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侯佳欣 乔芮)用金黄的落叶做贴画、拾掉落的松塔当扩香木、拍唯美的秋景照留纪念……秋高气爽之际走出户外,近日,热衷于“捡秋”的市民多了起来。
10月12日,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在各大社交平台查询发现,关于“捡秋”的征集活动、快闪聚会以及攻略数量众多,吸引大量网友讨论参与。
“‘捡秋’最初指的是每年秋收过后,农民在田地里收集遗留的芝麻和谷粒,防止浪费。而现在,‘捡秋’成为了一种新兴的户外活动,指人们在秋季走出户外,采集秋日独有的花卉、树叶、果实等。”10月12日,湖北心理咨询师协会会长、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肖劲松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这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一种生动体现,也是一种很好的放松和治愈方式。
“在满眼都是金黄色的秋天,没什么比出门捡秋更能治愈精神的了!”平日忙于工作的张乐(化名)建了一个“捡秋群”,最近的几个周末常与好友相伴而行,西山国家森林公园、潭柘寺、银杏大道……“银杏叶、五角枫,我们就用来做创意书签、拼接画;蘑菇、板栗、酸枣,多到根本捡不过来。”张乐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感慨,“静下心来,才发现身边有这么多美好!”
“捡秋”视频。
有些网友将捡来的树叶、果实等做成了插枝盆景或者书签,还有些网友整理出了“捡秋图鉴”“捡秋地图”。不过也有专家提醒:虽然“捡秋”非常有趣,但也应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理性捡拾。
10月12日,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营养科主任左小霞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捡秋”是人与自然的一种交融,近距离感受摘取胜利果实乐趣的同时,也要注意安全与卫生。一方面,要避免陡峭山坡、河边等危险区域;另一方面,捡到的果实一般不推荐直接食用,以免引起身体不适。
“秋天的银杏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但需要警惕的是,新鲜银杏果是有毒性的,宜去皮熟食,过量食用会出现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胸闷头晕等。银杏果皮上含有大量的银杏酸,敏感体质的人如果皮肤直接接触果皮果肉,会引发皮肤发痒、肿胀等严重的过敏症状。”左小霞提醒,另外应避免银杏果与抗凝血药物或阿司匹林同时服用,否则可能会延长凝血时间,而造成出血不止的情形。
此外,龙葵、蓖麻、南天竹等植物也应特别注意。左小霞介绍,南天竹全株都是有毒的,特别是红色的小果子毒性更强,如果误食,可能会引起心律失常、血压下降、呼吸困难、肌肉痉挛等症状;蓖麻籽就像坚果,对人们的迷惑性很强,然而它里面含有蓖麻毒素蛋白和蓖麻碱,均是毒性较强的代谢毒素;龙葵叶里面含有大量的龙葵碱,误食会表现为口腔及咽喉部痒,上腹部疼痛,并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