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声天下9月28日北京快讯 月到中秋分外明,每逢佳节倍思亲。在刚刚过去的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秋节”期间,恰逢“超级月亮”再度现身天幕,与月亮有关的传说佳话,一时间又成为公众的谈资。这其中,尤以与“嫦娥”+“月兔”的组合最为普遍。而对于早已登上月球的我航天科技重器“嫦娥系列”而言,最令国人以此为傲。
“民声君”今天(28日)一早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已全面启动实施,各项研制建设工作正在加紧推进,为汇聚社会智慧,该办公室现启动登月服征名活动。
登月服作为未来载人月球探测任务核心装备之一,主要用于航天员执行月面出舱活动任务时的生命保障和作业支持,能够对月球表面的真空、高低温、月尘、辐射环境等复杂环境进行综合防护,着服航天员可以完成行走、攀爬、驾车、科考等月面出舱活动作业。
自2020年启动研制以来,登月服聚焦复杂环境综合防护、人服能力提升,以轻量化、小型化、高安全可靠为目标,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确立总体技术方案,为我国首次载人登月任务的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活动组委会介绍,该项活动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办。登月服的名称(含创意说明),所有热爱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自然人、法人及组织均可参与。按照发布公告、初步评选、最终评选和结果公布4个环节组织实施。2024年10月31日24时截止收集。将组织对征集作品进行初步审核,遴选出不超过10个方案入围。成立包括工程、文学、媒体等领域专家的评审组,综合专家评审意见,最终评选出1个命名方案,并根据名称创意说明评选出一定数量的优秀作者。
△登月服方案图(活动组委会供图)
登月服外观设计灵感借鉴了诸多中国元素,上身装饰带设计融合了飞天飘带的优雅飘逸和传统铠甲的硬朗厚重,体现了刚柔并济的中国哲学;腿部装饰带设计成火箭升空尾焰造型,与上身呼应,形成一飞冲天的势态,体现了中国腾飞的设计理念。
组委会表示,登月服的相关命名应在基于积极正面的层面上,充分体现载人航天核心价值与相关元素,彰显“中国智造”的良好形象。命名应紧密围绕此次活动主题,注重单个名称的内涵,且统筹考虑前期空间站任务“飞天”舱外航天服名称的延续性;体现中华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的结合,既具有中国特色,以及鲜明的科技与探索寓意,也能代表登月服的特征和应用价值。中文名称应简洁凝练,原则上不多于4个汉字;应便于识别、记忆和推广,原则上不采纳繁体字、生僻字。
组委会提示广大参与者,投稿作品须为投稿者原创,投稿者应确保拥有作品完整著作权,不存在著作权移交或转让他人等情况,如涉及共同合作、职务作品或其他不同权属状态情况,均视为合作方、单位或其他权利人明知且同意本说明约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将为优秀作者颁发活动纪念证书。(责编/翔宇)
*编者注:
以上文字,旨在传递更多最新资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