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都在强调食品安全,谁能想到原子弹的放射性元素竟然“上”了我们的餐桌,并且我们每天都在吃!
它就是金属“铀”,一种存在于原子弹等核武器核能中的金属元素。
那么有哪些食物中会有元素“铀”呢?吃了这些带有“铀”元素的食物会有事吗?
一、金属元素“铀”
最早发现“铀”的人是德国化学家马丁,他是在沥青铀矿中发掘出来的新元素,最初并没有意识到它的作用。
直到很多年以后人们才发现,这个“铀”竟然具有“大能量”,是具有放射性的一种金属元素,可以用到原子弹核武器上边。
在20世纪,每个国家都在大力发展工业和军工,有关核武器核能方面的研究更甚,这决定着国家实力以及在国际中的话语权。
直至今日核实力依旧是人们所关注的部分,也是一个国家努力的方向,都在不断地在这方面加以研究和开发。
“铀”主要分为-235和-238两种形态,其中-235更为稀缺一些。
它的存量相对较少一些占比不到1%,却也是最“有用”的一种。
因为它更容易发生裂变,原子弹的制造和完成就少不了它的存在。
据数据表明,一公斤的铀-235可以释放约为82太焦的能量,相当于是燃烧了20000吨的煤!
这意味着一公斤的铀-235拥有着较大的能量,一个大城市一天的电力需求也差不多就是这些了。
所以说相较于其他铀-235是更加可贵的存在,用于原子弹中是再合适不过了。
但是过程也很繁复,需要将“铀”进行一定的提炼和浓缩,达到一定标准之后才可以投放到原子弹中使用,并且用量很大。
一颗原子弹需要至少20-50千克的高浓缩铀,再加上-235铀元素的稀有,它就显得更为珍贵了。
除了在原子弹中被使用,“铀”还能在多行业多方面进行使用,比如防护领域、医学领域、核能发电等等。
比如医学领域中的放射性治疗,“铀”的存在是可以起到消灭癌细胞抑制癌细胞生长的作用,被广泛地用于癌症的治疗中去。
并且目前铀的存量并不少,在2019年的时候已知的铀资源就达到了八百多万吨,如今只会更多。
这意味着有关铀方面的使用我们是不受限制的,在之后用它也是更加灵活的。
虽然铀-235相对少一些,但是总量还是很可观的。
有了这些铀元素的存在,我们在医疗等多个领域就可以更好地利用起来了。
另一方面除了诸多的作用之外铀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尤其不能被人体大量接触。
二、我们每天都在吃
因为铀它存在一定的危害性,主要还是因为它自身的放射性的缘故,过量的话对人体是有一定的影响的。
所以关于铀的使用方面争议也是诸多的,即使它能够在核武器核能方面产生作用,但是对环境对人体的隐患还是让人有些担忧。
即使是用于医疗领域的铀资源,也要更为慎重一些避免辐射带来的影响。
但事实却是我们生活的土地包括被端上了餐桌的食物,都可能含有“铀”,我们每天都有可能“吃到”它!
主要还是因为土地中存在“铀”元素,包括土地上的石头里都有可能存在,实在是很难避免。
而在土地上生长的植物也很难幸免,铀会随着植物生长而被吸收,长出来的果实自然也是有可能存在“铀”元素的。
特别是那些被埋在土里的食物,土豆、红薯、花生这些,是最有可能存在“铀”的植物。
这些恰恰就是我们日常食用的食物,并且都是很常见的,几乎大部分的人都会吃它们。
等它们瓜熟蒂落的时候就会被烹饪完端上我们的餐桌,再进入到我们的体内。
据美国数据表明,每公斤土地中大约有3毫克左右的铀。
这个数据并不算很高所以几乎可以断定一点,即我们不会受铀的影响太大。
因为真正能被人体吸收的铀其实并不多,每天大概也只有1-3微克的样子。
绝大部分都是会被直接排出体外的,具体就是通过汗液、尿液等途径。
即使是没有完全被排出体外也不用担心,剩余的不到1微克的铀根本不足为惧。
世界卫生组织也是给大家上了一颗“定心丸”,表明了我们不会受到这些食物中带有的铀元素的影响。
具体就是他们通过对应的研究得到了一个结论,即成年人每天每公斤体重对铀的最大承受上限就是0.6微克。
65公斤的成年人每天对铀的最大承受值就是39微克,体重越大的人更甚,与刚才说到的3微克相比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足足有几十微克的差距,意味着人体因饮食而接触到的铀对身体的影响聊胜于无,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所以大家不需要过于地焦虑,正常生活正常饮食的情况不存在铀元素导致的危害,我们的健康也不会因此受到影响。
三、过量食用的危害
看到这里已经有了定论,即我们不需要过于担忧平时吃的食物,它们携带的铀微乎其微,甚至能够被人体直接排掉。
只要不是吃那些不健康、污染严重的食物就行了,平时正常吃饭就可以了。
有关过量摄入铀元素的危害也不容忽视,主要是体现在对身体细胞和组织方面的影响。
可能会导致急性中毒、慢性中毒以及一些放射性的疾病的出现,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危及生命。
比如骨骼、肠道以及皮肤方面的损伤,出现恶心、呕吐、眩晕、出血等症状,极大程度地影响人们的生命安全。
另外也不要在野外随意地捡石头更不要把陌生的石头近身携带,如若石头上的铀超标的话就会导致身体健康受损严重的还会致癌。
收藏陌生的石头之前还是要带着它去专业的检验机构检测一下,确定不具备辐射和放射性之后再去考虑是否收藏。
除此之外预防过量“铀”元素的侵扰的话,我们平时应该注意用水、蔬菜以及海鲜水产食品的“来源”。
正常饮水和食用蔬菜、水产海鲜是没问题的,但要甄别一下具体的“产地”。
饮用水方面的话,正常用自来水过滤、烧开去喝是没问题的,经过自来水厂的检验和过滤必然是比较符合标准的。
实在担心的话就装个滤水器就行了,多多少少还是有些作用的。
不要随意在野外喝水,尤其是附近有工厂的情况下。
蔬菜方面的话正常购买附近超市、菜市场里边的蔬菜就行了,不要随意去野外或者是荒废的工地、工厂附近挖野菜。
有些工厂或者是工地存在工业废料,附近的土地污染得比较严重,在这样的土地上长出来的蔬菜它的铀元素以及其它元素必然是超标的。
一直吃这样的蔬菜的话势必会导致体内的有害物超标,对健康影响是非常大的。
海鲜水产类尤其要慎重,考虑到日本核废水的排放问题我们需要排查一些地区的水产,比如日本的以及日本附近的海域水产。
类似于大连、青岛这些地区的水产海鲜就要慎重考虑,毕竟离得是有些近了,安全起见还是要少吃。
以上就是有关过量食用铀的危害,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发生的所以不用过于担心。
为了能够最大程度地防止铀影响,我们在平时的饮水、蔬菜和水产海鲜的食用方面要小心一些,避免摄入过量的铀元素。
结语
作为原子弹等核武器的用料之一,“铀”的存在很有必要,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是非常可贵的元素。
不只是核武器,核能、医疗等等领域都能用到它,用途真的是非常得广泛。
但是关于它的争议也是存在,过量摄入和接触它都是不利于我们身体健康的,甚至还有诱发疾病的可能。
因为土壤和水里就有铀元素的存在,蔬菜植物和水产里边会有微量的铀元素,我们也确实每天都在吃它。
这造成了部分人的恐慌,但其实不用过于担心。
正常饮食喝水的情况下并不存在铀过量的可能,微量的铀元素对于我们而言也是不足为惧的。
平时的话再去保持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并且仔细查看蔬菜和水产来源铀超标的情况就更加不可能出现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