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外之家 | 温暖驻外人
数十万驻外人都在关注
驻外之家人才网
www.zhuwaizhijia.com
作者:回声山谷
尼日尔对于我来说是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国度,因为两年的项目建设期,我经历了两件世界级的大事,每次都是匆匆的来又匆匆的回,两年的时光全部困在沙漠中,连首都尼亚美都没有逛过。
初见尼日尔大沙漠
2021年9月份,我乘坐油田的通勤小飞机来到距离首都一千多公里的油田机场,出了机场,滚滚热浪袭来,在这里我看到尼日尔炙热的沙漠,更要命的事,当时还是全球疫情防控时期,为了公司落实疫情防控措施,每个人都得穿成大白,大汗淋漓。
我们需要坐车穿越沙漠,三个小时的路程,紧抓座位,生怕在强烈的颠簸中撞到车棚,因为沙漠中没有路,车往哪跑哪里就是路,三个小时翻越了不知多少的沙丘,在单调枯燥的旅途里,一点点接近目的地。
抵达先锋营地后,作为开点人员,我们需要立即把营地启动开来,否则没电没水,没吃没喝,生存都是问题。这时候,每个人都各司其职,不顾炎热不适,争分夺秒的行动。我跟随同伴去开发电机,实际很短的路程,但在沙漠里却走的异常艰难,每一步都累脚脖子,在回程时我已经喘的十分严重了,下一秒可能就要中暑晕倒。
短缺的食物
营地刚刚启动,食物也成了大问题,虽然已经提前从首都预定了物资车辆,但是,由于沙漠内运输各种不确定问题,无法与我们同步抵达营地,吃饭成了第一天亟待解决的问题。没有蔬菜,还好准备了几只羊,于是第一天晚上就是一顿炖羊肉解决了。
两天后送菜车抵达了现场。大家伙赶紧帮忙去卸车,望着放进库房的蔬菜,我们有点傻眼了,一筐西红柿颠烂了一半,菜花表面也都烂了,绿叶蔬菜几乎没有,常见的西瓜也不可能,因为据说沙漠路能直接颠坏。就这样沙漠中的饮食基本就是洋葱和土豆这类能放很长时间的蔬菜为主,由于当地人都养羊,所以羊肉也真是没少吃。后来随着入住人员的增多,项目启动了冷藏车出沙漠采购运输物资,食品的质量才有所改善。
为了能够改善伙食,后来项目开荒,使用羊粪与沙土混合作为耕地,在上面陆续尝试了香菜、芹菜、茄子、空心菜、西红柿等蔬菜,奈何沙漠光照太毒了,好多植物都生长不起来,最后只有茄子、西瓜、秋葵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耐高温高产食物。
灾难级的沙尘暴
现场的生活步入正规后,我们开始认识到了沙尘暴的挑战。刘德华的冰雨唱的是:“冷冷的冰雨在脸上胡乱的拍”,现实是硬硬的沙砾敲打在我的脸上,每天早上九点准时吹起沙尘暴,尽管带着面罩,但是回屋后嘴里、耳朵里总还是被吹进了沙尘。遇到严重的沙尘暴,会一直持续三四天,天空都是红色的,能见度只有二十米。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一次电影级大片效果的沙尘暴,当时感觉突然地面开始起风了,然后发现远方一股沙尘如海啸版翻滚着迅速靠近,地面上的我们显得十分渺小,我们迅速往附近的集装箱里躲藏,沙尘降下的瞬间整个天地变成了黑色。
沙漠猎人
沙漠虽然环境恶劣,但是还是有一些动植物生存本领强大,正如动物世界纪录片里记载的那样,有甲虫、蜥蜴、蚂蚁每天在沙漠里忙忙碌碌,也不知道都有啥吃的。
能够对我们造成威胁的有两类:蝎子和毒蛇;不起眼的沙漠确实蝎子的乐园,一到晚上就是蝎子出没的时间,所以我们在房间外面都不要穿拖鞋,照明不足的话还需要拿着手电,聪明的中国人整来了紫外线手电筒,光照之下“妖物”立即现形。最难以防备的是毒蛇,跟沙漠一个颜色,没事喜欢把自己埋在沙子里。如果距离远不认真看的话还真的很难发现。
新冠疫情袭来
尽管身处沙漠中,但是我们依然还在落实疫情防控的要求,尽管如此,2022年七月,新冠病毒还是潜伏在物资车上,悄悄的进入了营地,等营地医生有所察觉后,一大半的人病毒试纸检测都是阳性,整个现场施工不得不停下来,来应对新冠感染,拉肚子、嗓子疼、发烧无力,各种症状随之而来,一周后基本康复,但是嗓子说话还是无力。
最让我不解的是,当我要回国的时候,明明出发地核酸检测合格,可是到了土耳其变成不合格,白飞了一趟,最后又不得不返回尼日尔,等待一段时间后,最后走了尼日利亚才回国。回国路何其艰难,据说那时候好多人都在转机地被误测,各种滞留问题。
尼日尔政变
2022年12月休假结束后,再次抵达尼日尔,这时候新冠疫情已经不是问题了,大家卯足劲加班加点赶工期,为实现油田的顺利投产而奋斗。
在即将完工,举行庆典的前两个月,2023年七月二十六日,尼日尔军队发动了军事政变,军政府随即封锁了领空,是否要撤离,如何撤离,何时撤离都成为了重大决策问题。事发后一个月,在 大使馆和集团公司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开始分批撤离回国,压减现场人员。
我因为有考试,也在最后加入撤离的队伍,亲自体会了撤离过程的艰辛。横穿沙漠,四百多公里的路程,跑成了三天两个晚上。白天在沙漠里颠簸,晚上在管道运行站内打地铺,路上车队中的一辆车出现故障,拖车绳也断了,绝望之时还好有兄弟单位路过,借了一根拖车绳才走出困境,最后乘飞机转马里然后回国。
就这样,两年的尼日尔项目奋斗时光就这样过去了,我去过尼日尔,但似乎对他的认识仅限于那一片沙漠,两年的时光只有营地内的红柳树陪伴,孤寂的沙漠,让我想起古时候发配边疆的人是不是也有着同样的感受。
同时,我又不得不敬佩所有海外的石油人,在各种艰苦的环境下,为了小家,为了大家,战严寒,斗酷暑,齐心协力,完成了一项又一项重大工程。也希望国家的经济越来越好,海外务工人员的生活工作条件能够不断得到改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