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战斗机被导弹锁定躲开的几率有多少?不要被电影骗了:现实很残酷

0
分享至

在影视作品中,我们经常看到战机被敌方导弹锁定后,在天上又是各种机动,又是抛诱饵弹的躲避导弹。

那么在现实中,如果战斗机被导弹锁定,战斗机躲开的几率究竟有多少呢?辛苦点个赞,马上就来全面剖析一下~

战机抛诱饵弹

影视剧中的错误

如果是在电影中,战机在被导弹锁定后,基本都能靠机动或者诱饵弹躲开。但实际上一旦空战变成像影视作品中的那种局面,战机基本都躲不开了。

这其中的关键是距离。在电影中,导弹和战机之间的距离非常近,往往只有数百米。

在这个距离上战机基本都躲不开。因为战机要躲避导弹所作出的机动动作,不是什么眼镜蛇机动、落叶飘这种花里胡哨的机动动作,是直接掉头往相反的方向飞。

空战模拟图

当空战发生时,我们假设两架战机都不是五代机,是四代机,双方都已经发现了对方,那么空战局面就是两架战机面对面对着飞。

站在飞行员的视角上看,敌机对我发射空空导弹后,就处于对面导弹在朝着我飞过来,我也同时正朝着对面导弹飞过去的状态。

导弹的速度是很快的,以上情况发生后,如果还做落叶飘、眼镜蛇机动这种花里胡哨的机动动作,那么导弹很快就会打到我。

眼镜蛇机动

正常情况下的做法是直接“转圈”掉头,转一个圈朝着相反的方向飞。

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的拉开自己和导弹的距离,在拖延时间的过程中做出各种复杂机动以及抛出诱饵弹,来躲避敌方导弹的打击。

遭遇导弹最好直接左转或右转掉头

如果战机和敌方导弹的距离只有几百米了,以导弹的速度要追上战斗机,那真的就是“眨个眼睛的时间”。

当战机和导弹相距距离只有数百米的时候,现实是非常残酷的,战机能逃脱的可能性不到10%。

这不到10%的可能性,还只有很少一部分是通过飞行员的技术实现的,绝大多数都依靠于导弹的能量所剩无几,在追踪战机的过程中,追着追着没有能量再继续飞了,从而让被锁定的战机逃出生天。

所以像影视剧中那样,战机做出各种机动动作来逃离相隔数百米的导弹,在现实中实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空战模拟图

此外在影视剧中还有一处非常常见的错误,那就是在战机做出各种机动动作以躲避导弹的时候,导弹也会做出很复杂的机动动作来跟踪战机。

这在现实中不可能存在。因为导弹在飞行过程中很难做出机动动作,在现实中将空空导弹的飞行距离拉长到数公里的距离上,才能看出空空导弹有没有转弯。

在数百米的距离上,你只会感觉到空空导弹飞的是一条直线。

这一点其实很好理解。经常开“高速车”的朋友都知道,车是速度越快越难转弯,其在转弯时所需的距离也越大。

空空导弹很难像战机那样机动

以空空导弹保底2马赫的速度,再加上其没有战斗机那样大面积的“机翼”,那就是一根会飞的“大铁棍子”,怎么可能像个耗子一样在天上乱窜?

战机要如何躲避导弹?

说回战机躲避导弹。那么战机要想以较大的成功率躲避导弹,需要战机和导弹相距多远呢?

战斗机发射导弹

答案是最低双方保持在20公里以上

如果战机和空空导弹相距20公里以上,这时候战机马上掉头跑路,那么空空导弹要追上战机所需的时间就比较久,战机就有足够的时间拖到导弹能量耗尽。

躲避空空导弹,距离越远越好

通常而言,如果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鸟”,在战机和导弹相距20公里以上时,基本都能保证80%以上的可能不被导弹击毁。

需要注意的是,在人类进入“喷气式战斗机时代”后,人类还没有一次双方战机数量都很多的空战,一次都没有。

得益于战机的速度以及空战距离的不断提升,战机在空战中的存活率正变得越来越大。

现代军事行动中被击落的战机,绝大多数都是被防空导弹击落的,而非被对面的空对空导弹击落。

绝大多数战机都毁于防空导弹

很多人对于空战“伤亡”的印象都来源于二战。二战中一场大规模的空战,往往都会让双方被击落几十架甚至上百架的战机。

但这其实是因为当时战机的武器只有机炮,双方的空战距离只有几百米甚至几十米。

现代空战交战距离都在几十公里甚至是上百公里,这二者的区别就像是拼刺刀和双方用枪在数百米距离上互射的区别。

空战模拟图

前者杀红眼了自然伤亡巨大,至于后者,现代哪一场战斗不是要几万发子弹才能杀死一个敌军?

高度对空战的影响

此外在空战中,高度也是决定一场空战胜负的重要影响因素。

在“机炮时代”,飞行高度更高的战机有更大的余裕做出复杂机动。飞行高度更低的飞机再机动就坠机了。

并且在“机炮时代”,空战分出胜负的一大标志,就是看谁在对面的屁股后面。在后面的飞机可以对前面的飞机开火,前面的飞机需要再做出一个大回旋的机动动作,飞到敌机屁股后面才能对其进行反击。

战机大回旋,从被咬尾到咬尾

而飞行高度更高的飞机,做出这种“大回旋”也要容易一些。

到了现在的“空空导弹时代”,空空导弹如果从低空往高空飞,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

也就是说,如果你和敌机相遇时,你的飞行高度更高,敌机对你发射空空导弹时,你可以更快的耗完对方空空导弹的能量,从而逃脱对面空空导弹对你的追踪。

这也是为什么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各国设计战机的时候都追求“高空高速战机”。

歼-8是很典型的高空高速战机

到了本世纪,中国在研究歼-20的时候,也将这款战机设计成了一款在高空高速区间更有优势的战机。

信息来源:
【1】澎湃新闻·《拉升、闪避、蛇形走位…被敌军锁定的战斗机还能逃脱吗?》
【2】封面新闻·《战机在空中如何摆脱导弹追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柬埔寨光速服软了,韩国冻结910亿,将电诈帝国命脉连根拔起

柬埔寨光速服软了,韩国冻结910亿,将电诈帝国命脉连根拔起

百科密码
2025-11-06 17:11:58
丰田新车曝光:11月10日,全球首发!

丰田新车曝光:11月10日,全球首发!

高科技爱好者
2025-11-06 23:01:56
郑丽文就任国民党主席掀入党潮 10天新增800余人

郑丽文就任国民党主席掀入党潮 10天新增800余人

看看新闻Knews
2025-11-03 10:15:15
钱再多有什么用!印度首富3个孩子各有短板,没人能继承家族事业

钱再多有什么用!印度首富3个孩子各有短板,没人能继承家族事业

照见古今
2025-11-07 19:52:50
责成多部门提交方案,表明俄罗斯坚定立场,普京回应美国“重启核试验”

责成多部门提交方案,表明俄罗斯坚定立场,普京回应美国“重启核试验”

环球网资讯
2025-11-07 06:36:20
演员王志文:不留骨灰,不设墓地!他的选择引发无数网友深思

演员王志文:不留骨灰,不设墓地!他的选择引发无数网友深思

山河月明史
2025-11-06 18:18:35
马斯克点赞小鹏机器人

马斯克点赞小鹏机器人

新京报
2025-11-07 20:02:44
我过了70岁才发现:拼搏半生换来的房子和存款,却成了一种负担

我过了70岁才发现:拼搏半生换来的房子和存款,却成了一种负担

蝉吟槐蕊
2025-11-07 10:29:57
武汉大学原校长刘道玉逝世,享年92岁

武汉大学原校长刘道玉逝世,享年92岁

界面新闻
2025-11-07 19:56:14
安世中国脱钩后,荷兰第3波报复来了,七国已抱团,要断中方后路

安世中国脱钩后,荷兰第3波报复来了,七国已抱团,要断中方后路

云鹏叙事
2025-11-07 16:23:59
霍思燕,这体格有一种珠圆玉润的健康美

霍思燕,这体格有一种珠圆玉润的健康美

小椰的奶奶
2025-11-05 13:59:32
现在我才明白,为什么农村光棍越来越多

现在我才明白,为什么农村光棍越来越多

加油丁小文
2025-11-07 05:30:03
南大运动会开幕式,有学生称淋雨一个多小时 工作人员:室内场馆空间不够,准备了雨披和姜汤

南大运动会开幕式,有学生称淋雨一个多小时 工作人员:室内场馆空间不够,准备了雨披和姜汤

红星新闻
2025-11-07 20:15:15
中纪委发文,严查医院一把手

中纪委发文,严查医院一把手

医疗器械经销商联盟
2025-11-07 15:55:43
A股:股民要做好下车准备,大资金信号明确,下周将迎来新变盘?

A股:股民要做好下车准备,大资金信号明确,下周将迎来新变盘?

一只番茄鱼
2025-11-07 16:53:56
11月7日俄乌:西尔斯基的新想法

11月7日俄乌:西尔斯基的新想法

山河路口
2025-11-07 19:55:19
性能高出1000倍!中国北斗被某国电磁干扰,他成功破解助北斗建成

性能高出1000倍!中国北斗被某国电磁干扰,他成功破解助北斗建成

泠泠说史
2025-11-07 18:01:13
朝鲜副国级高官叛逃脱北,曝光金家秘闻:酒池肉林、80万买轩尼诗

朝鲜副国级高官叛逃脱北,曝光金家秘闻:酒池肉林、80万买轩尼诗

猫眼观史
2024-03-25 14:31:14
深圳37家印度人空壳公司被端,网友:那些印度“寄生者”开始慌了

深圳37家印度人空壳公司被端,网友:那些印度“寄生者”开始慌了

丫头舫
2025-11-06 23:15:12
不到24小时,人民日报四次点名全红婵,陈若琳的话终于有人信了

不到24小时,人民日报四次点名全红婵,陈若琳的话终于有人信了

枫尘余往逝
2025-11-05 21:01:12
2025-11-07 23:03:00
云上乌托邦 incentive-icons
云上乌托邦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 一个扎根行业多年的资深媒体人 用专业角度带你领略全世界所有趣事?
6861文章数 145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军事要闻

中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入列

头条要闻

家长称男婴被两个不满12周岁女孩害死:拿她们没办法

头条要闻

家长称男婴被两个不满12周岁女孩害死:拿她们没办法

体育要闻

是天才更是强者,18岁的全红婵迈过三道坎

娱乐要闻

王家卫的“看人下菜碟”?

财经要闻

荷兰政府:安世中国将很快恢复芯片供应

科技要闻

75%赞成!特斯拉股东同意马斯克天价薪酬

汽车要闻

美式豪华就是舒适省心 林肯航海家场地试驾

态度原创

教育
艺术
房产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集团化办学大动作,北京这个区将打造“四纵十三横”体系

艺术要闻

Donna Young:美国当代艺术家

房产要闻

全国2025唯一“开盘即百亿”在广州诞生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中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入列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