:37:02
11.17,廖元赫胜丁浩,首夺世冠!第30届三星杯决赛!

11.17,廖元赫胜丁浩,首夺世冠!第30届三星杯决赛!

老踝是个手艺人
2025-11-17 16:59:52
高市被迫辞职后体面认输,不再叫板中国,洪秀柱此前预言一语成谶

高市被迫辞职后体面认输,不再叫板中国,洪秀柱此前预言一语成谶

现代小青青慕慕
2025-11-17 08:47:49
医生忘写小数点,2岁男童误服十倍药量身亡

医生忘写小数点,2岁男童误服十倍药量身亡

医学界
2025-11-16 17:46:18
天津最被看好的3个郊区,未来十年真的高攀不起!

天津最被看好的3个郊区,未来十年真的高攀不起!

水泥土的搞笑
2025-11-17 15:47:01
豺狼都出来了,日本向中国“亮刀子”,美国也玩火,启动对台军售

豺狼都出来了,日本向中国“亮刀子”,美国也玩火,启动对台军售

历史有些冷
2025-11-17 17:00:02
高市拒绝认错,6国为日本撑腰,中方措辞变了,我军穿过大隅海峡

高市拒绝认错,6国为日本撑腰,中方措辞变了,我军穿过大隅海峡

卷史
2025-11-17 17:08:23
欧洲电动汽车教父:中国的混动汽车是一条通往地狱之路!

欧洲电动汽车教父:中国的混动汽车是一条通往地狱之路!

正经的烧杯1
2025-11-14 21:09:14
仅剩2000多万人?比乌克兰投降更可怕的事情是,再打可能亡国了

仅剩2000多万人?比乌克兰投降更可怕的事情是,再打可能亡国了

历史求知所
2025-11-11 07:05:03
和卫校校花偷尝禁果,被她父母拆散我远走他乡,10年后她送来儿子

和卫校校花偷尝禁果,被她父母拆散我远走他乡,10年后她送来儿子

农村情感故事
2024-11-10 07:57:47
官宣!003A型与004型核航母同步建造,2035年前中国实现“2核4常”!

官宣!003A型与004型核航母同步建造,2035年前中国实现“2核4常”!

纾瑶
2025-11-13 10:04:57
苏丹爆发大屠杀!伏尸百万堆积如山,血洗法希尔为何无人敢拦

苏丹爆发大屠杀!伏尸百万堆积如山,血洗法希尔为何无人敢拦

史纪文谭
2025-11-12 11:32:23
最新消息!萨姆纳自曝将加盟广东队,朱芳雨官宣签下“三王炸”!

最新消息!萨姆纳自曝将加盟广东队,朱芳雨官宣签下“三王炸”!

绯雨儿
2025-11-17 16:42:21
詹姆斯被称历史第一人!他太自律!连在发展联盟训练都不会敷衍!

詹姆斯被称历史第一人!他太自律!连在发展联盟训练都不会敷衍!

氧气是个地铁
2025-11-17 16:56:57
广东两名CBA球员,全运会U22淘汰赛合砍0分1误,球迷:赶快清除掉

广东两名CBA球员,全运会U22淘汰赛合砍0分1误,球迷:赶快清除掉

南海浪花
2025-11-17 14:10:04
王毅将访问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并分别同三国外长举行战略对话

王毅将访问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并分别同三国外长举行战略对话

新京报
2025-11-17 15:09:13
四川女子撇下60岁父母自杀,1个月后父亲不顾反对给女儿开棺

四川女子撇下60岁父母自杀,1个月后父亲不顾反对给女儿开棺

罪案洞察者
2025-03-31 10:36:32
2025-11-17 18:28:49
犀利辣椒 incentive-icons
犀利辣椒
有观点、有品位、犀利直言
3253文章数 6259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美国63岁大叔莫名成"恋爱杀猪盘男主" 数百名女性中招

头条要闻

美国63岁大叔莫名成"恋爱杀猪盘男主" 数百名女性中招

体育要闻

当家球星受伤后,球迷乐翻了天?

娱乐要闻

金鸡奖是“照妖镜”,揭露人情冷暖?

财经要闻

疯狂的"吸金村":村民大肆盗采地下水

科技要闻

有了通义和夸克,阿里为何再推千问App?

汽车要闻

荣威M7+豆包大模型 用车机AI策划说车视频怎么样?

态度原创

家居
时尚
本地
游戏
旅游

家居要闻

回廊通道 强化空间秩序

秋天怎么穿出时尚感?适当露肤、不死板老气,高级又有回头率

本地新闻

这档古早综艺,怎么就成了年轻人的哆啦A梦?

FPX官宣退出LPL!涵艺爆料:369可能休息,AL全员续约

旅游要闻

安阳文旅放大招!持上海机票免费或半价游多家景区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