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红薯、南瓜不能吃?医生提醒:人老了,红薯和南瓜能吃,但要少吃

0
分享至

在城市的一个温馨小家里,65 岁的王奶奶是个养生 “发烧友”。每天清晨,阳光刚刚洒进窗户,王奶奶就坐在客厅沙发上,戴上老花镜,认真刷着各种养生文章、视频。她深信,只要坚持养生,就能一直健健康康,不给儿女添麻烦。

在王奶奶的认知里,红薯和南瓜可是养生界的 “明星食材”。她经常在文章里看到,这两种食物营养丰富,对身体好处多多。于是,自从迷上养生后,王奶奶家的餐桌上几乎顿顿都有红薯或南瓜。有时候是红薯粥搭配蒸南瓜,有时候是烤红薯配上南瓜饼。王奶奶吃得津津有味,还经常跟邻居们分享:“这红薯和南瓜啊,可都是宝贝,多吃准没错!”

然而,上个月,王奶奶的身体突然亮起了 “红灯”。一开始,她总感觉肠胃不舒服,肚子胀胀的,还时不时反酸,食欲也大不如前。更让她担心的是,在一次社区组织的免费体检中,她发现自己的血糖竟然也变得异常。看着体检报告上的数值,王奶奶心里直发慌。

儿女们知道后,心急如焚,赶忙带着王奶奶去了医院。医院里人来人往,挂号、候诊,王奶奶坐在椅子上,心里七上八下的,手不自觉地揪着衣角。终于轮到王奶奶看病了,医生仔细地给她做了检查,又详细询问了她的饮食习惯。听完王奶奶的描述,医生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您这次身体出问题,和您的饮食有很大关系啊。红薯和南瓜虽然是健康食材,但老年人真不能经常吃。”

王奶奶愣住了,满脸疑惑:“这怎么可能呢?大家都说它们对身体好呀!” 医生耐心地解释起来,王奶奶这才明白,原来这两种食物虽然有营养,但吃多了对老年人的身体也有不少危害。

红薯和南瓜:从 “救荒粮” 到 “养生明星”

曾经,红薯和南瓜因为产量高、易生长,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是家家户户用来填饱肚子、渡过饥荒的 “救荒粮” 。那时候,很多上了年纪的人吃了太多,以至于现在一提起这两种食物,胃里还会条件反射地泛起酸水。

可随着生活水平一天天提高,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红薯和南瓜摇身一变,成了养生界的 “宠儿”。甚至有专家提倡生吃红薯,说这样能最大程度吸收其中的营养。它们能获得这样的地位,确实有自己的 “闪光点”。

红薯和南瓜都富含维生素和多种微量元素,这些营养物质就像身体里的 “小卫士”,守护着人体健康。而且,它们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就像肠道里的 “清道夫”,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人体顺畅排便,让那些被便秘困扰的人看到了希望。此外,红薯和南瓜还被传有延缓衰老、抗癌、增强免疫力的功效。对于减肥人群来说,它们味道甜美、口感软糯,既能满足味蕾,热量又不高,简直是理想的食物。再加上后来又发现它们有保护心脑血管、美容养颜的作用,更是让这两种食物人气飙升,成为了餐桌上的常客。

老年人不宜多吃的原因

医生的话让王奶奶陷入了沉思,她怎么也没想到,一直以为对身体好的食物,居然吃多了会出问题。医生详细地给王奶奶讲解了老年人不能多吃红薯和南瓜的原因。

肠胃负担加重:上了年纪后,王奶奶明显感觉自己的肠胃大不如前,消化能力变差了。而红薯和南瓜含有大量淀粉和粗纤维,消化起来并不轻松。像王奶奶这样经常吃,肠道的压力就会越来越大。每次吃完,肚子都胀得难受,还老是反酸。更糟糕的是,有时候便秘不但没缓解,反而还加重了。长期大量吃这两种食物,就像给脆弱的肠胃套上了沉重的枷锁,肠胃功能衰退得更快,胃口也越来越差。吃的东西少了,身体能吸收的营养就不够,免疫力也跟着下降,各种疾病也就容易找上门来。

血糖难以控制:红薯和南瓜可不只是吃起来甜,它们的含糖量真的很高,淀粉含量也不低。这些淀粉进入身体后,会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化为糖分,这对于老年人控制血糖来说,简直是个 “大麻烦”。如果血糖长期居高不下,就像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发糖尿病。对于本身就患有高血糖的中老年人,像王奶奶体检发现血糖异常,那就更得小心了。哪怕只是吃一点红薯或南瓜,都可能让血糖像坐过山车一样飙升,所以必须严格控制摄入量。

加速衰老进程:听到医生说红薯和南瓜吃多了会加速衰老,王奶奶瞪大了眼睛,满脸不可思议。医生解释说,这都和它们含有的大量淀粉有关。淀粉在体内分解成葡萄糖后,身体需要更多胰岛素来代谢这些葡萄糖。长期这样,胰岛素水平持续升高,细胞里就会产生大量糖基化产物。这些产物就像细胞里的 “破坏分子”,会改变细胞的结构,严重时甚至会让细胞大量死亡。细胞都 “受伤” 了,人体自然就会加速衰老。

培养正确饮食习惯,守护老年健康

从医院回来后,王奶奶下定决心,要改变饮食习惯,好好照顾自己的身体。其实,对所有老年人来说,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都至关重要。

追求膳食均衡: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衰退,肠胃变得更加脆弱。就像王奶奶,稍微吃多一点就胃胀难受。所以,老年人的饮食要选容易消化吸收的。一日三餐要保证摄入足够的优质蛋白质,可以是一杯热牛奶、一个水煮蛋,或者是一小盘清蒸鱼。在此基础上,再搭配上杂粮、绿色蔬菜和水果,这样才能满足身体每天的营养需求。而且,食物最好煮得软烂一些,比如把米饭煮得软一点,蔬菜切得碎一点,这样肠胃消化起来才不费劲。

讲究饮食科学:年轻人吃饭可能更注重口味,而老年人的一日三餐,健康才是第一位的。早餐要清淡,像油条、咸菜这类油炸、腌制食物,还是少吃为妙。中午可以稍微多吃一点,但也别吃撑,食物依旧要清淡。晚餐则要少吃,而且尽量早点吃。要是晚餐吃得太晚,肠胃还得 “加班工作”,负担就太重了。总之,每一餐都要控制食量,避免重盐重油,不然会给身体带来很大负担。

远离不良饮食:人上了年纪,味觉会变得迟钝,有些老人就喜欢吃重口味、刺激性的食物,觉得这样才有滋味。可这样的习惯对健康危害很大。重口味食物会加重心脑血管的负担,就像给血管增加了额外的压力,容易引发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刺激性食物则会扰乱肠道的正常功能,让本就脆弱的肠道更加 “混乱”,出现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除此之外,老年人还要尽量少抽烟喝酒,少喝甚至不喝碳酸饮料,那些高脂高糖的垃圾食品,更要离得远远的。

王奶奶把这些都记在了心里,开始调整自己的饮食。她不再顿顿吃红薯和南瓜,而是变着法儿地让餐桌丰富起来。虽然偶尔还是会馋那一口甜甜的红薯或软糯的南瓜,但她也只是浅尝辄止。

【本内容为故事类医疗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内容所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为艺术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贬低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中央定调重磅!国家出手中国房地产纳入民生项目,买房时代来了!

中央定调重磅!国家出手中国房地产纳入民生项目,买房时代来了!

军机Talk
2025-11-08 13:17:42
全运会乒乓球:首个8强席位出炉!头号种子拒绝爆冷,3:1逆转晋级

全运会乒乓球:首个8强席位出炉!头号种子拒绝爆冷,3:1逆转晋级

国乒二三事
2025-11-08 13:10:40
老干妈放弃遵义椒始末:立善立德不立威的陶华碧输给了人性

老干妈放弃遵义椒始末:立善立德不立威的陶华碧输给了人性

诗意世界
2025-11-07 09:35:12
突发!3.7亿流拍!厦门这个曾辉煌一时的商业地标,无人接盘!

突发!3.7亿流拍!厦门这个曾辉煌一时的商业地标,无人接盘!

福建看房
2025-11-08 15:01:13
小米“双11”战报夺冠被打脸:自家统计的数据,纯属自娱自乐

小米“双11”战报夺冠被打脸:自家统计的数据,纯属自娱自乐

吃瓜局
2025-11-07 14:15:39
台当局做战斗准备!赵少康逼降亲陆派,连战送郑丽文8个字

台当局做战斗准备!赵少康逼降亲陆派,连战送郑丽文8个字

文史旺旺旺
2025-11-07 19:52:06
郑丽文去北京行程安排

郑丽文去北京行程安排

奇思妙想生活家
2025-11-08 12:49:46
59岁才明白:夫妻太客气,生活冷冰冰,婚姻里最怕这一点

59岁才明白:夫妻太客气,生活冷冰冰,婚姻里最怕这一点

晓艾故事汇
2025-11-08 17:06:41
上海专家发现:吃甜食的老人,健康指数是吃蔬菜的人的8倍不止?

上海专家发现:吃甜食的老人,健康指数是吃蔬菜的人的8倍不止?

霹雳炮
2025-10-17 21:31:29
24分6板9助!就在今天,一项前无古人的NBA纪录被威少达成了

24分6板9助!就在今天,一项前无古人的NBA纪录被威少达成了

世界体育圈
2025-11-08 15:03:18
你坐火车时遇到哪些奇葩经历?网友:对,人间烟火气最令人着迷

你坐火车时遇到哪些奇葩经历?网友:对,人间烟火气最令人着迷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11-06 00:05:14
代入郑智化视角去上了个班,我终于知道:八千万残障人士去哪了?

代入郑智化视角去上了个班,我终于知道:八千万残障人士去哪了?

新住家居
2025-11-07 19:05:12
晚年的丁盛提篮子买菜,有人叫他“丁司令”,他摆摆手:叫老丁!

晚年的丁盛提篮子买菜,有人叫他“丁司令”,他摆摆手:叫老丁!

大运河时空
2025-11-07 19:30:02
浙江20岁女子隐私部位已经80岁了!医生:立刻停止

浙江20岁女子隐私部位已经80岁了!医生:立刻停止

深圳晚报
2025-11-07 23:56:11
不雅照后续!知情人爆料:女医生已离婚,偷拍者是她另一情人?

不雅照后续!知情人爆料:女医生已离婚,偷拍者是她另一情人?

何慕白
2025-11-08 16:45:51
郑丽文纪念吴石,蔡正元阴阳怪气,蒋万安反应曝了

郑丽文纪念吴石,蔡正元阴阳怪气,蒋万安反应曝了

李博世财经
2025-11-08 09:58:45
成“老赖”不到72小时,于谦资产被扒底朝天,杨议的话有人信了

成“老赖”不到72小时,于谦资产被扒底朝天,杨议的话有人信了

科学发掘
2025-10-31 14:06:52
形势逆转!3名大法官倒戈,贝森特向美高院摊牌:整个国家将陪葬

形势逆转!3名大法官倒戈,贝森特向美高院摊牌:整个国家将陪葬

墨兰史书
2025-11-08 04:35:03
乌度卡痛批全队太软!杜兰特8失误火箭全线崩盘

乌度卡痛批全队太软!杜兰特8失误火箭全线崩盘

体坛周报
2025-11-08 15:50:13
“轮椅总裁”李创利:身高不到1米,赚3亿后娶1米7的女秘书为妻

“轮椅总裁”李创利:身高不到1米,赚3亿后娶1米7的女秘书为妻

揽星河的笔记
2025-11-08 14:13:33
2025-11-08 22:07:00
咸宁视厅 incentive-icons
咸宁视厅
传播正能量,社会更美好
5084文章数 39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头条要闻

豁免到手 欧尔班:谢谢您 总统先生

头条要闻

豁免到手 欧尔班:谢谢您 总统先生

体育要闻

马刺绞赢火箭,不靠文班亚马?

娱乐要闻

古二再度放料!秦雯王家卫吐槽出现新人物

财经要闻

小马、文远回港上市 但自动驾驶还没赢家

科技要闻

美股“AI八巨头”单周市值损失8000亿美元

汽车要闻

特斯拉Model Y后驱长续航版上线:28.85 万元

态度原创

房产
艺术
教育
本地
公开课

房产要闻

封关倒计时!三亚主城 2.3 万 /㎡+ 即买即住,手慢无!

艺术要闻

1008米!世界新第一高楼项目,迎来第三家中国公司加入

教育要闻

春秋假怎么过?香山中学的“Gap Week”提供一种答案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