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后,陆家嘴崂山、乳山片区的老破小房价突然跳涨。成交价涨了,挂牌价也上来了。
涨最猛的是崂山二村这个小区。
11月份的时候成交价还是6万多,春节前成交价就到了10万左右了。
一套30平的一房,涨了100万左右,涨幅超过35%。
其他几个小区,挂牌价也涨了。
崂山四村37平的房子挂牌价冲到355万,乳山四村45平的房源要价390万,单价直逼10万。
上港小区挂牌价超过11万,去年的成交价还只不过7万出头。
怎么回事?
不是说老破小还没止跌吗?陆家嘴的老房子怎么涨这么猛?
陆家嘴东扩,拆迁传闻又来
早在2022年,官方文件就提到“陆家嘴金融城东扩地块旧住房更新改造”,最近这个说法又被翻出来炒得火热。
而崂山、乳山这些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小区,正好卡在世纪大道的核心位置——东到浦东南路,西至东方路,北抵浦东大道,南达世纪大道,真正的黄金地段。
所以,炒房客的逻辑很简单:买这里的老破小等动迁,毕竟陆家嘴的每寸土地都值钱。
按照去年东安新村拆迁补偿标准,这里的动迁赔偿可能超过15万/㎡,。
去年的东安新村,动迁补偿给足了诚意,某位大佬9套房子大约560㎡的总面积,总共拿到补偿款8200万,相当于每平方米约给了14.6万元!
陆家嘴,处于中央活动区,地段不比东安新村差。
虽然还没正式发拆迁公告,但网络上,邻里间互相传言等等这些风吹草动就足够让市场躁动,当然也不排除有当地中介在背后煽风点火。
更何况陆家嘴的地段价值摆在那里,哪怕暂时不拆,陆家嘴老破小的租金也是不俗的。
不过,陆家嘴老破小众多,内部也有所不同:
崂山二村这种使用权的房子,厨卫不成套的,小梁薄板结构的,居住条件恶劣的,改造的可能性最大。
图片来源网络
既有征收的可能,也有原拆原还的可能。
其他成套的产权房,相对而言改造的可能性就小了些。
陆家嘴东扩,何时落地?
作为老牌市中心,陆家嘴和浦西市中心面临相似的困境,缺少新的开发地块,大片的老破小不好拆。
多年来没有新房炒作和带动,逐渐在买房市场声音越来越小,偶尔传出来一些天价成交的江景豪宅,比如汤臣一品,也是作为谈资。
陆家嘴东扩从2001年就开始画饼,二十年来政策文件经常提,但具体方案一直都没有。
一大原因就是拆迁难度大,成本高。
近两年声音最大的时候是在2022年。
当时浦东规土局的一份《对浦东新区政协七届一次会议第026号提案的答复》中提到了“陆家嘴金融城东扩地块旧住房更新改造”和“陆家嘴金融城扩容增效”。
然而这两年并没有什么进展,有些小区还做了美丽家园。
不过,陆家嘴东扩一旦落地,那真是核弹级别的拆迁和规划。
崂山x村,乳山x村,以及梅园三村等,直接处在中央活动区内,被拆迁的概率极大。
而老公房老破小容积率比旧里和城中村要高不少,这意味着同样的建筑面积,动迁成本要高不少。
陆家嘴东扩一旦实施,这些老公房拆迁之后;
大概率会继续作为居住用地,建超高层住宅,而不是建超高层的商业办公。
因为当下上海商办空置率吓人,供应已经是天量,而陆家嘴已经很久没有真正的大体量豪宅新房入市了。
规划区域内老公房近1.3万套,粗略算下来陆家嘴东扩区域拆迁成本最低945亿,最高可能冲到1229亿。
眼下陆家嘴核心支柱金融业增长乏力,浦东中环附近还有大片的未开发土地,很难说有多大的动力去推进这个事情。
上海2025拆迁预算创新高
说完陆家嘴,我们把视角拉大到整个上海。
如图,今年上海拆迁预算直接飙到1400亿,创下历史纪录。
徐汇区砸430亿搞旧改;
浦东也掏出283亿紧随其后,但这个数字肯定不够陆家嘴拆迁的;
黄浦,虹口,杨浦紧随其后;
长宁则一如既往地垫底,对拆迁是一点都不上心。
虽然陆家嘴核心区暂时没进拆迁名单,但政策大方向很明确:中心城区旧改全面提速。
这个事情的重点是,上海在通过拆迁和旧改,强势重仓市中心,在这个过程中,不免会引发资源和人流的重新配置。
有地方会受益,有的地方则会受损。
最值得关注的是黄浦和徐汇两个区,面积不大,拆迁预算很高,换算单位面积金额可以说是遥遥领先。
拆迁没那么简单
话说回来,买老破小搏拆迁,可没那么简单。
首先,能被拆迁的老破小,一般就是里弄式民居。
老公房被拆迁的可能性很小,因为这类房子在上海的存量很大,如果这些房子都要拆,那得花多少钱?
而考虑到投入与产出,开发商也没有意愿去拆这样的房子。
要想被拆,除非是有重大市政建设要经过这里,比如要修地铁、高架、快速路等等。
第二,如果要拆迁,小区里的人一般都知道了,这样的话就会反映在房子的价格里,就捡不了漏了。
作为普通人,这种真正能赚钱的信息会让你轻易得到?
第三,现在的拆迁与以前不同了,不会再让你一夜暴富了。
很多老上海人都经历过一拆致富,从而走上人生巅峰,但现在拆迁的补偿,更加规范、透明,也就是市场价或者比市场价稍微高一点。
第四,机会成本。
资金有成本,时间有成本,最重要的是买老破小占房票,大家都知道现在上海房票有多珍贵。
第五, 政策变数。
上海现在主推的“原拆原建”模式, 这种玩法对投资客也不友好,整体收益肯定不如征收。
上海的原拆原还,已经有好几个案例因同意率不达标,失败了。
投资客的赌局
现在买老破小博拆迁的人分两种:
一种是拆迁专业户,专盯政策文件,找信息差;另一种是跟风小白,听中介忽悠就上车。
但这种玩法藏着大坑:
持有成本高,30年房龄的老房子,漏水、管道老化是常态。
没有电梯、户型奇葩的老破小,接盘侠也越来越少。虹口
对于想赌拆迁的普通人,记住三条铁律:
1)别信中介口头承诺,居委会调查户口≠要拆迁,城市更新中心挂牌≠马上动工。
某动迁组工作人员透露:“我们十年前就开始统计户口了”。
2)算清经济账,假设花350万买崂山新村,每年持有成本(利息+维修+物业)约10万。如果五年内不拆迁,白亏50万。
3)做好最坏打算,参考彭浦新村案例,原拆原建可能要等好几年,期间只能拿过渡费租房住。
记住楼市最朴素的真理:当菜场大妈都开始讨论拆迁时,可能风险已经大于机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