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20 日,杭州一位神秘 “自然人” 以总价 4.46 亿元、溢价 64.55% 的高价拿下了下沙一宗低密宅地,这一消息瞬间成为了众人关注的焦点。该地块不仅因溢价率创下新高而引人注目,其 “自然人” 参与竞拍以及低密宅地的属性,更是让这一事件引起热议。
据了解,此次被神秘 “自然人” 竞得的下沙单元 QT010110-16 地块,位于杭州市钱塘区,出让土地面积 13811 平方米,用途为二类城镇住宅(设配套公建)用地,出让地上总建筑面积不大于 17954.3 平方米. 土拍当天,经过 35 轮激烈竞价,“自然人” 洪礼昌最终脱颖而出成功竞得该地块,成交楼面价高达 24847 元 / 平方米,溢价率达 64.55%,创下了区域内的新高。
然而,这场看似激烈而又成功的竞拍,却在后续出现了戏剧性的反转。11 月 27 日,杭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 “自然人不能参拍杭州市的住宅用地”,这意味着此次 “自然人” 洪礼昌的竞得结果并不符合规定,该地块的竞拍出现了重大乌龙。
据专家透露,此次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审核是在竞拍结束后进行的,而这位 “自然人” 本身并不符合杭州土拍的拿地条件,虽然早期郊区个别地块曾有自然人拿地情况,但此次下沙地块公告的竞买资格要求中明确排除了自然人。
按照该宗地块的《出让须知》规定,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网上挂牌出让采取资格后审方式,即先竞买,后审查资格。而洪礼昌作为竞得入选人,需在 2024 年 11 月 27 日前,持在线下载打印的《竞得入选人通知书》和相关资料到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钱塘分局接受资格审核。
其中,“房地产开发资质证明材料” 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审核内容,而洪礼昌并不具备这一资质,因此其竞得资格被取消,这也意味着5423 万元保证金打了水漂,并且还可能需要承担挂牌出让活动所支出的全部费用及由此造成的相应损失。
这一事件引发了网友们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一些网友对该事件表示震惊和不解,认为如此重大的竞拍活动竟然会出现这样的失误,质疑相关审核机制是否存在漏洞。有网友评论说:“这么重要的土拍,怎么能让不符合条件的人参与进来呢?审核机制是不是该好好反思一下。” 还有网友表示:“5000 多万保证金就这么没了,这对当事人来说也是个不小的教训啊,竞拍之前应该把规则了解清楚呀。”
一些人认为,从法律层面来看,虽然《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规定境内外公司、企业、其他组织和个人在除法律另有规定者外,均可取得土地使用权进行开发、经营,但在实际操作中,各地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了不同的政策,此次杭州明确规定自然人不能参拍住宅用地,也是为了规范土地市场,保障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
此外,还有网友对该地块后续的处理情况表示关注。毕竟此次竞拍结果无效后,这块地是否会重新挂牌以及何时重新挂牌等问题都尚未确定,而这也将对当地的房地产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
从这一事件中,可以得到一些启示。对于竞拍者来说,在参与土地竞拍等重大经济活动时,务必仔细研读相关的竞拍规则和要求,确保自身符合所有的条件和资质,以免因疏忽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而对于相关部门来说,此次事件也提醒了他们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竞拍的审核机制,加强对竞拍者资格的前置审查,避免类似的乌龙事件再次发生,以维护土地市场的正常秩序和公平竞争环境。
总之,杭州此次神秘富豪溢价拿地现大乌龙的事件,虽然只是土地竞拍市场中的一个小插曲,但却引发了对于土地市场规则、审核机制以及房地产市场发展等多方面的思考,具有一定的警示意义和参考价值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