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冰心在警营
孙冠军
接过朱钢同志送来的散文集《太阳雨》大样,作为他的战友和上级,欣喜之情是难以言表的。朱钢请我为他的书作序,也不便推辞,在这里讲几句心里话,权当给读者提供一些全面认识朱钢了解朱钢的素材。
朱钢走上文学之路是包括我在内的所有支队同志始料不及的。作为一名警营的新闻干事,用相机采摘橄榄林生活精彩的瞬间,用笔墨描绘官兵跌宕多姿无私无畏的生活,无疑他是一名成功者。散见于军内外几十家报刊近千幅照片和大块大块的通讯、报告文学,5枚军工章和厚厚一叠荣誉证书可以作为佐证。应该说文学和新闻虽有相通之处,但毕竟表现手法相差很大。仅两年的时间,朱钢就有文集问世,在文学上闯出了一片天地。这除了他继承了搞报道的灵性、韧性,在长期报道工作中积累了丰富鲜活的素材,对文学创作的理解领悟深外,更重要的一点是他对警营发自肺腑、植入骨髓的挚爱。没这种爱,朱钢不可能那样充满激情,在文学的拥挤道路上,踩出一个个跳跃的音符,写出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反映警营官兵既平凡又高贵,既激动人心又充满传奇色彩的作品。
朱钢的故乡盐城地杰人灵,古今不少文学名家都从那片土地汲取了丰厚的文化底蕴。朱钢也是怀揣着文学梦踏着粗犷激越的鼓点步入警营的,在警营这座大熔炉里他当过战士、文书、上过军校,押解、搜捕、站岗,亲自体验了生活的艰辛,接受了意志和品质的塑造,积累了许多原汁原味的鲜活素材,为他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这样讲,是警营造就了朱钢。
散文本质是以心会心,以真我为血脉,以艺术为生命。无论如何,没有隽永凝练的文字,写出的东西无疑是一杯白开水。纵观朱钢在《太阳雨》中收录的散文,欣喜地发现朱钢扎实冼练的文字功底,语言灵动诙谐,措词生动,兵味十足,读之既畅快淋漓,又回味无穷,如品香茗。也许朱钢本身就是一名军人的缘故,丰盈的阳刚之气在自然之中流溢于笔端,如《绿色的绝唱》、《小兵》等艺术形象,读起来可亲可信,可歌可泣,军人的厚道朴实,军人的刚烈勇敢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和张扬。
内容健康向上,富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也是他作品的可贵之处。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用先进的思想教育引导人应该成为每个文化工作者的使命。朱钢凭着新闻干事特有的政治敏感,牢牢抓住弘扬主旋律这个基准点。无论是回忆流年岁月的《那年夏天的故事》,还是直接反映警营生活的《参加追捕》《渴望失落》,即使反映人间真情的《第五枚军功章》《飘雨的日子》都着意展现军人在困难和危险面前,人性深处真挚的情感和朋友之间、夫妻之间特有的原初之爱。文学是人学。朱钢始终不忘自己是名军人,总是站在牺牲奉献的角度,尽显军人在新形势下特有的铁血柔情。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一言一行刻满了时代的烙印,透着警营小家顾大家,吃亏不忘奉献的强烈气息。个性的充分舒展、语言的生动活泼,《太阳雨》的感染力是应该肯定的。但究竟如何,读者不妨细细咀嚼品尝,体味她的自然与亲切,预期她的深厚与圆熟。
朱钢作为武警徐州支队第一个出版个人专集的警官,必将对支队业余文学创作带来不少的触动,望朱钢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一九九六年十一月八日江苏徐州于凤凰山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