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1443字
预计阅读时间/4分钟
2024年,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针对“六条鱼+牛蛙”药残突出问题,专门发布了攻坚治理明白纸,从源头上监管水产品的质量安全。
作为我国最重要的特种水产品养殖基地之一,广东佛山凭借得天独厚的水域资源和成熟的养殖技术体系,形成了以生鱼、加州鲈为主导的特色产业集群。近期,佛山市顺德区市场监管部门积极开展重点品种水产品药物残留治理行动,通过多项措施全方位保障流通环节水产品质量安全,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心。
针对水产品药物残留这一行业痛点,佛山市农业农村局出台《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升方案》,构建起"源头管控-过程监管-上市检测"的全链条管理体系。新规要求所有养殖主体必须提前15天向属地监管部门报备上市计划,未履行报备程序的养殖水产品将禁止进入流通环节。在上市环节,监管部门对每批次产品实施"双随机"抽检,重点监测孔雀石绿、硝基呋喃类等违禁药物残留,检测合格后方可开具电子合格证。
督促自律
规范经营秩序
顺德区市场监管部门一方面督促市场开办者严格落实食品安全管理责任,严把市场准入关,加强对入场水产品的快速检测工作。另一方面要求场内水产品销售者建立进货查验、索票索证和自查制度,严禁销售来源不明或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农产品。
严格执法
落实监管责任
在执法检查方面,进一步加大对辖区集中交易市场的巡查监管力度,对检查存在问题的市场开办方和水产品销售者责令限期整改,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专项治理行动开展以来,全区共出动执法人员1175人次,检查重点品种水产品销售者426家次,发出警告3份,立案1宗。同时全面排查全区市场内7个重点品种水产品销售者,形成《主要销售市场档口信息名录》并动态更新,做到底数清,精准管理。
全面排查图片来源:顺德区市场监管局
重点监管
筑牢安全防线
三洲农产品交易中心每天向全区批发供应大量水产品,对于这一重点批发市场,顺德区市场监管局加大了日常监督检查力度,派驻检测人员在市场常年开展快速检测工作,专项治理行动开展以来开展快速检测重点品种水产品1799批次,实现重点水产品销售者快速检测全覆盖。同时向区农业农村局通报重点品种水产品不合格产品相关信息8次,有效促进了源头治理和全链条的监督管理。
开展快速检测图片来源:顺德区市场监管局
多方联动
强化宣传教育
区镇市场监管部门联合推动教育宣传,召开动员会议15次,向市场开办者及场内水产品销售者派发《市场销售环节水产品经营者和市场开办者告诫书》706份。联合区农业农村局,在三洲农产品交易中心开展“送法进市场”普法活动,以案说法,重点宣传市场开办者和水产品销售者的主体责任,提高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意识。
召开三洲农产品交易中心座谈会图片来源:顺德区市场监管局
下一步,顺德区市场监管部门将积极与农业农村部门保持沟通协作,进一步加强信息共享,通过引导农贸市场向具备承诺达标合格证的种养殖户和鱼中进货,进一步加强“产销合作”,实现种养殖环节和销售环节有效联动,打通全链条治理。
转载声明
来源:综合中国食品安全网、农业农村部报道。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郑燕云
水产人为“大国渔业”加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