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经济困境下的我国,为何还要决定大量投入搞三线建设?
说到这个问题,就不得不提美国,美国可以说是我国搞三线建设的导火索。
当时我们得到消息,美国要对我们进行核打击。
进入1964年,随着原子弹“同步聚焦”这一重大技术关被成功突破,我国的原子弹研制工作也基本进入尾声。
什么是“同步聚焦”,说白了,研究原子弹就是研究“同步聚焦”,这个技术是核心中的核心,它掌握着原子弹怎么爆炸,如果这一关攻克不了,可能就达不到我们想要的威力,甚至就没有威力,那就意味着失败。
而当美国知道我们攻克这一技术之后,大为震惊,这说明中国爆炸原子弹已经进入倒计时了,这是美国无论如何也容忍不了的。
因此在1964年4月14日,美国起草了一份名为《针对共产党中国核设施直接行动的基础》的绝密报告。
在这份绝密报告中,美国提到了要彻底摧毁中国的罗布泊核试验基地。
当时提出三种方法:
第一个就是单方面行动,自己干。
第二个是,让台湾行动,让台湾出特种部队,由美国出运输机和保护措施,空降罗布泊,直接对我国后方的核基地进行袭击。
第三个是,联合苏联共同作战,具体是美苏分别出动轰炸机一架,然后在罗布泊地区各抛下一枚核弹。
当时,我国从各方情报中,也大概知道了美国要对中国进行袭击的这个计划,因此一直在研究对策。
其实,除了美国这个威胁,当时中国周边的国际形势非常紧张,中印边境对峙,中苏关系交恶,当时甚至出现了在苏联策动下,新疆分裂分子直接举行武装叛乱的恶劣情况。
紧接着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胁迫我国周边国家签订条约,结成反华联盟,并在这些地区建立军事基地,对我国东、南部形成一个半圆形的包围圈。
而情况更为严重的是,当时我国的大部分的工业、人口、交通设施等都主要集中在14个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及附近,如果遇到敌人空袭,将会对我国的国家经济建设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怎么应对复杂的局势,毛主席一直在寻找答案,最后他从苏联卫国战争中的教训和经验找到了灵感。
当年在苏联卫国战争中,斯大林因为没有重视乌拉尔以东地区工业基地的建设,最终导致苏联在卫国战争初期遭受严重损失。
随后斯大林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开始重视此地区,然后把一大批工厂搬到了这里。
之后从这里制造出来的轻重武器源源不断的被送到现场,可以说这些山区里的工厂,为苏联的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鉴于此,在1964年5月底的中央会议上,毛主席提出了“三线”这个概念,第一线就是沿海,包钢到兰州这一条线是第二线,西南是第三线。
他还说,在原子弹时期,没有后方不行的,要准备上山,上山总还要有个地方。
当时的后方三线又细分为西南三线和西北三线,云贵川三省的大部分以及湘西、鄂西是西南三线,陕甘宁、青四省区的大部分以及豫西、晋西地区是西北三线。
关于三线建设的规划,不是毛主席空想的,而是在他脑海中一直都有一个调整中国工业布局的宏大构想。
首先,从国家安全层面考虑,从1840到1945年的105年中,中国遭受侵略的七次大规模战争也都是从东部沿海地区发端,而我国最发达富庶的经济区域和政治文化中心城市又都集中在东部沿海,在海权时代的当下,这显然是非常危险的。
其次,当时我国70%以上的资源都在西部地区,而我们机械加工业主要密布在东部地区,如果来回倒腾,势必会造成巨大的浪费,不利于经济发展。
如果将工厂搬到三线,不仅安全,更能就地取材,大大减少浪费,提高效率。
但是对于三线建设,不亚于一场人口大迁徙,必定要做出合理的规划才能行,可敌人偏偏不给我们时间。
先是1964年8月初,美国的驱逐舰在北部湾与越南海军的鱼雷艇发生激战。
紧接着,海战进一步扩大,战火很快便燃到了中国南部边境,中越边界、海南岛和北部湾沿岸都落下了美国的炸弹。
北部湾事件的爆发,让毛主席对国际形势的判断越来越不乐观,认为战争可能一触即发。
因此,他认为三线建设迫在眉睫,没有准备时间了,一定要快。
毛主席随后指出,要吸取斯大林的经验教训,一不准备工事,二不准备敌人进攻,三不搬家,这就是教训。沿海各省都要搬家,不仅工业交通部门,而且整个的学校、科学院、设计院,都要搬家。迟搬不如早搬。一线要搬家,二线、三线要加强。
就在中央进行加速三线建设规划的同时,一场自东向西的人口迁移开始急速展开。
在这场规模空前、几乎涉及全国多数省市自治区的工业转移中,工厂企业的搬迁成为重中之重。
当时是先把这最好的工厂搬出去,能搬的全搬。
当时的重中之重是建设攀枝花钢厂,毛主席更是下定决心要在攀枝花搞钢铁,还说把他们的工资都拿去。
之后,一辆辆来自全国各地,满载着数以万计的年轻人、技术工人和知识分子的大卡车开进了西部,从此在三线默默挥洒着自己的青春与汗水。
三线建设的战略决策是在当时战争乌云笼罩下形成的,总体思想是备战,但在具体实践中,却做出了伟大的成就。
在三线建设的战略决策下,相继崛起了重庆、成都、西昌、绵阳、雅安、乐山等工业城市。
三线建设中建成的项目更是令人瞩目,例如以成昆铁路为代表的10条铁路干线、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重庆兵器工业基地、成都航空工业基地、西北航空航天工业基地和电子、光学仪器工业基地、核工业新基地、酒泉钢铁集团、金川有色冶金基地、西昌航天中心、葛洲坝和刘家峡水电站、第二汽车制造厂等。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曾评价说,三线建设使西南荒塞地区整整进步了50年。没有三线建设,就没有现在西南、西北的工业基础。
《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指出:
“从总体上看,三线建设的实施,是推进我国现代化的重要步骤,对于提高国家的国防能力,对于改善我国国民经济布局、推进中西部落后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