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在支持某人,对他表示鼓励、激励或支持时,通常会使用“加油”一词。当年的2008北京奥运会上,中国观众因为高喊“加油”一词,还曾引起很多国外媒体的对于这个词语的集中关注。
2018年10月,中式英文add oil(加油)被发现已收入在世界最权威的《牛津英语词典》(OED)。
那么,作为国人最常使用的鼓励用词“加油”是怎么来的呢?麻椒至少听说过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和浙江青田人刘伯温有关。
明朝宰相刘伯温早年间曾自恃其才、常欲与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一比高下。一日,手下兵丁来报,说掘得诸葛亮之墓。刘伯温大喜过望,前往查看。只见墓室中间是一具石棺,石棺旁有几只大桶,阶梯形排列。
仔细看时,发现每只桶的底部都有一小孔,正对着下面桶的口沿。最下面的桶一侧是盏油灯,灯还燃着。
刘伯温一下就明白:这是一个“长明灯”。那数个大桶里装的都是油,由上向下、从上面的桶滴进下面的桶,最后滴进油灯里。数个大桶里的油供这油灯燃了几百年。
于是,刘伯温便走近查看,结果发现所有桶里的油都已经用完,油灯里的油也只剩了少许。于是,他就有了几分得意,暗想:“你诸葛亮一世英明,死后的长明灯也燃了几百年,但最终还是会在我刘伯温的眼前熄灭!”
可是刚想到这里,就忽然发现在油灯下面压着一张纸条,拿起一看,上书八个大字——老刘、老刘,赶快加油!
刘伯温大惊,想诸葛亮居然能预测到几百年后的人事,真乃神人。于是,他不敢再加拂扰,命人抬来灯油将数只大桶加满,礼拜之后、叫人重新封闭墓室。
据说,从这次“加油”事件后,刘伯温更加注重自身修为,终成一代名相!之后,加油这个词语就被引申为鼓励后来者居上的意思。
第二种说法和张之洞的父亲张锳有关。道光年间的安龙城(兴义府),每天夜里交更(即交班)时,张锳就会安排两个差役从知府衙门中出来,前面的提着灯笼,后面的挑着油篓,沿大街小巷游走。
当他们见到哪户人家亮着灯光、并有读书声时,就会停下来,高唱道:“府台大人给相公添油啰!”
等读书人开门后,后面的差役便放下油篓,取出油筒、从油篓中舀出桐油,倒进读书人的灯盏里,并补上一句:“府台大人祝相公读书用功,获取功名。”
就这样,身为兴义府知府的张锳每晚都给安龙城里的读书人添灯油,坚持13年。后来,人们据此创造出了“加油”一词用来表示对后人的鼓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