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曾把AR眼镜卖到北美第一的VITURE说:“AI与AR终将融合成新一代多模态设备”

0
分享至

文 | 王方玉

编辑|苏建勋

AI眼镜如烈火烹油的当下,上一个风口赛道的AR眼镜品牌们面临着一个共同抉择:要不要入局AI眼镜?

有的品牌选择先发制人,如雷鸟创新和Rokid的首款AI眼镜去年就已发布;有的品牌则仍在观望筹备中。

VITURE(行者无疆)属于后者。在VITURE创始人姜公略看来,”做好AI眼镜的门槛和难度都很高,必须深思熟虑、小心谨慎。

姜公略毕业于哈佛大学设计学院人机交互专业,曾在微软亚洲研究院、MIT Media Lab,Google X从事人机交互研究工作,参与过Google Glass的项目探索。

智能涌现独家获悉,2024年底,VITURE完成5000万美金融资,投资方包括美团联合创始人王慧文,新加坡电信集团等

VITURE创始人姜公略 来源:企业授权

自2023年10月上市以来,Ray-Ban Meta已成功售出超过200万副,烧热了AI眼镜赛道;作为对比,虽经多年发展,但全球AR眼镜2024年销量为50万台,前者的市场空间和想象力都要更大。

作为AR眼镜品牌创始人,姜公略高度看好AI眼镜,进行了持续的观察和调研。

姜公略对智能涌现直言:“市面上包括Ray-Ban Meta 在内的AI眼镜,还不算是真正的AI眼镜。用户购买Ray-Ban Meta 是冲着Ray-Ban的品牌和拍照功能,和AI没有太大关系。真正的AI眼镜在今天还没有得到市场的证明。”

在他看来,AI眼镜的核心和“灵魂”应该是AI能力,但目前市面上产品的AI功能还无法让用户满意。这是待填补与改进的空白和机会。

“今天的AI只是一个Chatbot,只能和用户聊天,而用户理想中的AI应该是一个助理,可以帮用户发短信、订外卖,代替用户完成在今天移动互联网和数字世界几乎能够完成的所有的工作。这个才是真正的AI眼镜带给用户的价值。”

VITURE的AR眼镜 来源:企业授权

但之所以没有早早入局,是因为姜公略看到了要做好一款AI眼镜的复杂和不易。

他表示,从业者容易低估了做眼镜这件事情的难度,不是把供应链一攒一堆就能行。智能眼镜有很多细节是用户会吐槽的点,如果不把细节解决好,很难打造一个大卖的产品。

相比硬件打磨,产品定义是更关键的命题。

姜公略认为,要定义好一款AI眼镜,需要明确目标用户群体和佩戴场景,中间不能有任何模糊地带,否则就会犯巨大的错误。

人们对于AI眼镜期待的上限是“成为替代手机的下一个智能终端”,但姜公略对此持否定态度。他认为眼镜不会完全取代手机,就像手机也没有取代电脑,终局会是一种有机的融合。

AI眼镜和AR眼镜的关系也是如此。他预测,当AR眼镜越来越轻,AI眼镜功能越来越多,两者之间会有一个交汇和融合,就像两面山坡都可以通往山顶。这个交汇点将是无数用户梦想当中的带有显示、摄像头、麦克风,体验完善的多模态交互设备。

未来AI眼镜跟AR眼镜之间最终会融合。”姜公略对《智能涌现》说到。

以下为智能涌现与VITURE创始人姜公略的对话实录,经编辑:

“Ray-Ban Meta 还不够AI,AI能力不能只是Chatbox”

《智能涌现》:你是做AR眼镜出身的,怎么看待AI眼镜的机会?

姜公略:AI这件事情已经像水、电和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所以我认为AI眼镜一定会成为人的刚需。作为AI的载体,我们觉得AI眼镜能够形成大的规模,可能会比AR眼镜未来的规模更大。

未来AI眼镜跟AR眼镜之间最终会融合。当AR眼镜越来越轻,AI眼镜功能越来越多,它中间总会有一个交汇点。这个交汇点就是大家梦想当中的、终极的、一个带显示、带camera、带speaker的多模态交互设备,同时能满足重量和续航的要求。这个在未来我们相信一定能实现。

《智能涌现》:包括Ray-Ban Meta在内的市面上的AI眼镜产品,你怎么评价?

姜公略:其实真正的AI眼镜并没有得到市场的证明。大家并不是因为AI功能去买 Ray-Ban Meta眼镜。Meta有两个最大的标签,一个是雷朋的品牌,如果你把它看作是Ray-Ban墨镜的一个SKU,就不难理解它销量的合理性;另一个标签是拍照,它是一个类似于大疆和Insta 360的头戴式运动相机,这是一个已经被证明的市场同时拍照和听音乐的功能和墨镜的场景有完美的结合点

《智能涌现》:你说Ray-Ban Meta不够AI,那真正的AI眼镜会是什么样?

姜公略:真正的AI眼镜需要具备三个关键点:

一个是它需要无限接近正常的眼镜,大家愿意全天候佩戴,并且会有多个SKU满足个性化需求;

第二个AI眼镜的渠道非常重要,现在同行都在和眼镜店合作,我觉得这是个正确思路,卖AI眼镜不能只依赖线上渠道。

第三个也是最重要的,就是AI能力。大家理想中的AI是一个助理,是一个真正的AI Agent,但今天的AI只是一个Chatbot,只能和你聊天,不能帮你完成任何工作。

比如你说“给我妈发一条信息说我今天晚上晚点回家吃饭”,现在AI眼镜做不到。真正的AI要能够帮助用户完成在今天移动互联网和数字世界几乎能够完成的所有的工作,这个才是真正的AI眼镜带给用户的价值。

同时,AI眼镜能持续不断地去理解用户的需求,它具有你的记忆,能够像一个跟随了你三年、五年的助理一样懂你。

Ray-Ban Meta 来源:视觉中国

《智能涌现》:你觉得AI眼镜未来可以取代手机吗?

姜公略:很多人在讲说AI或者AR眼镜未来要替代手机,我也一直被问到这个问题,我一直的答案都是“不能”。

人类这个生物体与外界交互的器官,只有眼睛、耳朵、嘴和手。未来的形态一定是手机加眼镜,眼镜来负责嘴、眼睛和耳朵这三个器官,手机来负责手这个器官,而不是谁替代谁。这是道法自然的一种形式,并不是说谁来能够强制让这个事情发生。

但是当AI眼镜体验成熟的时候,AI会把我的需求拆解成一个电脑、手机能理解的命令,它会大大减少人手的使用频率。所以我相信AI和AR眼镜会取代大部分手机的功能,人的交互界面会逐渐从手机迁移到眼镜上。

《智能涌现》:VITURE的AR产品目前在AI上有哪些结合?

姜公略:VITURE很早在AI上也做了很多探索。2D转3D是现在VITURE眼镜上最火的一个功能,可以实时的将图片和流媒体视频自动转成3D的,这个功能帮助丰富了AR眼镜的内容。我们最近被邀请去英伟达的GTC大会就是要去展示这个功能,它的实现得益于AI能力和AI算力的进步与结合。

另外我们有一款游戏攻略助手叫Wizard,也是用AI大模型作为基座。用户在打游戏的时候,可以直接随时问Wizard助手如何干掉敌人。我们把游戏攻略作为数据库,结合了RAG(检索增强召回)技术,来达到这种边打游戏边聊天的体验。

“AI眼镜的门槛和难度很高,软硬件和AI能力要三者耦合”

《智能涌现》:要从AR眼镜进军AI眼镜有没有难度?

姜公略:我觉得大家往往低估了做眼镜这件事情的难度,不是把供应链一攒一堆就行的。它有很多细节是用户会吐槽的点,如果不把细节解决好,很难打造一个大卖的产品。

单纯从理论来讲,做AI拍照眼镜想去PK Ray-Ban Meta 本身就需要大量的资源。可能有些厂家对于要做的事情和所需要的资源之间存在gap,造成最后没有达到预期。

光拍照这一件事情,头部手机厂家光拍照影像团队就有上千人,这个能力可以复用给眼镜。所以还是要有足够大的资源投入,才能把这件事情做好。但我也相信未来可能通过一些迭代更新,让体验越来越好。

《智能涌现》:那其他类别的AI眼镜呢,能否就细节展开说一下?

姜公略:眼镜这个产品跟手机、平板或者AI玩具都不一样,做眼镜要考虑的维度非常多。眼镜的空间很小,要塞下这么多结构件和电子件,很容易捉襟见肘,要么就非常笨重,没人愿意买。眼睛还是一个可动、需要弯折、具备一定弹性的电子产品,这对产品的可靠性要求很高。

最后最关键的是性能、功耗和续航三者如何平衡,它不像其他设备在一块板上装上大电池就搞定了。未来AI眼镜上可能会有7-8块电池,哪里有空间就塞一块儿,这样才能保证产品形态的极致。

另外,要把AI眼镜做好,不光要具备硬件能力,还要具备很强的软件能力、AI能力,三者耦合在一起才能成功。举例来说,要实现不同级别的AI能力,对于眼镜的SOC能力要求是不一样的,对应的使用和待机功耗也不一样,这对眼镜电池提出了不一样的要求。软硬件能力、AI能力,三者是端到端整合的。

VITURE的AR眼镜 来源:企业授权

《智能涌现》:对于AI眼镜的使用场景,VITURE是怎么考虑的?

姜公略:我觉得刚才提到的AI助手就是最重要的场景,更偏生产力工具。区别于此前的音频眼镜,后者只有打电话、听音乐的功能,不具备AI能力。

从目标人群来说,有一个经典的四象限:分为大众人群和垂类人群,场景佩戴和全天候佩戴。Meta是偏垂类用户的场景式佩戴,和AR眼镜差不多,这是一个好的起点。下一步则会往垂类人群的全天候佩戴和大众人群的场景式佩戴两个方向去。

这两个象限的难易程度,我们觉得还是垂类人群的全天候场景更好。一个产品从零到一通常是从某个垂类人群开始渗透的。

《智能涌现》:你现在对AI眼镜会有哪些日常的交互场景需求?

姜公略:我的交互需求还是比较多的。比如我让它帮我推荐一首歌,或者在工作的时候能够有一些轻音乐帮助我集中精力;比如说能不能帮我去读一下或者总结一下公众号文章;再比如帮我点一杯咖啡。

总结一下,本质上它其实是在手机上获取信息以及使用功能的一种更有效率的交互方式。

《智能涌现》:如果VITURE要做AI眼镜的话,你们有什么不一样的思路吗?

姜公略:以VITURE的打法,一定会先选定人群、市场,再了解渠道格局和技术趋势,最后是功能和PMF。而不是一上来看用什么camera,芯片或用哪种显示方案。

同样是做BB(Birdbath)方案,VITURE把AR眼镜做出了差异化,开发了多款流行的配件和软件适配。AI眼镜也是一样的,机身构造可能差不多,但软件生态和功能才是差异点,谁能把AI agent和眼镜有机的结合好,才能实现最佳的PMF。

另一个就是在外观设计上,智能眼镜是一个追求功能和可穿戴性极致balance的产品。眼镜本身带有时尚属性,设计得Fashion是很难的,能够引领潮流更难。不是找一个设计agency就能解决的事,这需要团队本身有设计和美学的DNA,对科技融入生活有一个人文的、艺术的甚至精神上的理解与信仰,才能把这种理解融入产品,传递给用户,产生共鸣。

“AR眼镜赛道没有头部,核心是要开拓新增量”

《智能涌现》:你在AR行业从业多年,也见过行业“尸横遍野”,决定创业时为什么又选了AR?

姜公略:因为2021年创业时,我看到AR眼镜真正能够to C了,并且能够看到一条非常清晰的增长曲线。VITURE入场的时间点,正好就是AR腾飞的时间点。从IDC的报告看,2022年之前行业增长曲线是平的,到2022年突然爆发起飞。

VITURE从成立到现在,每年的营收大概都是三倍的增长。今年虽然才过了两个月,但增长率维持在300%以上。我认为AR眼镜这个赛道本身,未来还会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智能涌现》:你们是从一开始就切游戏场景了吗?

姜公略:是的,AR眼镜戴上去能够很好的打游戏、观影、办公,主打就是这三个场景。但这三个场景的排序很关键,我们把游戏放在第一位,其次是观影,然后是办公。

排序决定了你的优先级要去找哪些人群,这非常重要。比如说你很难找到观影人群在哪里,办公也是。但游戏人群是我们能找到的精准切入的人群,可以做精准的投放和营销。所以我们把重心就放在打磨游戏体验上。比如我们推出的Mobile Dock是全球首款支持Switch连接的套件,目前VITURE也是唯一支持双人佩戴AR眼镜玩Switch体验的AR厂商。

《智能涌现》:VITURE的产品定位偏高端,背后有怎么的考虑?

姜公略:这个由两方面决定的。一个是团队的基因,VITURE适合做极致创新的高品质产品,好的科技产品注定成本和定价相对不会低。

另一个是在行业的早期阶段,或者说相对垂类的市场,要了解用户到底想要什么。我们目前面向的游戏玩家人群,他们更加注重产品的品质感和performance,远高于对性价比的要求。举例来说,我们在亚马逊上售价最高的一款产品,也是卖得最好的。

所以我们的产品在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卖得特别好。我们2024年Q3在北美的销量已经超过了Apple Vision Pro,Q4又超过了PSVR,在整个ARVR领域仅次于Meta,在AR领域排名第一。

2024年Q4北美地区AR眼镜品牌市占率变化 来源:IDC

《智能涌现》:就AR行业的全球市占率来说,VITURE目前还不是第一吧?

姜公略:我们还没看到IDC全球整合的最新数据,但目前VITURE的打法是从北美核心市场辐射到欧洲、日本、东南亚等其他市场,去年8月也进入了中国市场,我觉得目前AR眼镜行业单纯的出货量第一名并不重要,因为这个行业的存量还很小,全球才50万台,更重要的还是看未来的增量谁能够拿到最多,同时具备可持续高速增长的能力(利润率、渠道、口碑),这才是核心。只有市场真正到了一个规模和数量级,才能够说到底谁是未来格局当中的几个核心玩家。

《智能涌现》:从统计数据看,2024年AR市场就遇冷了,和2023年相比原地踏步,为什么会这样?

姜公略:我觉得过去两年行业打开市场的方式偏离了商业的底层逻辑,行业还没培育起来大家就在拼价格。导致大家花了大量的钱去砸营销,拼低价,但不关注利润。在产业早期就想通过价格战来清场,这个动作在战略上是有问题的。

到2024年,之前两年狂砸钱冲销量的逻辑不成立了,资本市场逐渐不buyin这种模式,也就没有更多的弹药支撑,所以销量就自然掉下来了。

VITURE一直寻求的是边际净利润率一定要为正,而且这个数字一定要往上涨,才能够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我们基本上都是Organic的自然营销,然后让核心用户群去发酵,行业早期一定是先从点到线,再从线到面,最后从面到体,而不是一开始就大规模的投放,让原本不是受众的人群来买产品,这样ROI不会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还没完了!赵鸿刚对手给所有武林大师下战书,中国武协或出面干预

还没完了!赵鸿刚对手给所有武林大师下战书,中国武协或出面干预

杨华评论
2025-11-05 23:59:12
随着曼城4-1多特,巴萨3-3爆大冷,欧冠最新积分榜:全胜仅剩3队

随着曼城4-1多特,巴萨3-3爆大冷,欧冠最新积分榜:全胜仅剩3队

侃球熊弟
2025-11-06 04:50:26
央视对全红婵的称呼变了,两字之差释放强烈信号,陈宇汐说对了

央视对全红婵的称呼变了,两字之差释放强烈信号,陈宇汐说对了

探源历史
2025-11-06 08:50:00
外星飞船实锤?3iATLAS人造证据频现,或改写人类宇宙史

外星飞船实锤?3iATLAS人造证据频现,或改写人类宇宙史

Science科学说
2025-11-06 08:05:03
舒淇冯德伦同框杀疯了!这才是内娱真夫妻天花板这波狗粮洒的真甜

舒淇冯德伦同框杀疯了!这才是内娱真夫妻天花板这波狗粮洒的真甜

小娱乐悠悠
2025-11-06 07:35:40
60岁大妈坦言:自从雇请年轻男保姆后,我的生活美好了很多

60岁大妈坦言:自从雇请年轻男保姆后,我的生活美好了很多

热心柚子姐姐
2025-11-05 08:31:56
来得真快,安世第二波报复开始,荷兰已切断供应,中方以1挑27国

来得真快,安世第二波报复开始,荷兰已切断供应,中方以1挑27国

匹夫来搞笑
2025-11-05 11:32:28
吃相难看啊!商家们祭出“钢板”吊牌,“白嫖党”依旧招摇过市…

吃相难看啊!商家们祭出“钢板”吊牌,“白嫖党”依旧招摇过市…

火山诗话
2025-11-06 05:54:56
相对论中的“钟慢效应”半个世纪前已经证明,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相对论中的“钟慢效应”半个世纪前已经证明,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宇宙时空
2025-11-05 08:48:22
上海徐汇警方通报“某小区有人被打”:一女子因垃圾堆放问题与邻居产生纠纷,已立案调查

上海徐汇警方通报“某小区有人被打”:一女子因垃圾堆放问题与邻居产生纠纷,已立案调查

极目新闻
2025-11-05 14:33:21
一位姓袁的历史老师,为何能3次准确预言俄乌战争走向?

一位姓袁的历史老师,为何能3次准确预言俄乌战争走向?

猫智深
2025-11-04 20:10:12
蒋万安再次亮明立场,坚持反对两岸统一,郑丽文也让大陆寒心了

蒋万安再次亮明立场,坚持反对两岸统一,郑丽文也让大陆寒心了

顾史
2025-11-05 21:47:44
邵佳一:中国足球正在发展,如果想改变,阵痛肯定是需要的

邵佳一:中国足球正在发展,如果想改变,阵痛肯定是需要的

澎湃新闻
2025-11-05 17:58:31
今年的蒙古国已经乱到没边了,首都乌兰巴托的街头全是抗议的人群

今年的蒙古国已经乱到没边了,首都乌兰巴托的街头全是抗议的人群

南权先生
2025-11-05 16:42:59
11月7号立冬,不论多忙,记得“吃3样,做3样,忌3样”,平安入冬

11月7号立冬,不论多忙,记得“吃3样,做3样,忌3样”,平安入冬

阿龙美食记
2025-11-01 14:23:03
西部独占前五!ESPN更新实力榜:火箭队飙升第5残阵湖人更值得夸

西部独占前五!ESPN更新实力榜:火箭队飙升第5残阵湖人更值得夸

锅子篮球
2025-11-06 10:27:41
在伤人事件中见义勇为,胖东来奖励20名员工,最高5万元

在伤人事件中见义勇为,胖东来奖励20名员工,最高5万元

澎湃新闻
2025-11-06 08:57:04
民进党当局出手封杀淘宝、拼多多,台媒批:不如多花力气清空诈骗

民进党当局出手封杀淘宝、拼多多,台媒批:不如多花力气清空诈骗

海峡导报社
2025-11-05 17:15:43
唯一的主任医师名额给了关系户,我办了离职,结果院长被领导谈话

唯一的主任医师名额给了关系户,我办了离职,结果院长被领导谈话

红豆讲堂
2025-11-04 19:20:03
杨瀚森难兄难弟?曝詹姆斯或被下放发展联盟,詹皇复出开启倒计时

杨瀚森难兄难弟?曝詹姆斯或被下放发展联盟,詹皇复出开启倒计时

二哥聊球
2025-11-06 09:53:59
2025-11-06 10:52:49
36氪 incentive-icons
36氪
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149752文章数 284717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苹果“认输”!曝每年10亿美元租用谷歌AI

头条要闻

美最高法院就关税政策合法性展开辩论 美财长罕见出席

头条要闻

美最高法院就关税政策合法性展开辩论 美财长罕见出席

体育要闻

赢下皇马,会是利物浦的转折点吗?

娱乐要闻

白百何好友揭露争奖细节

财经要闻

特朗普关税遭美国高院大法官轮番质疑

汽车要闻

方向盘?不存在的 特斯拉 Cybercab亚太首秀

态度原创

本地
旅游
时尚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旅游要闻

视频丨智利冰川游从业者无奈见证消失中的冰川

中国色特别策划 | 故宫技艺与古意新生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美国发射洲际弹道导弹 俄方回应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