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千年窑火淬炼出的豇豆红,遇上现代生活美学,一场关于器型与色彩的对话就此展开。
豇豆红釉层肥厚如脂,在浓淡渐变中流淌着「红似朝霞欲上时」的诗意,每件器物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初见豇豆红:一眼万年的惊艳
豇豆红是一种高温铜红釉,其红色可谓千变万化,红中还透有浅淡的绿色,《饮流斋说瓷》中称 “美人霁佳处在于淡红中显鲜红色与茶褐色之点,背光则显绿色”。
红釉中往往散缀有因烧制时氧化还原不同而形成的天然绿色苔点,妙趣横生,相映成辉。釉色有上下高低之分,上乘者名为 “大红袍” 或 “正红”,釉色明快鲜艳,通体一色,洁净无瑕;略次者,釉色如豇豆皮,含有深浅不一的斑点及绿苔,又称 “美人醉” 或 “美人霁”;色调再浅一些的被称为 “娃娃脸(面)” 或 “桃花片”,虽不如深者艳美,但有幽雅娇嫩之态。
豇豆红的美,不仅仅在于那一抹动人的色彩,更在于它独特的器型和复杂的制作工艺,每一处细节,都凝聚着古人的智慧与匠心 ,让我们一起走进豇豆红的世界,探寻它的独特魅力。
在豇豆红的世界里,几乎不见大器的身影,常见的多为小巧玲珑的文房用具 。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 “八大码”,包括太白尊、柳叶瓶、菊瓣瓶、莱菔尊、蟠螭瓶、印泥盒、镗锣洗和苹果尊 。这些器物,造型轻灵秀美,线条流畅自然,充满了文人雅士的气息。
所敷豇豆红釉,极厚润莹亮,色调淡雅宜人,犹若桃花,娇嫩之美不可言喻,更于深浅变化之中予人感悟窑火神功之无限魅力 。这些小巧的文房雅器,不仅实用,更是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摆放在书房案头,为文人墨客的生活增添了几分雅致与情趣 。
品鉴:豇豆红八大码
柳叶瓶:造型纤细似柳叶,又因隽巧秀美宛如亭亭玉立之佳人,又称 “美人肩”。
莱菔尊:瓶体修长,形状类似萝卜,线条简洁流畅。
蟠螭瓶:以蟠螭为装饰重点,蟠螭通常以浮雕或堆塑的形式附着于瓶身,形态灵动。
菊瓣瓶:撇口,细长颈,圆肩,肩下渐收,腹下凸饰浮雕菊瓣纹一周。
太白尊:小口微撇,短颈溜肩,鼓腹呈半球形,常被用作文房中的水盂。
镗锣洗:形状类似镗锣,敞口,浅腹,平底,是文房用具中的一种,用于洗笔等。
印泥盒:通常为圆形,有盖,用来盛放印泥,器型小巧精致。
苹果尊:造型圆润似苹果,腹部丰满,有的肩部还会有一些装饰性的线条或图案。
豇豆红的永恒魅力
豇豆红陶瓷,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它那如梦如幻的色彩,精巧秀美的器型,以及承载的深厚文化内涵,无不令人为之倾倒 。它不仅是中国陶瓷艺术的杰出代表,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
让我们一起走进豇豆红的世界,感受它的魅力,传承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