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幕:Sky Lark的遗产与变速器革命的序章
【Sky Lark的产品寿命长达十几年,后期很多变速器都受到其设计的影响并得以传承】
1960年代初,当Shimano的Sky Lark后拨链器还在为高端公路车提供变速支持时,自行车行业正经历着一场静默的革命。
【上图为SunTour1968在美国提交的倾斜平行四边形的专利中的图样说明】
此时的SunTour凭借其1964年推出的倾斜平行四边形专利技术(美国专利号3,364,762),迅速成为变速器领域的霸主。
【SunTour Competition是那个时期最先进的变速器,可以称得上是一款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变速器。图上这款是1965年款,重量仅256g。倾斜四边形结构可以让飞轮自适应导轮和飞轮的间隙。】
这种设计通过四连杆结构实现了更精准的变速,甚至被后世视为现代变速器的雏形。
【1984年,SunTour的专利过期,shimano顺势在Dura-Ace 7400上使用了这一成功切成熟的技术,并且它也是首款搭载SIS定位变速的套件。】
然而,受限于专利壁垒,Shimano直到1984年专利到期后才全面采用这一技术。在这场技术竞逐中,Shimano于1971年推出了首款TOURNEY后拨链器,以铝钢混合材质和双弹簧机构为卖点,定位中端市场。
【当年的产品手册上的首款Tourney,最后一行中间和右下角。】
【首款Tourney变速后拨,定位中端市场, 而不是今天的“守门员”角色】
此时的TOURNEY尚未显露锋芒,反而因1973年DURA-ACE的横空出世而黯然退场——后者以全铝材质和系统化组件概念,彻底改写了高端变速器的定义。
【1973年首款Dura-Ace诞生】
重生:从停产到入门级王者的逆袭
1980年代,日元升值与亚洲制造业崛起迫使Shimano重新思考战略。
【SunTour的Superbe Tech这是在那个时代诞生,完美的诠释了傲慢自大的定义。这是一款重新定义变速器的单产品,像个艺术品,但是问题也是多多,正是这款变速带来的负面影响,对后续专利过期后的衰败埋下了伏笔。】
【shimano的Positron可以看做是对SIS定位变速的早期尝试】
PS:1982年的SunTour也正是出于其巅峰状态,像巨人一样统治者全球变速器市场。法国品牌全面溃败,意大利品牌被打的只能勉强顾及公路竞技产品。此时的shimano也正因其Positron(正电子,早期的定位变速尝试)和Duar-ACE AX的市场失利进行重新战略调整。这个时间段的SunTour也做了很多疯狂的尝试,而其中最为津津乐道的就是其superb tech,这真的是SunTour一款傲慢的产品,过几天我会专门针对这款变速器做一个介绍。更多的内容会在后边继续聊到,欢迎持续关注。
【从1986年的TY10开始,Tourney系列正式成为低本高效的产品序列】
1986年,TOURNEY以TY10之名重生,成为Shimano首个专为“低成本、高效率”设计的组件系列。这一决策背后,是Shimano将高端技术下放的野心:TY10的生产线转移至新加坡,通过规模化制造降低成本。
【1990年开始,TY20发布,随后多年都有换代产品,1999年,我的第一辆公路车就是使用的这个系列的入门级SIS后拨】
1990年代的TY20进一步强化了这一理念。
【DURA-ACE引入Shimano Index System(SIS),上图为1986年期刊内的7400介绍】
同时引入为DURA-ACE开发的Shimano Index System(SIS),让索引变速不再是职业车手的专属。SIS系统的普及使变速操作从“玄学”变为“直觉”,而TOURNEY系列也开始覆盖刹车、花鼓等更多组件。
此时的Shimano已不再孤军奋战——意大利的Campagnolo凭借碳纤维工艺在高端市场稳居一席之地,而SunTour则因专利优势丧失逐渐式微。
【SunTour定位变速功能被称作Accushift】
1990年SunTour的定位变速Accushift虽然相对1986年有巨大改善,但是依然落后shimano的SIS。Shimano这一招技术下放,对SunTour可谓是沉重打击。
技术下沉:从液压刹车到变速民主化
【shimano的首款圏刹油压刹车:POWER BRAKE液压系统】
TOURNEY的崛起,亦是Shimano技术普惠哲学的缩影。早在1969年,Shimano便推出POWER BRAKE液压系统,解决当时自行车传动效率低,骑行者难以控制刹车的问题。
【主要面前郊游车和通勤车,那会山地车还没有成型】
试图以单刹杆控制前后制动,解决线拉刹车制动力不足的问题。但因成本过高未能普及。
【Tourney TX系列,虽然入门定位,但是使用了很多新设计,大大提升了初学者对自行车的可玩性】
这一遗憾直到2004年的TOURNEY TX系列才被弥补;
【DUAL SIS(Front SIS+Rear SIS=Dual SIS),即前后定位变速】
【MEGARANGE宽齿比飞轮】
【各种款式的CI-Deck档位速度等的显示组件】
TX搭载了DUAL SIS(Front SIS+Rear SIS=Dual SIS)变速和MEGARANGE宽齿比飞轮,甚至支持REVOSHIFT转把变速和CI-Deck让入门车也能享受“手腕一转,变速即达”的流畅体验和炫酷的数据支持。
【2008年TZ系列上市,简陋但不失精度,实现了入门车的低价好用要求】
2008年的TZ系列进一步降低成本,从高到低,进一步占领市场。
2012年公路车专用的A070,则标志着TOURNEY彻底分化出山地与公路两条产品线。
【Tourney A070的手变操作逻辑和sora相同,并且配有档位显示窗口】
值得一提的是,A070作为公路套件中的“守门员”,竟也继承了早期DURA-ACE的部分设计语言,包括双控手变,精准定位变速,以及适用于新手和通勤的档位指示窗口和牙盘保护罩。
对手与盟友:变速器战争的群像
【Nivex变速器另辟蹊径,曾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平行四边形结构的变速器,关于Nivex的前世今生,会有专题文章进行介绍,敬请关注。】
TOURNEY的成功离不开行业生态的催化。1970年代,法国的Simplex以塑料材质抢占低端市场,德国的Nivex则执着于复杂机械结构,但两者均未像Shimano般实现“技术-成本”的平衡。
【1984推出的Superbe Pro系列,做工精美,用料讲究。上图是1985年的金色版本,重量仅181g。上下导轮还使用到了密封轴承。】
而SunTour的衰落更具启示性:其1984年推出的Superbe Pro系列虽被誉为“最后的杰作”,却因专利到期后的同质化竞争失去优势,最终在1990年代退出主流舞台。(
更详细和复杂的过程在以后的内容中会逐渐提及。
【支持到9速的Tourney TX后拨,不断得到更高级别的技术下放】
反观Shimano,通过将XT、XTR等高端系列的技术下放,让TOURNEY始终保持着“入门不低端”的竞争力。例如2010年后,其山地变速器已支持9速系统,甚至部分型号采用与DEORE相同的宽连接销设计,显著提升变速器的耐用性。
TOURNEY的哲学:骑行民主化的基石
【右边就是Tourney变速器,当年也是作为次顶级的主推产品】
如今的TOURNEY,早已从“对标Ultegra”的野心家蜕变为“入门首选”的务实者。它可能没有DURA-ACE的钛合金飞轮,也不具备GRX的砾石公路专精,但正是这种“技术普惠”的定位,让无数人跨过了骑行的第一道门槛。
正如一位车友所言:“我的第一辆山地车配的是TY20,它教会我变速的逻辑,也让我明白——好设备未必天价,但一定要可靠。”
尾声:入门即信仰
【首款Tourney后拨的爆炸分解图】
TOURNEY的故事,是一部关于“可能性”的技术史。它或许从未站上环法赛场的领奖台,但却让无数普通人在踩下踏板的瞬间,触摸到骑行的本质——自由、探索与纯粹的快乐。
【Shimano R9270 Dura-Ace Di2 】
当今天的XTR与DURA-ACE在赛道上追逐百分之一秒的差距时,TOURNEY依然安静地守护着那些“第一辆自行车”的初心,证明着:伟大的产品,从不是曲高和寡的孤峰,而是托起更多人走向远方的基石。
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欢迎持续关注。单车基械匠,给您带来更多新奇好玩,有趣,实用的单车基械匠。
附录:TOURNEY系列主要型号与年份对照表
年份
型号
特点
1971
初代TOURNEY
铝钢混合材质,双弹簧机构,长腿设计适配旅行车
1986
TY10
首款低成本系列,新加坡生产,降本增效
1990
TY20
全系普及SIS系统,扩展刹车与花鼓组件
2004
TX系列(如TX50)
8速传动,DUAL SIS,MEGARANGE飞轮,支持REVOSHIFT转把
2008
TZ系列
进一步降低成本,主打6-7速城市通勤车
2012
A070(公路)
专为公路车设计,兼容8速,导轮结构优化
2016
TY300
集成式后拨支架,简化安装流程
2020
TY500
支持9速系统,采用宽体铆接结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