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的夏天,通信行业专家项立刚在微博抛出一句“不看新闻联播的是下等人”,犹如在平静湖面投下一枚深水炸弹,掀起舆论巨浪。
这位言辞犀利的“科技网红”自此被贴上“争议人物”的标签,如今五年过去,当人们再度审视这位“敢说敢怼”的专家时,会发现他的人生轨迹远比外界想象的更具戏剧性——从痛失爱侣的悲情丈夫到身兼数职的创业先锋,从“全网封号”的舆论焦点到坚持带货的“斜杠中年”,项立刚始终游走在鲜花与板砖齐飞的风口浪尖。
“下等人”言论引发的舆论海啸并未击垮这位安徽芜湖商校毕业的中专生。在网友翻出其学历背景、质疑其专业资质时,项立刚以“通信行业比我水平高的不超过五人”的豪言强势回应,继续活跃在科技评论第一线。
他创办的飞象网和《通信世界》杂志持续输出行业观察,身兼北京邮电大学兼职教授、蓝迪国际智库专家等多重身份,更跨界创立健康科技公司,将空气净化器卖得风生水起。
这种“越被骂越红”的生存哲学,恰似他在痛失首任妻子原晓娟后,以“天然”“天意”为新生儿女命名的倔强——命运的重锤总能被他淬炼成涅槃的薪火。
然而这位“怼遍天下无敌手”的大V,却在2025年初遭遇职业生涯的滑铁卢。因持续发表“数学家互相吹捧”“50岁科学家毫无价值”等争议言论,其微博、头条等多平台账号遭到禁言。
在被禁言说明中,项立刚一边强调“没有小号”,一边将重心转向《6G变局》的写作,甚至在与何祚庥院士的对话中展现难得一见的谦逊姿态。
这种“禁言不禁言”的微妙状态,恰似他对待子女教育的矛盾——一面痛斥“送女儿留美的父母毫无人性”,一面却将儿子送往美国深造,这种“言行不一”的割裂感,让网友直呼“回旋镖扎心”。
如今的项立刚更像一面多棱镜,折射着互联网时代的复杂光谱。他会在陕西山区捐建希望小学,也会在直播间兜售耳蜗产品;他高调宣称“中国X射线光刻机将弯道超车”,转身又吐槽“老科学家阻碍创新”;他既是“美积电”阴谋论的鼓吹者,又是跨国科技博弈的民间解读者。
当粉丝在微信公众号追问“何时复出”时,这位年过六旬的“科技老炮”给出“四月归来”的承诺,只是不知届时等待他的,是新一轮的鲜花掌声,还是更猛烈的舆论风暴。
站在2025年的时光坐标回望,项立刚的五年蜕变史恰似一部浓缩的互联网浮世绘。他的每一次发声都在叩问:在这个“流量即正义”的时代,专家该如何平衡观点表达与社会责任?
当“爱国流量”成为生意,公众人物又该如何避免沦为“回旋镖靶心”?或许正如他在原晓娟希望小学奠基时所说:“真正的骄傲不在于说了什么,而在于留下了什么。”
这句话,既是给社会的答卷,又何尝不是他对自己人生最好的注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