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 收听朗读音频
文/民生周刊
“菊花信待重阳久,桂子香闻上界留。”
今天是农历九月初九,我们迎来传统节日重阳节。在这个文化底蕴深厚的节日里,人们赏菊游乐,登高远眺,思乡怀远。
重阳节,农历月、日皆逢九,两个最大的阳数重叠一起,故曰“重阳”,“九”“久”谐音,人们将“九”视为“天长日久”的象征,衍生出“长长久久”的寓意,又添敬老、尊老的寓意,寄托着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
佩插茱萸是重阳节流传已久的民俗之一。
茱萸香味浓,能驱虫去湿、明目醒脑,人们往往采摘其枝叶或佩戴于臂,或放置随身香囊里,以此辟邪求吉。
十七岁的王维凭借一张琴、一支笔,在长安落脚。长安的繁华,却掩盖不住王维漂泊他乡的哀愁。
这年九月初九,王维独自登上高山,眺望故乡,越发想念千里之外的亲人,提笔写下: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初读不知诗中意,若干年后,再看已是诗中人。一朵小小的山茱萸,凝结着中国千年传统文化中厚重的乡愁和相思。
人什么时候会真正长大?就是当你有一天,忽然发现那些曾经挡在自己前面,身躯像城墙一样坚实可靠的长辈,已经在时光中渐行渐慢,直至落在自己身后,需要由我们守护在他们身旁。
作家冯骥才说:“我们的传统——精神文化传统,往往就是依靠这代代相传的一年一度的节日继承下来。这传统就是对美好生活不懈的追求,对大自然的感恩与敬畏,对家庭团圆与世间和谐永恒的企望。”
重阳节,是一个美好的节日,是一场生命的追溯,一次心灵的慰藉,寄托着你我对生活幸福富足、家庭和谐如意的质朴期望。
秋夜赏菊,对饮望月。岁岁重阳,今又重阳。让我们拾一抹牵念,愿所有的父母、老人,平安、幸福。
主播:郭槿
《民生周刊》新媒体编辑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文章来源:民生周刊(ID:msweekly)整理自洞见( ID :DJ00123987)、京博国学(ID:jingboguoxue)
画家:任颐
出品: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体部
点击图片可进入
“喜马拉雅FM”-“全民夜读”栏目
“人民旅游”
分享游记与攻略,展示美景与美食,在这里,体验不一样的风景与风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