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话题与胶东寻根有关,这次要寻根的是一支来自辽宁的刘姓人。
根据寻根者介绍,其家中供奉的挂谱上对于先祖迁徙过程有一段简略的记载,称:“(先祖)从山东登州府海阳县迁居古北口外承德府山咀子。”
承德府系清代中后期的区划概念,其辖区横跨冀、辽、蒙。这支刘姓人族谱中提到的“山咀子”,如今在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谷杖子乡辖区内。
目前,这支刘姓人在当地已经繁衍了七代人。寻根者推测,其先祖从胶东外迁的年代大约是在晚清的同治时期。
这支刘姓人所使用的字辈排序为“文万玉洪福,志德永庆长”,现今在世的最高辈分为“洪”字,最小辈分到“德”字。寻根者(福字辈)认为,这些字辈排序很有可能是当年从祖籍地带来的。
除了字辈信息之外,寻根者还提供了一个家族世代相传的地名“刘家庄”。查询清光绪版《海阳县续志》,可以找到两个刘家庄,分别是嵩山乡竹金社辖下的刘家庄和乳山乡宽洪社的刘家庄。前者对应的是现海阳市凤城街道的刘家庄(自然村,行政上属于八里孙家),后者对应的是现乳山市乳山口镇的刘家庄。而在现海阳市徐家店镇辖区内,也还有一个刘家庄(清代县志没有收录,原因不详)。以上三村究竟对应哪一个?暂时无法确定。
值得一提的是,寻根者认为,“刘家庄”有可能是泛指的模糊性地名(即刘姓人居住的村庄),也不能将带“刘家”或“刘”字的地名排除在外。总言而之,通过地名来寻根的可难度较大。因此,他把希望主要寄托在字辈比对上。
众人拾柴火焰高。海阳及乳山南部一带(清代中后期属海阳县)的朋友,如果见过这些字辈的话,欢迎留言提供线索,帮助辽宁这支刘姓人早日找到祖籍地。寻根者不胜感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