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类罐区油气装车废气治理方案
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苯类罐区及油气装车过程中的废气治理成为石化行业的重要课题。苯及其衍生物具有高挥发性、毒性,且为致癌物,因此对相关废气进行高效治理,不仅有助于减少资源浪费,还能有效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
一、苯类罐区及装车废气的特点
苯类罐区废气主要来源于储罐的大小呼吸过程,即储罐在进料、出料及温度变化时的气体排放。废气成分复杂,主要包括苯、甲苯、二甲苯等苯系物,具有浓度高、流量小、间歇性排放的特点。装车过程中的油气则主要来源于装车时的挥发逸散,具有浓度高、易燃易爆的特点。
二、废气治理技术选择
(一)冷凝+吸附组合工艺
冷凝法通过降低废气温度,使其中的有机物冷凝为液态进行回收,适用于高浓度废气的预处理。吸附法则利用活性炭等吸附剂对低浓度废气进行深度净化。两者结合可实现高效治理。例如,某炼厂采用冷凝单元将废气冷却至-45℃,分离回收大部分苯后,再通过变压吸附单元进一步处理,尾气达标排放。
(二)冷凝+膜分离+吸附组合工艺
该工艺集成冷凝、膜分离和吸附技术,充分发挥各技术的优势。冷凝法初步降低油气浓度,膜分离进一步分离有机物,吸附工艺则用于处理低浓度尾气。例如,长岭分公司三苯铁路装车系统采用此组合工艺,非甲烷总烃的去除率达到98.81%,苯、甲苯等浓度均符合排放标准。
(三)催化氧化技术
催化氧化技术通过在250-450℃的温度下,利用催化剂使废气中的有机物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技术适用于处理低浓度、大风量的废气,具有高效、节能的特点。
三、废气收集与处理系统设计
(一)废气收集系统
储罐罐顶设置油气收集支管,通过阻火器和压力调节阀连接到油气总管。在装车过程中,油气通过密闭管道收集,避免逸散。为确保安全,系统设计时需考虑压力控制和应急排放措施。
(二)处理系统
- 冷凝单元:废气先经过预冷器冷却至6-8℃,再进入低温冷凝箱进一步冷却至-25℃或更低,分离出大部分有机物。
- 吸附单元:冷凝后的低温废气进入吸附罐,通过活性炭吸附剩余有机物。
- 催化氧化单元(可选):对于低浓度尾气,可采用催化氧化技术进一步处理,确保达标排放。
四、案例分析
(一)某石化厂苯罐区废气治理
某石化厂采用冷凝+吸附技术治理苯罐区废气。冷凝单元将废气冷却至-45℃,分离回收大部分苯,吸附单元进一步处理尾气。处理后,苯类物质排放浓度显著降低,尾气达标排放。
(二)焦化厂粗苯罐区废气治理
焦化厂采用冷凝回收+活性炭吸附技术治理粗苯罐区废气。储罐进料时排放的废气经冷凝单元处理后,剩余有机物通过吸附单元吸附,尾气达标排放。
苯类罐区及装车废气治理需综合考虑废气特点、处理效率和经济性。冷凝+吸附、冷凝+膜分离+吸附等组合工艺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出色,能够有效降低废气中苯类物质的浓度,实现达标排放。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环保要求的提高,石化厂需进一步优化废气治理工艺,提升资源回收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