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和塞尔维亚研究人员制造一个由铜(II)和酞菁(CuPc)制成的晶体管。酞菁是一种著名的牙膏美白剂,可用作有机半导体。研究人员指出,CuPc除了安全供人食用外,稳定性能维持一年以上,可作为工作电压小于1伏特的电解质闸极晶体管。
这项研究指出,一般人每天刷牙两次就会摄取约1毫克的CuPc,比制造单一芯片所需的80毫微克(nanograms)多出12,500倍。
开发可食用的晶体管,能进一步开发能安全摄取的电子医疗设备,以执行胃肠道(GI)检测。现在医学已经有胶囊内视镜,他大小和药丸一样,是使用一个微小的无线摄影机,可拍摄消化道的图片或视频。胶囊内视镜除了摄影机外,没有其他传感器,因此仅限于视觉流程。
不过有了可食用晶体管后,生物工程师可开发结合传感器的医疗设备,用来侦测酵素含量和其他身体化学功能。由于是可食用设备,对健康几乎不会造成任何风险,适合早期诊断和监测,甚至将未来的医疗自动化。
目前已经提出许多种可食用的电子零件,如电解质、电池、超级电容器、导电浆和油墨、甚至传感器都已经被提出,但若没有可食用晶体管作为运行大脑,这些开发都会受限,因此通过使用CuPc晶体管,科学家能创造出完全可食用的计算机,让诊断、治疗和预防更方便、更快速、更经济实惠。
(首图来源:pixabay)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