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2 月 12 日,微软混合现实首席产品官 Robin Seiler 发表声明,宣布微软今后将不再发布任何 HoloLens 头戴设备。这一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本就波澜起伏的元宇宙领域掀起轩然大波,再度引发人们对元宇宙发展前景的深度思考:元宇宙,真的凉了吗?
回溯 2021 年,扎克伯格将 Facebook 更名为 Meta,高调宣布全面进军元宇宙,彼时元宇宙概念如星火燎原,迅速在全球范围内引发热潮。科技巨头纷纷下场布局,大量资本疯狂涌入,人们对元宇宙所描绘的虚拟与现实深度融合的未来充满了无限憧憬。然而,热潮终究未能持续,元宇宙热度自 2022 年起急转直下。
从资本市场的反应来看,2022 年初,Meta、Roblox 等元宇宙概念股股价集体大幅跳水。据区块链数据平台 Dappradar 报告显示,2023 年上半年,全球元宇宙项目融资总额约为 7.07 亿美元,与 2022 年全年 76 亿美元相比,不足其 10%。企业信息平台 Crunchbase 数据指出,2024 年前 11 个月,元宇宙与 XR 领域初创公司融资总额约为 7.58 亿美元,创下自 2018 年以来的最低纪录。
曾经积极投身元宇宙的科技巨头们也纷纷收缩战线。Meta 因虚拟现实部门 Reality Labs 亏损逐年扩大,至 2024 年已累计亏损超 600 亿美元,不得不调整战略,自 2022 年底开始大规模裁员,大幅缩减业务版图,并于 2024 年对 Reality Labs 进行拆分。微软自 2023 年以来,不断远离元宇宙,先是将裁员重点放在虚拟现实相关部门,随后解散工业元宇宙团队、停止生产 HoloLens 2 头戴设备,直至如今完全退出 HoloLens 硬件业务。
2023 年,腾讯几乎解散了 XR 团队,宣布变更硬件发展路径。阿里元境在投入数十亿元后,2024 年宣布大规模裁员,团队从数百人缩减至只剩核心部门。同时,元宇宙的舆论关注度也持续走低,百度指数显示,“元宇宙” 词条搜索量在 2021 年 12 月触顶后,仅在 2022 年 2 月短暂回升,此后便一路下滑。
元宇宙热度降温,背后有着深层次原因。在技术层面,元宇宙的实现依赖 AR/VR、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多种新技术协同,但目前这些技术成熟度不足。VR/AR 设备存在佩戴不适、分辨率低、续航短、重量大、价格昂贵等问题,难以提供理想的沉浸式体验,如 Meta Quest 等主流设备就常被用户诟病笨重且性能欠佳。并且,VR/AR 高延迟与算力不足问题尚未彻底解决,导致虚拟世界实时渲染和多人交互难以流畅进行。此外,元宇宙需要丰富的实时交互内容和统一技术标准,但当下各平台相互割裂,缺乏互通性。
内容方面,元宇宙初期凭借新颖概念吸引大量关注,但后续缺乏持续创新内容与实用价值支撑。多数元宇宙平台内容单一,以简单虚拟社交和游戏为主,缺乏核心应用,同质化严重,难以吸引并留住用户,用户群体增长受限。同时,元宇宙应用主要集中在游戏、社交等领域,在其他行业应用尚处于探索阶段,如虚拟房地产、虚拟演唱会等应用仍较为小众,缺乏能吸引主流用户的 “杀手级应用”。
商业变现上,元宇宙商业模式尚在探索,虽被认为有虚拟房地产、数字资产交易、虚拟广告等创新模式,但目前大多缺乏可持续商业逻辑。此前靠 “卖土地”“交易 NFT(非同质化代币)” 等赚快钱的模式,随着市场认识到其局限性和泡沫性,已使市场对元宇宙信心受挫。加之技术发展滞后、内容生态贫瘠、项目短期难以盈利,促使市场对元宇宙价值重新评估,资本回归理性,减少投资。
另外,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崛起,吸引了大量关注与资源,企业和资本投资方向发生转移。2023 年全球 AI 领域融资额达 420 亿美元,同期元宇宙融资额下降 67%。并且,随着虚拟货币非法活动、虚拟地产炒作崩盘等事件频发,各国政府对区块链和元宇宙监管趋严,涉及数据隐私、虚拟财产、在线行为等多方面,增加了行业发展不确定性,使部分投资者和企业对元宇宙项目投入更为谨慎,如中国银保监会在 2022 年发布风险提示,打击以元宇宙名义的非法集资。
尽管元宇宙发展遭遇困境,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将走向终结。“元宇宙商业之父” 马修・鲍尔曾指出,元宇宙实现互联互通难度巨大,涉及数万亿美元风险和数十亿美元建设投资,其发展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当前降温只是从初期过度炒作向理性发展的转变,是挤掉资本炒作泡沫,让技术回归实体经济的过程。
在技术突破与融合方面,VR/AR 设备正朝着轻量化、高分辨率方向发展。苹果首款混合现实设备 Vision Pro 通过眼睛、手和声音组合控制,革新了交互体验,被苹果称为 “空间计算机”。西湖大学仇旻团队发布的 AR 眼镜,双目镜片重量仅 5.4 克、厚度仅 0.55 毫米,极为轻便。同时,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元宇宙发展注入新动力,可用于生成元宇宙内容,提升用户体验。如百度希壤推出多种生成式人工智能玩法,合肥孪生宇宙科技的 X - studio 平台能通过输入文字或图片搭建虚拟人。
应用场景也在向垂直领域拓展。在教育行业,学生可在元宇宙中穿越历史、操作虚拟实验、模拟职场场景,如斯坦福大学 “元宇宙课堂”、福州 “严复故里元宇宙研学项目”。文旅领域,打造出融合高科技与沉浸式体验的新玩法,像成都天府新区 “文旅元宇宙” 平台。工业领域被视为元宇宙爆发应用的重点,工信部《元宇宙产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 年)》推动工业元宇宙不断深入发展,宝马沈阳生产基地利用数字孪生模型、虚拟 AR 等技术缩短了产线建设工期。
开放生态建设也在推进,web 3.0 等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理念有助于打破平台壁垒,实现虚拟世界互通。在内容创作上,UGC(用户生成内容)成为核心,低代码、无代码平台涌现,降低了创作门槛,激发全民创作热情。如 ZEGO 推出 “零代码虚拟空间编辑器”,用户可通过拖拽操作生成互动场景。
阅读最新前沿科技趋势报告,请访问欧米伽研究所的“未来知识库”
https://wx.zsxq.com/group/454854145828
未来知识库是“ 欧米伽 未来研究所”建立的在线知识库平台,收藏的资料范围包括人工智能、脑科学、互联网、超级智能,数智大脑、能源、军事、经济、人类风险等等领域的前沿进展与未来趋势。目前拥有超过8000篇重要资料。每周更新不少于100篇世界范围最新研究资料。 欢迎扫描二维码或访问https://wx.zsxq.com/group/454854145828进入。
截止到12月25日 ”未来知识库”精选的100部前沿科技趋势报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