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人腹痛腹胀,疑似肿瘤,经医生仔细探查,结果是“石矶娘娘”在她胃里做窝——巨大胃石占据大半胃腔。日前,上海市胸科医院胸外科食管内镜室成功用内镜下取石术,治愈了一位饱受胃石症折磨的八旬老人,帮她解除了身心病痛。
刘阿婆最近一个月经常感到上腹部疼痛、饱胀不适,还时不时恶心、呕吐,在医院检查后,不能明确诊断,疑似肿瘤。前往胸科医院就诊后,经胃镜检查发现,她的胃内长有一个巨大胃石,占据了胃腔的大部分空间,且坚如磐石,通过药物等方法都无法消融排出。老人高龄又有基础疾病,精神和身体饱受双重折磨。
胸外科食道内镜室医生章宏在详细评估病情后,决定为刘阿婆实施内镜下碎石取石手术。在麻醉科朱宏伟、鲁云刚两位医生的协作下,章宏通过胃镜将取石器械送入胃内,一点一点、细致巧妙将胃石击碎,然后耐心逐步取出。整个手术过程顺利,取出的石头竟然装满了整个日常饭盒。术后,刘阿婆恢复良好,现已康复出院。
章宏介绍,胃石症主要是由于患者摄入了某些难以消化的食物,在胃内形成结石。常见易引发胃石症的食物包括柿子、山楂、黑枣等。这些食物中含有大量的鞣酸、果胶等成分,在胃酸的作用下,容易与蛋白质结合形成不溶性物质,进而逐渐凝聚成胃石。
胃石形成后,会刺激胃黏膜,导致患者出现上腹部疼痛、饱胀不适、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引发胃溃疡、胃出血、胃穿孔等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在我国,胃石症多见于北方,南方相对较少,因为也较容易漏诊误诊。
如何预防胃石症的发生?章宏给出以下建议:
首先,避免空腹食用易形成胃石的食物。如柿子、山楂、黑枣等,尽量不要在空腹时食用。空腹时胃酸分泌较多,更容易与食物中的鞣酸、果胶等成分发生反应,形成胃石。
第二,要控制食用量。即使在非空腹状态下,大家也应控制上述食物的食用量,不要一次性大量进食。
第三,合理搭配饮食。在食用易形成胃石的食物时,可以搭配一些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促进胃肠蠕动,减少胃石形成的风险。一旦食用较多上述食物后,出现有腹部饱胀不适、恶心呕吐,首先要想到胃石的可能。
“日常解决胃石症最简单的方法是服用可乐等碳酸饮料。特别是结石刚刚形成的时候,效果明显。但如果效果不佳,建议要尽早就医,进行胃镜检查确诊治疗。”
他介绍,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内镜下取石已成为治疗胃石症的最有效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胃石症要尽量早干预,因为结石在胃酸的作用下会随着时间越变越硬,给内镜下碎石带来困难和风险。”章宏呼吁,预防胃石症的发生远比治疗更为重要,“希望大家能增强预防意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远离胃石症的困扰。”
原标题:“石矶娘娘”在80岁老人胃里做窝,怎么办?医生提醒这些食物要注意
栏目主编:顾泳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黄杨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