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时候,故事的结局早在开篇就写好了,只是我们一厢情愿地想看个反转。就在中北大学那场声势浩大的庆功宴,据说香槟的软木塞都快按不住的时候,一个坏消息从天边传来,比那颗本该在天上闪耀的卫星坠落得还快。一切戛然而止,喜庆的红色横幅在风里显得格外尴尬。
成年人的世界,有时候就是这么残酷,上一秒还在云端飘着,下一秒脸就着地了。中北大学,这所憋着一股劲要当“山西第一高校”的学府,把所有的荣耀和希望,都押在了一颗名为“中北大学一号”的智能遥感卫星上。这不只是一颗卫星,这是山西省的第一颗,是学校用来叫板太原理工、山西大学的王牌,是无数师生、校友朋友圈里提前预备好的高光素材。
![]()
发射前那几天,整个校园都跟过年似的。网络上热搜刷得飞起,海内外的校友群里红包与祝福齐飞,那阵仗,仿佛卫星已经稳稳地在预定轨道上对着地球比“耶”了。甚至有心急的哥们儿,火箭刚上天,就已经把“成功入轨”的喜报给发出去了,那种抢头条的激动心情,我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毕竟,母校都开始玩卫星了,这牛吹出去,能在同学会上横着走。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
谷神星一号火箭,这匹被中北大学选中的“千里马”,在飞行的最后冲刺阶段,掉了链子。前三级分离,完美,漂亮,一切都按照剧本走。可偏偏到了决定命运的第四级,发动机闹了脾气,提前熄火。这就好比百米冲刺,你都跑了99米了,结果脚抽筋了,眼睁睁看着终点线,然后一头栽倒。那颗承载着无数期盼的卫星,连同火箭残骸,刚冲出大气层,还没来得及跟地球引力说拜拜,就被无情地拽了回来,成了太空一日游的“特种兵”,最终的归宿不是星辰大海,而是地球的某个角落,是砸在陆地还是海洋,那就看命了。
庆功宴悄无声息地撤了,欢呼变成了叹息。网上那些提前庆祝的帖子,删都来不及删,成了大型尴尬现场。这时候,大家才回过神来,开始琢磨一个问题:明明我们有稳如老狗的“国家队”长征系列火箭,为啥偏偏要选一个民营的,还出过岔子的谷神星一号呢?
这事儿说到底,就是一个“性价比”惹的祸。
![]()
打开火箭发射的报价单,那感觉就像逛4S店。一边是长征系列,国之重器,技术成熟,发射记录金光闪闪,安全系数拉满,就像一台原装进口的顶配豪车,哪儿都好,就是一个字:贵。另一边是星河动力公司的谷神星系列,民营航天界的后起之秀,技术新,团队有活力,主打一个成本优势,就像一辆配置拉满的国产新能源,价格亲民,大部分时候都好用,但偶尔的小毛病,也确实让车主心里没底。
中北大学,可能就是盘算着手里的科研经费,想着怎么花小钱办大事。毕竟,把卫星送上天只是第一步,后续还有数据应用、科研教学一大堆要花钱的地方。选择谷神g星一号,从商业角度看,绝对是个理性的决策。民营航天,本来就是未来的大趋势,价格便宜,服务灵活,还能支持国家商业航天发展,这笔买卖听起来怎么都不亏。他们赌了一把,赌谷神星那两次小小的失利只是成长的烦恼,赌自己不会成为那个倒霉蛋。
![]()
可惜,科学研究这东西,有时候真不是赌博。尤其是在航天这种容错率无限接近于零的领域,1%的风险,一旦发生,就是100%的失败。长征火箭几十年如一日的稳定,背后是几代航天人无数次失败换来的经验,那份“保险”是用时间和心血堆出来的,贵得有道理。
![]()
这次发射失利,对中北大学的打击是肉眼可见的。不仅仅是损失了一颗价值不菲的卫星,更是士气上的重创。但话说回来,能独立研制出一颗智能卫星,已经证明了这所学校的科研实力,这事儿虽败犹荣。只是这次经历,给所有雄心勃勃的科研单位提了个醒:在追求星辰大海的路上,仰望星空的同时,也得脚踏实地。有时候,最贵的那条路,反而是最省钱的路。毕竟,一分价钱一分货的道理,在地面适用,到了太空,可能就变成了真理。转:苔痕爬石阶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