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引雷现场堪比星球大战!我国为何主动引雷?雷电能够储存吗?

0
分享至

看下图,不知道的还真以为是星球大战

其实这在引雷。

全球每年发生的雷电次数高达2.5亿次,每秒钟平均产生79次雷电。

一道雷电的伏特可大可小,有的雷电甚至能达到10亿伏特!

要是把这些雷电收集起来,那可真就爽翻了,毕竟这些能量浪费也是浪费!

难不成,中国频繁开展引雷实验,真的在打算收集“雷电之力”吗?

雷电是如何形成的?

地表水分蒸发,上升遇冷后,水汽凝结成水滴或冰晶,这些物质的数量不断增多,逐渐形成了积雨云。

积雨云内部,上升气流和下沉气流摩擦碰撞,导致水滴冰晶的电子被“撞”散。

凝结的水蒸气带负电荷,一般下降到云层底部,或直接降落到地面,没有凝结的带正电荷,一般位于云层顶部。

积雨云中正负电荷分家后,形成了一个巨大电场,当正负电荷之间互相放电,就形成了雷电。

雷雨天,我们抬头看,会发现有些雷电在天上,有些雷电降落到地面,这是因为雷电产生的区域不同。

单个云层内的是云内闪电,两个云层间的是云间闪电,积雨云和地面的是云地闪电。

中国引雷实验

20世纪60年代,美国、法国、日本都进行过引雷实验。

1977年,中国第一次完成人工引雷实验。

要引雷,首先要选一片合适的区域,中国华南地区属于雷电多发区,在这个地方引雷,成功率能得到大幅度提升。

我们采用的导线直径约0.2mm,耐拉力为72N,通过发射带金属导线的火箭来引雷。

引雷是否成功,关键在于时机,需要在自然雷电即将产生之际,通过控制火箭速度,在火箭达到200米左右高度时,找准时间阻拦自然雷电形成,成功引来雷电。

看的比较绕,假设A+和A-属于自然雷电的正负电荷,在“A+”和“A-”即将相遇的时候,我们把“A+”踢走,用“a+”来代替,并且由于“a+”是固定在火箭上,雷电会落在导线上,这样也就完成了“引雷”。

2008年,中国成功研发出引雷专用火箭,并于2009年首次顺利完成引雷实验。

截至2021年,中国成功引雷300多次。

中国引雷真的是为了“储存雷电”吗?

一道雷电动辄几亿伏特,全球每年产生雷电2.5亿次,而雷电总是一闪而过,要么消散在云层间,要么落入大地中。

浪费了多可惜啊!

而且因为大气中阻力分布不均匀,雷电路线难以捉摸,没法像收集雨水一样,随便在地上放个桶就能装满雨水,所以在自然状态下,收集雷电几乎不可能。

想要人工引雷,就得用上文的办法,但是,引雷真为了收集吗?

一道雷电,确实能达到10亿伏特,但这种雷电属于极其稀罕的存在,绝大多数普通雷电的能量并不高。

通过复杂的换算,一道普通雷电大约等于277.78度电,所以你看,雷电的能量也不大,而且你怎么把收集到的雷电,立刻输送到居民家中,这里面又存在巨大挑战。

总结,雷电虽然能勉强收集储存,但技术难度大,实际效应低,没有收集的必要。

引雷的真相是为了“懂雷”。

因为雷电的破坏力太强大了!

雷电能轻松摧毁发电机、变压器、断路器、绝缘子等电气设备,造成大规模停电,能否应用于军事战争还未可知。

雷电的热效应能对通道产生膨胀效应,说人话,那就是雷电通道会产生爆炸性冲击波,破坏路径上的物体。

雷电在放电时,强大的交变电磁场会影响金属部件、电子元器件和设备的正常运作。

当然了,雷电也非常容易电死人,全球每年有3000多人被雷电给电死……

中国是全球雷电多灾区。

以2004年的数据来看,仅仅6~8月,雷灾次数高达6505起,伤亡人数997人,经济损失超过12亿人民币。

中国进行引雷实验的目的,不是为了收集雷电的电能,而是要不断深入研究雷电物理机制。

例如精准提高电力设备的耐雷属性,研发出防雷设备,特别是武器弹药库,需要保证万无一失。

电力系统、森林防火、军事及航天设施的防雷能力,都需要大量实验数据,只要把雷电的破坏力研究透彻,就能开发出相对应的防御手段,尽可能提高居民生活安全。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万幸中国没帮俄罗斯,美国早就布下了三个陷阱,一个比一个致命

万幸中国没帮俄罗斯,美国早就布下了三个陷阱,一个比一个致命

时分秒说
2025-09-17 11:13:13
“美防长近期对华政策表述,很罕见”

“美防长近期对华政策表述,很罕见”

观察者网
2025-09-17 23:39:04
89岁谢贤近况曝光!4名保姆24小时看护,王菲谢霆锋频频探望

89岁谢贤近况曝光!4名保姆24小时看护,王菲谢霆锋频频探望

衣服固元膏
2025-09-17 16:33:00
“嘎子哥”被行政拘留7天

“嘎子哥”被行政拘留7天

潇湘晨报
2025-09-17 23:18:03
未成年儿童肺部结节发病案例增多,多数在早期发现,影响后半生

未成年儿童肺部结节发病案例增多,多数在早期发现,影响后半生

呼吸科大夫胡洋
2025-09-04 07:14:06
工资又回到了3000元时代

工资又回到了3000元时代

亚哥谈古论今
2025-09-06 17:38:41
《灼灼韶华》褚韶华身边的五只“狼”,陈二顺最恶,最毒的是周燕

《灼灼韶华》褚韶华身边的五只“狼”,陈二顺最恶,最毒的是周燕

手工制作阿歼
2025-09-17 11:45:32
为什么中国社保会走到今天?看中国社保的矛盾与制度

为什么中国社保会走到今天?看中国社保的矛盾与制度

老丁是个生意人
2025-08-20 00:17:31
对话东吴基金陈伟斌:液冷或是AI投资的下一个“胜负手”,明年增速有望达到500%

对话东吴基金陈伟斌:液冷或是AI投资的下一个“胜负手”,明年增速有望达到500%

投资作业本Pro
2025-09-17 12:01:31
灵魂拷问!你做过最“疯狂”的事是什么?网友分享一个比一个刺激

灵魂拷问!你做过最“疯狂”的事是什么?网友分享一个比一个刺激

特约前排观众
2025-07-24 00:05:08
广州两地雷雨大风预警升级为红色

广州两地雷雨大风预警升级为红色

环球网资讯
2025-09-17 20:09:04
杨振宁亲人揭露翁帆真面目!翁帆不再隐瞒,说出和杨振宁结婚原因

杨振宁亲人揭露翁帆真面目!翁帆不再隐瞒,说出和杨振宁结婚原因

阿讯说天下
2025-08-21 12:36:18
波兰希望通过法国获得北约的核武器

波兰希望通过法国获得北约的核武器

桂系007
2025-09-17 23:50:35
香港歌手谈苏永康演唱会取消:已过去这么多年,为何揪住不放?

香港歌手谈苏永康演唱会取消:已过去这么多年,为何揪住不放?

安海客
2025-09-17 06:11:09
波兰总统同意北约部队 驻扎该国领土

波兰总统同意北约部队 驻扎该国领土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5 07:33:44
3-2爆冷!0-3完败!世锦赛积分榜:卫冕冠军被绝杀,中日韩垫底

3-2爆冷!0-3完败!世锦赛积分榜:卫冕冠军被绝杀,中日韩垫底

知轩体育
2025-09-17 17:14:36
台媒:郝龙斌决定参选国民党主席,表态绝不会参选台湾地区领导人

台媒:郝龙斌决定参选国民党主席,表态绝不会参选台湾地区领导人

海峡导报社
2025-09-17 11:40:04
大妈刀掉进电梯后续,不当回事继续乘坐,最终酿成悲剧,细节曝光

大妈刀掉进电梯后续,不当回事继续乘坐,最终酿成悲剧,细节曝光

禾寒叙
2025-09-16 15:27:02
罗永浩20年前简历曝光!吊打当下90%应届生...

罗永浩20年前简历曝光!吊打当下90%应届生...

实习僧
2025-09-15 13:47:07
情侣住酒店遭偷拍,被陌生人威胁、勒索,涉事酒店:正等待警方调查处理

情侣住酒店遭偷拍,被陌生人威胁、勒索,涉事酒店:正等待警方调查处理

扬子晚报
2025-09-17 17:36:01
2025-09-18 00:35:00
南南说娱 incentive-icons
南南说娱
塑造正确历史观,这根弦不能松!
3294文章数 90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媒体:以10余万士兵集结 仅45平方公里加沙城恐难幸免

头条要闻

媒体:以10余万士兵集结 仅45平方公里加沙城恐难幸免

体育要闻

什么小火龙?申京已经是MVP水平!

娱乐要闻

第六代导演为什么没办法成为市场主流?

财经要闻

今晚,全球屏息:美联储重启降息……

科技要闻

网易评测iPhone 17系列:今年升级值得买吗

汽车要闻

以用户为锚,“听劝”的岚图一路狂飙

态度原创

亲子
手机
艺术
数码
军事航空

亲子要闻

即将和老翟家高层领导合作共赢

手机要闻

iPhone18 Pro再次被确认:外观变化不大,屏幕形态或许有变化!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数码要闻

真我15 Lite 5G手机曝光,耳夹式耳机专利获批

军事要闻

以色列攻入加沙城 多国寻求将其逐出联合国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