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两次癌症,我依然站在这里,微笑迎接新年。”
2024年12月31日,菊子(化名)在康爱公益“点亮幸福力”小程序上写下这句话,配图是她灿烂的笑容。谁能想到,这个笑容背后,藏着两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惊心动魄?
2014年,甲状腺癌;2022年,乳腺癌。10年间,菊子两次被命运捉弄,却两次顽强地站了起来。她不是超人,也没有特异功能,她只是比普通人多了一份对生命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
“为什么偏偏是我?还两次?” 这是菊子确诊时最深的疑问,也是无数癌症患者共同的困惑。
科学研究发现:乳腺癌与甲状腺癌看似无关,实则暗藏“姐妹关系”!菊子的经历,揭开了癌症关联性的关键线索——
1、乳腺癌&甲状腺癌:为何总爱“结伴偷袭”?
数据触目惊心:
乳腺癌患者罹患甲状腺癌的风险是普通人的2.3倍(《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期刊》);
甲状腺癌患者发生乳腺癌的概率增加1.5倍(中国抗癌协会数据)。
背后暗藏三大“致命纽带”:
1.激素陷阱:雌激素水平异常(如长期服用避孕药、月经初潮早)会同时刺激乳腺和甲状腺细胞突变;
2.基因黑手:BRCA1/2基因突变(乳腺癌高危标志),也会提高甲状腺癌风险;
3.辐射阴影:童年颈部接受过放射治疗(如淋巴瘤放疗)的人群,两种癌症风险飙升!
2、双重打击下,她如何“全身而退”?菊子的3个科学武器
武器1:早筛组合拳——精准狙击“潜伏癌”
乳腺癌:40岁起每年乳腺超声+钼靶,高危人群加做核磁共振;
甲状腺癌:每年一次颈部超声+促甲状腺激素(TSH)检测。
武器2:切断“癌症温床”——从源头改写基因剧本
控激素:避免长期服用雌激素保健品,更年期激素治疗需严格评估;
防辐射:减少颈部CT检查,必要时穿戴铅围脖;
调代谢:BMI超过24的女性,两种癌症(乳腺癌和甲状腺癌)风险激增30%!
武器3:治疗“黄金搭档”——跨学科作战方案
甲状腺癌术后:需定期监测TSH水平,过高会刺激乳腺癌复发;
乳腺癌靶向治疗期:警惕药物对甲状腺功能的抑制(如CDK4/6抑制剂)。
三、连患多癌≠生命倒计时!这些救命技术正在改写结局
基因检测: 花3000元做84种癌症易感基因检测,可预判“下一枪”从哪来;
免疫治疗: PD-1抑制剂让晚期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从15%跃至40%;
液体活检: 抽血查循环肿瘤DNA,比传统影像学早1年发现微转移灶!
四、高危人群自测:这6条中招超过3条,立刻行动!
家族中有乳腺癌/甲状腺癌患者
长期压力大、熬夜、情绪抑郁
颈部或胸部接受过放射治疗
初潮早于12岁或绝经晚于55岁
碘摄入过量(嗜好吃海带、紫菜)
有乳腺增生伴非典型增生病史
(菊子自述中招了4条:“家族史+放疗史+激素紊乱+情绪压力”四重暴击!)
“10年前,我以为癌症是终点,现在才知道它是生命的警示灯。” 菊子摸着颈部的疤痕笑着说。她的故事不是奇迹,而是科学防癌的必然结果。
今日行动:
转发给母亲、姐妹、闺蜜——这两种癌专盯女性!
你的一个小动作,或许能改写全家人的命运。
温馨提醒:
康爱公益【她点亮幸福力】公益计划正在进行中,如果您是女性肿瘤患者及家属,可以联系康爱小助手15367957503获得相应帮助(可加入康爱公益幸福学堂或幸福力线上社区等)。
评论区征集:
#我的抗癌武器# 你用过哪些科学防癌抗癌方法?点赞最高的前10名送《防癌抗癌健康生活方式指南》(电子版)或《肿瘤患者康复手册》(电子版)!
科学武装到牙齿,癌症才不敢嚣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