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著名专家预言:试管婴儿寿命仅40年,那首例试管婴儿如今怎样了?

0
分享至

“试管婴儿活不到40岁?”

1988年3月10日,我国首例试管婴儿顺利诞生。

在当时,试管婴儿的技术正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有人将其视为医学的奇迹,但也有人则预言试管婴儿活不过40岁。

那么,36年的时间过去了,我国首例试管婴儿如今怎么样了呢?

01

首例试管婴儿出生

在1988年3月10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传来了一则振奋人心的消息:一名7斤多重的“试管宝宝”在这里诞生了!

当天整个医院弥漫着浓厚的喜庆氛围,甚至就连保安的脸上都挂满了欣喜的笑容。

而第一个抱起这个新生命的正是张丽珠教授。只见她温柔地将女婴抱在怀里,眼角中也悄然滑下几滴感动的泪水……

值得一提的是,张丽珠教授在1944年的时候的就已经在国外获得了医学博士学位。

并在1951年选择回国,决心将自己的才华全部奉献给祖国。

回国后的张丽珠教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就职。

除了日常的医务工作之外,张丽珠教授还要应对大量来自不孕症患者的求助信。

可以说的是,每一封信都透露出他们对于孩子的强烈渴望与深切的焦虑。

那些字字句句、声泪俱下的信件也让张丽珠觉得自己的肩上的责任越来越重。

于是为了不辜负这些家庭的期待,张丽珠教授便决定投身于试管婴儿技术的研究中。

在当时,试管婴儿技术在国外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是在国内,试管婴儿这一概念却几乎完全是陌生的。

而张丽珠教授所面临的挑战不仅仅是技术上的,还有资源和设备上的巨大不足。

不过在面对着几乎一穷二白的条件,张丽珠教授并没有选择放弃。

她组织了一支小团队,带着大家在简陋的条件下辛勤工作。

而实验所用的取卵针更是只有一根,还是张丽珠千辛万苦从国外带回来的。

可尽管如此,张丽珠和她的团队依然坚持着。他们忘我地工作,不断试验,终于逐步摸索出了试管婴儿技术的关键。

但可惜的是,自从试管婴儿研究以来,却从来没有过成功的案例,张丽珠教授所做的十几次胚胎移植都无一例外的失败了。

直到郑桂珍夫妇的出现……

02

结婚多年无子

在传统的观念中,生育被看作是女性的天职,几乎所有的期待都集中在她们身上。

特别是在那些传统的乡村地区,若一个女性无法生育,往往会遭到无情的排斥和指责。

郑桂珍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生活的一位乡村教师。

在结婚后,郑桂珍和丈夫便一直希望能拥有自己的孩子,但二十多年过去了,她依然没有怀孕。

看着同村人家的孩子一个个都长大上学了,郑桂珍和她的丈夫内心的焦急可想而知。

于是在家人和村民的压力下,他们决定去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

可检查的结果更让他们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中——郑桂珍被诊断为双侧输卵管堵塞,这意味着她几乎没有自然受孕的可能。

可郑桂珍却对此不甘心,毕竟,哪一对恩爱的夫妇不想着能够有一个亲生的孩子呢?

于是,郑桂珍夫妇开始了四处求医问药。

然而,现实的残酷却让他们不得不面对一辈子无法拥有孩子的可能性。

就在郑桂珍几乎放弃了要孩子的想法之后,一天,她突然在电视上看到了一则新闻。

新闻报道说北京的一家医院正在进行体外受精的研究,尝试通过这种新技术来帮助那些无法自然受孕的夫妻实现生育。

这则消息让郑桂珍重新燃起了希望,于是她立即和丈夫商量,决定前往北京寻求帮助。

就这样,夫妻俩人踏上前往北京的旅程。

他们在火车上颠簸了三十小时,终于抵达了北京。

在到达后,郑桂珍夫妇两人也顾不上休息,便立刻前往那家被报道的医院。

历经了一系列波折之后,他们终于找到了负责试管婴儿研究的张丽珠教授。

03

尝试试管婴儿

当张丽珠教授在接到郑桂珍夫妇的求助时,眼前的挑战却让她感到前所未有的棘手。

因为郑桂珍的身体状况远比她想象的还要严重,她当时已经三十八岁,这在医学上被认为是高龄产妇。

此外,郑桂珍的输卵管严重堵塞,这意味着在取卵这一环节也将面临着巨大挑战。

为了克服这一障碍,张丽珠教授决定采取一个极具风险的方案——开腹取卵手术。

这种手术在当时尚属首次,它不仅技术要求极高,还涉及到很多潜在的风险。

但是为了让郑桂珍能够实现做母亲的梦想,张丽珠教授便决定冒险一搏。

不过好在手术进行得相当顺利,张丽珠教授也成功地取出了卵子。

但这还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能否顺利进入孕期,成为了一个最关键的问题。

幸运的是,郑桂珍顺利进入到了怀孕期,这对于所有为这件事情所付出的人们来说,也无疑是一种极大的安慰。

在这之后,为了保证郑桂珍孕期的安全,医院安排了专门的医疗团队,对郑桂珍进行了全方位的护理和监控。

最终在1988年,试管婴儿的成功诞生成为了全国关注的焦点。

而郑桂珍最终也如愿以偿,迎来了她的孩子——郑萌珠。

这个小生命的降生,不仅实现了郑桂珍一直以来的母亲梦想,更是医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虽然当时有一些专家曾经预测这个孩子可能活不过40岁,但事实证明,郑萌珠不仅健康地成长,还成为了家里人的骄傲。

可以说的是,郑萌珠的成长之路,充满了无限的关爱与呵护。

她的父母不仅希望她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还十分重视对于她的教育。

而郑萌珠也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她在八个月大的时候就能叫出“爸爸”和“妈妈”,一岁半时就已经能够独立行走。

尽管郑萌珠的身份在某些场合下引起了别人的好奇和关注,但她乐观开朗的性格也让她很快融入到了这样的环境。

在2009年,郑萌珠考入了西安西京学院,并且她对于生殖医学领域的关注也从未减退。

而在大学毕业后,郑萌珠还进入了北医三院生殖医学中心担任档案管理员的工作。

选择这一份工作不仅是对当年帮助她出生的医护人员的感恩,更是对社会的回馈。

特别是张丽珠教授,在看到郑萌珠的举动,一定也会感到无比欣慰的。

那么,在这之后的郑萌珠又生活得怎么样了呢?

04

后来如何

在2019年,郑萌珠又迎来了人生中一个重要的时刻——她顺利产下了一名健康的男婴。

这不仅是她个人的喜悦,也再一次肯定了中国试管婴儿技术的成功。

在她之前,有不少家庭因各种原因而无法拥有自己的孩子。

而郑萌珠的成功不仅是对她父母多年等待的回报,也让不少没有孩子的家庭重新燃起了希望。

其实在现如今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科技的进步也常常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变化。

而试管婴儿技术的成功,不仅证明了科技可以改变人们的命运,也让我们对于未来充满了希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特朗普干将说了实话,就算大陆收回台湾,美国也不会伤筋动骨

特朗普干将说了实话,就算大陆收回台湾,美国也不会伤筋动骨

通文知史
2025-09-16 13:00:05
【关注】官媒发声:调整公立医院分配制度,医务人员收入应为公务员2倍以上

【关注】官媒发声:调整公立医院分配制度,医务人员收入应为公务员2倍以上

魏子柠说
2025-09-17 00:12:47
艾梅柏送大女儿上学,看上去憔悴不少,绝世神颜也敌不过岁月摧残

艾梅柏送大女儿上学,看上去憔悴不少,绝世神颜也敌不过岁月摧残

照见古今
2025-09-19 18:30:51
20年前,那个抓着飞机起落架从昆明到重庆的14岁男孩,现在怎样了

20年前,那个抓着飞机起落架从昆明到重庆的14岁男孩,现在怎样了

不写散文诗
2025-09-19 11:11:29
iPhone 17 系列正式开售!网友吐槽:都掉漆了

iPhone 17 系列正式开售!网友吐槽:都掉漆了

简科技
2025-09-19 13:51:39
波兰宣布暂不开放通往白俄罗斯边境口岸

波兰宣布暂不开放通往白俄罗斯边境口岸

财联社
2025-09-18 20:42:04
钓鱼男子拖拽鱼竿触碰高压线身亡,供电公司被判赔115万元,塘主赔7.6万元

钓鱼男子拖拽鱼竿触碰高压线身亡,供电公司被判赔115万元,塘主赔7.6万元

红星新闻
2025-09-19 15:37:06
TVB小花拒绝求爱后被辱骂,网友怒斥‘活该你单身一辈子’,本人回复显礼貌

TVB小花拒绝求爱后被辱骂,网友怒斥‘活该你单身一辈子’,本人回复显礼貌

TVB剧评社
2025-09-19 06:53:30
瓜帅讽刺:想对阿尔特塔说若夺冠只因烧钱,当初也这么指责曼城的

瓜帅讽刺:想对阿尔特塔说若夺冠只因烧钱,当初也这么指责曼城的

直播吧
2025-09-19 21:09:02
媒体人:王治郅身份特殊无法全职进入国家队教练组,但每次都有召必到

媒体人:王治郅身份特殊无法全职进入国家队教练组,但每次都有召必到

懂球帝
2025-09-19 09:11:06
难怪被申花抛弃,球迷:这停球技术是职业球员?范志毅可能后悔了

难怪被申花抛弃,球迷:这停球技术是职业球员?范志毅可能后悔了

我就是一个说球的
2025-09-19 22:16:45
王晶不再隐瞒!张柏芝婚变主因不是王菲,而是让她3年怀孕5次的人

王晶不再隐瞒!张柏芝婚变主因不是王菲,而是让她3年怀孕5次的人

查尔菲的笔记
2025-08-19 18:51:25
欧冠1场1-5惨败,让土超冠军现形!怪不得能赢穆帅,本菲卡捡到宝

欧冠1场1-5惨败,让土超冠军现形!怪不得能赢穆帅,本菲卡捡到宝

球场没跑道
2025-09-19 10:25:40
17年前,河南一保安娶26岁美国外教,婚后移居海外,如今却已分居

17年前,河南一保安娶26岁美国外教,婚后移居海外,如今却已分居

法老不说教
2025-09-18 17:06:06
中方担心的发生了,300辆列车滞留边境,白俄增兵,中欧班列已断

中方担心的发生了,300辆列车滞留边境,白俄增兵,中欧班列已断

壹知眠羊
2025-09-16 19:30:06
乾隆灭掉准噶尔,屠尽男丁灭族,对当时的世界造成了极大的震撼?

乾隆灭掉准噶尔,屠尽男丁灭族,对当时的世界造成了极大的震撼?

铭记历史呀
2025-09-17 17:52:21
辟谣!朝鲜发射舞水端中程导弹出错,在山东上空被中国拦截?

辟谣!朝鲜发射舞水端中程导弹出错,在山东上空被中国拦截?

军武次位面
2025-09-16 17:42:56
农妇辱骂法官被罚10万,涉事法院撤销罚款决定 知情者:确有拍到其与法院工作人员发生纠纷

农妇辱骂法官被罚10万,涉事法院撤销罚款决定 知情者:确有拍到其与法院工作人员发生纠纷

红星新闻
2025-09-19 22:08:16
朝鲜副国级高官叛逃脱北,曝光金家秘闻:酒池肉林、80万买轩尼诗

朝鲜副国级高官叛逃脱北,曝光金家秘闻:酒池肉林、80万买轩尼诗

猫眼观史
2024-03-25 14:31:14
田径世锦赛:中国队接力项目分组出炉,男子4x100米与日本同组

田径世锦赛:中国队接力项目分组出炉,男子4x100米与日本同组

懂球帝
2025-09-19 19:27:05
2025-09-19 23:40:49
一桶浆糊要一统江湖
一桶浆糊要一统江湖
快乐的90后,热爱生活,分享欢乐
4365文章数 353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亲子要闻

高圆圆陪女儿在公园玩耍 一起打闹活力满满

头条要闻

山东入室被抢男婴到15岁没见过汽车 养家从不让他出门

头条要闻

山东入室被抢男婴到15岁没见过汽车 养家从不让他出门

体育要闻

从轮椅到铜牌 他熬了7年:下个目标唱国歌!

娱乐要闻

全智贤被全面抵制!相关代言评论区沦陷

财经要闻

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

科技要闻

直击iPhone 17开售:消费者偏爱银色橙色

汽车要闻

对话周光:一个技术理想主义者的“蜕变”

态度原创

健康
艺术
房产
旅游
时尚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房产要闻

全民撑广州,不止于赛场!与“有态度”者共筑城市骄傲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卡其裤+蓝衬衫,简单高级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