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中国可再生能源尤其以风光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电力技术、产业、市场发展迅速,2017 年中国光伏发电市场和制造业均占据全球一半以上的份额,风电则占到四分之一以上。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推动了成本的大幅度下降,经济竞争力持续增强,可再生能源在部分国家和地区已经成为低成本发电技术,应用领域和范围不断扩大。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发展不但为实现其国家能源革命和能源清洁转型战略打下了良好基础,也为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推进温室气体减排、实现低碳发展做出了切实贡献。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得益于其系统性的支持政策体系,其中借鉴德国等国际经验建立,并根据中国情况和发展需要进行调整和完善的可再生能源标杆电价机制和费用补偿机制是核心政策。随着可再生能源发展形势和外部环境条件变化,在发挥巨大的促进作用的 12 年后,中国可再生能源激励政策既需要“量”上的调整,更需要“质”上的机制创新。新的激励机制需要解决当前发展的一些关键问题:如何在电力体制改革形势下,推进可再生能源更多地公平地参与电力市场;如何促进成本下降,以及价格与成本的同步下降,提升补贴资金的效率;如何通过激励政策引导、市场手段调节可再生能源发展时空步伐等。
新的激励机制应是多种政策的组合,包括已经实施的可再生能源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正在征求意见阶段的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制等。竞争配置项目和确定电价是中国近期重要的激励机制,已经应用在部分光伏发电领域,2019 年将在风电领域全面启用,但具体实施仍有许多问题待解。
可再生能源产业和市场已实现了全球化,各国可再生能源政策机制及实施经验的相互借鉴从而共同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也是必不可少的。近四年来结合可再生能源参与电力市场的招标拍卖机制在全球 30多个国家应用,其经验和教训均供中国在设计和具体实施竞争配置项目政策借鉴或参考。
在德国经济和能源部的支持下,德国能源署(dena)和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于 2018 年完成了“中国可再生能源展望 2018——可再生能源激励政策”报告。这一报告从优势缺点、设计关键、成功要素、政策衔接、风险分解等诸多方面系统分析了国际招标拍卖机制,以德国、美国为案例详解了招标拍卖机制的具体规定、实施效果、可供中国借鉴的经验,提出中国激励机制框架方案建议。
扫码或加微583769685索取报告全文
免费索取该报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