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体位引流技术?
体位引流技术(Postural drainage Therapy,PDT)是临床中常用的气道廓清技术之一,该技术是由Jean Chevaller 于1967年发明的,PDT共包含三个环节,分别是体位摆放、体位引流及胸廓外手法。通过采用各种体位,使痰液聚集的肺叶处于高位,支气管开口向下,利用重力的作用,将分泌物从患者肺叶引流到主支气管,再通过被动叩击或震颤等胸廓外手法将分泌物排出。目的是促进气道分泌物的排出、改善通气血流比、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功能残气量(FRC)。PDT常联合气道湿化、负压吸痰等气道护理措施共同使用,能获得明显的排痰效果,适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排痰困难者。
PDT的适应症与禁忌症有哪些呢?
适应症
体位摆放的适应症
1. 患者无法自行变换体位(例如:机械通气、神经肌肉疾病、镇静等)
2. 体位相关性缺氧患者
3. 可能存在或已经存在肺不张的患者
4. 存在人工气道的患者
体位引流的适应症
1. 存在气道廓清障碍或由于痰液潴留引起的肺不张
2. 肺部囊性纤维化、支气管扩张、肺空洞性病变
3. 气道异物(例如液体呛入气道)
胸廓外手法的适应症
接受体位引流的患者,痰液量及痰液粘稠度提示需要额外的操作(如叩击、震动)来辅助患者将痰液咳出时
禁忌症
体位引流的禁忌症
1. 所有体位的体位引流禁忌症:
颅内压>20mmHg;头部和颈部受伤稳定前(A);活动性出血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A);近期有脊柱外科手术(如椎板切除术)或急性脊髓损伤; 活动性咯血;脓胸;支气管胸膜瘘;与心力衰竭相关的肺水肿;大量胸腔积液;肺栓塞;年老、意识不清,或焦虑者;肋骨骨折,伴或不伴连枷胸;手术伤口或愈合组织
2. 头低脚高位体位引流的禁忌症:
避免出现颅内压升高的患者(如神经外科、动脉瘤、眼科手术后);未得到控制的高血压;腹胀;食管手术;近期肺癌的大量咯血;不可控的气道吸气风险(管饲或刚进食不久)
3. 新生儿头低脚高位体位引流的禁忌症:
未经处理的张力性气胸;近期气管食管篓修补术;近期眼部或颅内手术;脑室内出血(III和IV级);急性心力衰竭或肺心病
胸廓外手法的禁忌症
除以上所列禁忌症以外,以下患者不适合进行胸廓外手法;皮下气肿;近期硬膜外脊髓输注或麻醉;近期胸腔皮肤移植或皮瓣移植;烧伤、开放创面;肺结核;肺挫裂伤;支气管痉挛;凝血功能障碍;胸壁疼痛
备注:以上带(A)则为绝对禁忌症,其余为相对禁忌症
需要准备哪些设备与用具呢?
在进行PDT前,需要提前准备好以下设备及用具:
a可调整倾斜角度的床
b用于支撑患者的枕头,至少2个
c胸部叩击时用于覆盖胸部的轻毛巾
d吸痰桶及负压吸痰设备
e收集痰液的容器
f手套、护目镜、隔离衣、口罩
g中心供氧装置
h近期拍摄的X片或听诊器
具体怎么做呢?
一、体位摆放
体位变换与重力引流不同,是通过改善肺组织的通气,从而促进分泌物的引流
体位
原理及说明
直立位
因重力原因,胸膜内压负值减小,肺尖部比肺底部初始容积大,顺应性小,而肺底部顺应性更好,通气过程中有更大的容积改变
仰卧位
该体位最常见,重力对循环系统的作用减少,回心血量增加,因重力影响,肺功能残气量降低导致相关气道关闭,因此除了一些重症患者适用外,建议尽量采取其他体位
侧卧位
单侧肺疾病的成人建议采用健侧卧位
双侧肺疾病患者建议采用右侧卧位
俯卧位
俯卧位时肺顺应性增加,继而出现前胸壁潮气量、膈肌移动、功能残气量增加,气道闭合减少。腹部游离的俯卧位比腹部活动受限的俯卧位更好
二、体位引流
由听诊和胸部X线确定需要引流的肺叶后,将患者安置在适当的位置,并在该体位下给与患者感到舒适的支撑。
该图取自《成人和儿童呼吸与心脏问题的物理治疗》中插图
该图取自《心血管系统与呼吸系统物理治疗 证据到实践》中插图
PS:
1、除了考虑禁忌症外,如果益处被认为超过风险,在特定情况下,可以决定采用体位引流
2、治疗期间应实时监测血氧饱和度水平
3、如果只使用体位引流,每个位置应维持5-10分钟,当需引流部位集中在某片肺叶时,如果患者能耐受,可持续更长时间
4、避免患者过于疲劳,每次治疗可只引流一个部位
5、鼓励患者在自主引流时进行深呼吸和咳嗽
6、引流物可能不一定立即排出,应在引流结束后指导患者咳嗽或进行相应吸痰处理
7、切忌在进食后进行体位引流,增加胃食管反流的风险
8、住院患者可以使用电动起立床进行引流,更容易固定位置
一、胸廓外手法(具体操作详见公众号视频)
(一)叩击
叩击,有时被称作胸部扣拍,是一种清除分泌物的传统方式,与体位引流结合效果佳。以从气道移除或松动支气管分泌物为目的,在涉及的肺段部分,治疗者双手成杯状对胸部做有节律的扣拍,以便分泌物可以通过吸气或呼气而被清除。
PS:叩击声音应为为空的;叩击节律为100-480次/min;婴儿可用橡胶奶嘴、小儿麻醉面罩等替代;不要叩击患者骨突部位及乳房组织。
(二)振动与摇动
1.振动: 振动是在所涉及的肺段处通过对胸壁施加压力时上肢持续等长收缩所传递的振动力帮助清除分泌物。具体操作: 指导患者在适当的体位引流姿势下进行深呼吸 , 通过上肢轻柔而平稳的共同收缩来振动胸壁,在吸气 末 开始,直到胸廓下沉。手动振动的频率是12~20Hz 。
2. 摇动: 摇动也被称为“肋骨弹跳”,给胸壁提供一个并发的、压缩的力,促进分泌物从肺泡移动到细支气管。具体操作为: 患者处于适当的 体 位引流位置,把手放在需要引流的肺叶上方来治疗,并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在吸气末,用缓慢 ( 大约每秒2次 ) 、有节律的弹动按压胸壁,直到呼气结束。在气流被呼出的同时手随着胸部的活动施压。摇动的频率为2HZ。
PS:振动和摇动只在呼吸的呼气阶段使用,从吸气末开始到呼气末结束
如发现本文有不足之处,欢迎大家联系我科呼吸康复团队进行探讨,进行修正!
参考文献:
[1] 葛慧青,孙兵,王波等.重症患者气道廓清技术专家共识[J].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网络版),2020,6(03):272-282.
[2] AARC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Respiratory Care)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Postural drainage therapy. Respir Care. 1991 Dec;36(12):1418-26. PMID: 10145593.
[3] Sohn D, Park GY, Koo H, et al. Determining Peak Cough Flow Cutoff Values to Predict Aspiration Pneumonia Among Patients With Dysphagia Using the Citric Acid Reflexive Cough Test Arch Phys Med Rehabil, 2018, 99(12): 2532-2539.e1.
[4] Ren S, Li W, Wang L, et al. Numerical Analysis of Airway Mucus Clearance Effectiveness Using Assisted Coughing Techniques [J]. Sci Rep, 2020, 10(1): 2030.
[5] Pryor J A, Prasad A S. Physiotherapy for respiratory and cardiac problems: adults and paediatrics[M]. Elsevier Health Sciences, 2008.
[6] (美)Donna Frownfelter,(美)Elizabeth Dean著;郭琪,曹鹏宇,喻鹏铭译. 心血管系统与呼吸系统物理治疗 证据到实践[M]. 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7.03.
来源:赣州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
—以下内容为广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