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凌克带领金地成为首批房地产上市企业之一。
凌克提出“科学筑家”理念,推动这家93股改的企业从深圳走向全国,形成“招保万金”四大龙头格局。
2010年,他提出“一体两翼”战略,拓展商业地产和房地产金融,并布局海外市场。2016年,金地销售额突破千亿。
高速扩张和下行周期,让金地一度在ICU徘徊。
2024年,金地的债务规模突破2200亿元大关,资产负债率维持在60.8%左右。
这场危机的根源在于2016-2020年的激进扩张:
金地通过“小股操盘+合联营模式”撬动千亿规模,发展迅猛。这个模式在市场上行周期没有问题,一旦遭遇市场下行,这些沉淀在合作项目中的资金成为坏账黑洞。
尽管债务高起,但金地并没有到危机时刻,因为金地的土储中,大部分处于核心资产:75%集中在一二线城市。
销售断崖,是金地最大的问题。
2024年,金地签约金额同比暴跌55.39%,全年仅完成685亿元销售额,相当于2019年水平的40%。
在克而瑞的销售榜上,排名14,同行的衬托,没让金地完全掉队。
但这个销售背后,是金地给出的56-79亿的净亏损。销售规模腰斩、负毛利销售、资产减值,都是金地面临的问题。
早在2024年上半年的时候,市场普遍对金地表现出的担忧,账上227亿元货币资金与387.6亿元一年内到期的债务形成了悬殊对比。
谁也没想到,金地偿付了200亿的公开债。
卖掉了西安旧改项目,退出绍兴都会云上股权,随行就市的销售去化,股东支持等等。
直到2月21日,金地集团完成17亿中期票据的兑付,这意味着年内到期公开债仅剩5.59亿,分别是4月3日到期的5亿,以及10月12日到期的0.59亿。
在这之前的1月21日,金地以1.86亿的价格在杭州临平拿下一宗宅地,溢价率31%。2月20日,金地联合体以8.1亿的价格拿下上海松江地块,溢价率13.98%。
短短1个月内,长三角两大核心城市重回牌桌,并完成17亿中期票据兑付,标志这这家37岁老牌房企,重启投资。
金地,杀回来了。
2023年10月,凌克因身体原因辞去公司职务,由黄俊灿接任。
我以为金地要翻篇了。
多年来,金地一直隐藏在小股投资的背后,维持“招保万金”的体面。随着第一代管理层退席,金地似乎迎来了洗尽铅华的真面目。
一半是泥潭,一半是勇气。
短期债务警报的解除,证明了金地上岸的底气,但还不是万能药。
我一直强调,只要地产销售持续低迷,国内资产价值没能进一步推高,国内任何一家开发商都无法自我修复资产负债表。
销售没有回暖的地产,满地都是炸药包。
重回土拍市场,本质上是一张赌桌下来,上了另外一张赌桌。
学习强国,走进新时代
关注一下,防止失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