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什么细菌病毒,只管六经辨证
我们先来看看这张表:然后想想怎么用伤寒六经来辨证,只要你的思维足够灵活,仲景先师早已告诉你不管什么细菌病毒,你只管辨清六经,随证治之…………
一、太阳纲
脉浮、头项强痛、恶寒发热、呕逆——风寒束表。
发热恶风寒、头身痛腰痛骨节疼痛、无汗而喘逆,脉浮紧。
发热恶寒或恶风、头痛项强、有汗、鼻鸣干呕,脉浮弱。
二、少阴纲
脉微细,但欲寐——真阳不足、水饮盛、营虚、津亏。
失眠、想睡而难入眠,心烦,精神萎靡,全身疲累,双眼无神,面色,青白或者晦暗无华。
无汗或冷汗淋漓四肢逆冷,无热或微热,畏寒重。
口渴喜热饮,咽痛。
项背紧张酸痛,或心前区刺痛。
四肢逆冷疼痛、蜷卧,腰腹冷痛冰凉。
大便溏泻不爽。
妇人月经期长,经水暗黑,带下清稀。
尿频色白,夜尿频多。
舌质青黯或者紫黯、口唇紫绀。
脉象微细,或浮或沉,迟而无力。
三、阳明纲
胃家实。热、烦、实、胃中干、大便难。——实热伤津。其里证可分为:气分证和血分证。
身热恶热,或潮热或时烘热汗出,头汗、掌心热,手足心出汗,
热盛伤津而懊恼、心烦,失眠,或烦躁谵语;或热伤营血而瘀,甚则血热妄行,如吐血、衄血、大小便血等。
里热上涌作喘或胸中窒塞或头晕目眩,或阳明热结,嗓子发痒顽咳,面红、眼赤、耳鸣。
食欲旺盛,或能食易饥而泛酸,或气机阻滞不能食,口干口苦,燥渴引饮喜冷。
腹胀痛不通、拒按。
大便秘结数日不解,或干硬难解,或排便不净肛门灼热,或里热下利而舌红苔黄腻。
尿频数色黄赤,或尿短不利色黄赤,或尿道灼热痛感。
妇人经水色红质稠,带下色黄。
皮肤斑丘疹高突色鲜红,或局部红肿热痛。
舌质红、或红绛、苔黄腻或黄燥,口唇干红。
脉象浮洪或沉实,滑数有力。
四、太阴纲
病在里,胸下结坚,呕吐,食不下,腹满自利,时腹自痛,下之益甚,抑郁寡欢,身重疼难以转侧如痹状,无热或微热,恶风寒汗出,清涕善嚏,风水溢饮,脉沉弱而迟——虚寒水饮。
无热或微发热,恶风严重并出汗。
善嚏,流清涕。
头晕头痛,吃饭后犯困,想睡觉。身体疲惫乏力。
胸下结坚,胸闷短气,心悸
心下痞塞胀满、冷痛,噫气,呕恶。
胃中凉,食欲不振,口中黏,口不干或口干饮水不多,喜温。
腹中凉,腹胀,矢气得舒,肠鸣如走水。
四肢烦疼,身体沉重,肌肤麻痹,肌肉瞤动。
大便溏泻不爽舌淡齿痕苔水滑,食油腻及生冷之物加重。
妇人带下清稀。
舌质淡胖有齿痕,苔水滑。
脉象沉弱或浮弱,迟而无力。
五、少阳纲
口苦,咽干,目眩——热燥津亏,表里不通(阳性)
头晕目眩,项强头痛,
往来寒热,热时汗出,
心烦胸闷气短,心悸,睡眠不实。
口苦咽干,默默不欲饮食,呕恶。
耳鸣耳聋,目赤。
鼻子发干,鼻孔生疮。
胃痛胸胁胀满。
嘿嘿不欲饮食。
腹痛下利。
舌质红,舌苔薄白。
脉弦或弦细,偏数不虚。
六、厥阴纲
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呕吐,下之利不止——三阴虚寒水饮,营血亏虚瘀滞为主,夹带阳明热。上下阴阳营血不通为本质,寒热错杂属厥阴,上热下寒,以寒为主(阴性)
厥热往复(阴阳不和),周身畏寒。
口苦,口干口渴多饮或不欲饮。
口腔溃疡,咽喉溃疡疼痛。
心中烦热,饥而不欲食。
心下痞硬、压痛、胀满,连及两胁,呃逆,气上冲逆。
胃腹冷痛。
四肢逆冷,甚则厥逆冷痛彻骨。
下利,厥利热止,或便秘数日一行。
脉弦短而迟,或沉细而迟,或革。
特别提醒:本文原创作者不详,文章内容仅供临床中医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