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店速递不参与餐厅评级
童尾花嘎抛饭
新店速递 | 同德昆明广场
傲客自费试吃第1140家
穿过熙攘热闹的同德天桥,旧旧的小巷里飘来罗勒与青柠交织的辛香。不足十平米的泰式小馆里,后厨正用长柄铁勺敲击着黑铁炒锅,铛铛声混着热油爆裂的脆响——这是黄昏最诱人的开饭铃。
01.
从厦门到昆明的“童尾花”
下班约朋友去他家吃饭,朋友扣来一个问号:童尾花?什么花?云南还有我没吃过的花?
到家就问了店主,说其实童尾花不是花,而是老板妈妈的泰文名字直译,直呼浪漫的同时,也对正宗泰式口味有了一些期待。
听闻它最早是在厦门开店,特意远程询问了厦门的傲客伙伴,得到了“还不错”的反馈,放心大胆冲了!
02.
7种招牌嘎抛GaPao
最招牌的是嘎抛饭,其实就是泰式的盖浇饭。便宜量大,还可以免费加米饭,可以作为合格的工作餐。我们坐在店里吃饭的时间里,附近的上班族、刚收工的工人、打卡的情侣、年轻的小家庭,不分人群、鱼贯而入。
7种不同的“浇头”,我们选了最常规的猪肉和牛肉,默认是正常辣度,不能吃辣的朋友需要谨慎。
猪颈肉剁作细碎颗粒,在滚油里化作焦糖色。小米辣与蒜片在铁锅里炸出金边,吸饱了鱼露的咸鲜,最后撒入大把打抛叶的时刻,整锅食材在镬气中苏醒~
当这抹浓墨重彩的浇头盖住雪白米饭,加个2块钱的溏心煎蛋,像朵云似的卧在上头,戳破瞬间流出的蛋黄,恰好中和了打抛肉的野性~
ps:煎蛋都是需要另加的,2块钱,可选全熟和半熟
牛肉更香。选用牛霖肉细细捶打,保留了肌肉纤维的劲道。打抛叶的异香裹挟着牛肉粒,在高温里激发出类似烤松针的木质香气,连带洋葱碎咔哧轻响。
搅拌几下,琥珀色的油汁渗进米饭肌理,挖起满满一勺才算圆满。
03.
泰式街头小吃
除了扎实的主食,泰式街头小吃也不可或缺。
塑料碗端上来的满满一份,滚着橙红汤底,香茅与柠檬叶在汤面浮沉如舟。小番茄熬出酸味骨架,海鲜菇吸足虾头熬的高汤,十分香浓~ 蛤蜊虽然大个,肉质实在老了些。
朋友喝得啧啧称赞,划开浓厚的椰浆,第一口酸味攀着味蕾跳舞,第二口辣意从喉头漫向耳根,待喝到第三口,酸辣爽快彻底唤醒味蕾~
不过比起冬阴功汤,我个人还是更喜欢辣炒海鲜。
甜辣口味的基地酱汁,香茅的风味非常明显!基围虾蜷成玛瑙色月牙,小块鱿鱼卷还带着海潮的弹韧。
小米辣与蒜末在高温中爆出镬气,紫苏叶的辛香勾着虾膏的鲜甜,最后淋一圈椰浆收汁,整盘汪着金红油光。
同样很可惜原材料,酱汁十分入味下饭,但是蛤蜊实在难嚼。
04.
泰式咖喱的椰香魅力
第二次是饭点来的,小小的店忙得不可开交,出餐口一份份冒着热气的咖喱饭被递出来,吊出馋虫。
鸡腿肉在椰浆里文火慢炖许久,橙黄的汤汁裹着酥而不散的肉块。土豆吸饱了香茅与南姜的辛香,用木勺轻压便绽成绵密金泥。
戳破完美的溏心蛋,连带咖喱汁浇上米饭,撞上这口浓香,筷尖不自觉追着碗底划出半圈光痕。
金黄焦脆的鸡翅提前腌制过,酥皮镀上一层琥珀色光泽。入口咸鲜回甘,外皮酥脆如薄纱,内里嫩滑爆汁,蒜香与柠檬草的清新悄然渗透,每一口都是东南亚街头的烟火气。
翠绿的空心菜裹上浓醇虾酱,镬气十足。蒜片与小米辣的辛香若隐若现,厚重却不掩鲜灵。一筷入口,仿佛听见热带雨林的雨滴坠入南洋的海浪。
暮色渐浓时,穿校服的学生和挎相机的旅人挤在塑料凳上,筷子勺刮擦盘底的沙沙声此起彼伏。店家繁忙中递上一叠腌渍的青芒果,泛着水光,夏天好像提前了。
烧泰郎·曼曼来 | 永兴路
笃笃泰式餐厅 | 滇缅大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