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肾癌前沿短讯速递
背景
Belzutifan作为一种缺氧诱导因子2α抑制剂,在早期研究中已展现出对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cRCC)的显著临床活性,为晚期治疗提供了新希望。
方法
2024年8月21日,发表在NEJM上的一项III期、多中心、开放标签、活性对照试验,纳入了曾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和抗血管生成治疗的晚期ccRCC患者。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配,每日一次接受口服120mg Belzutifan或10mg依维莫司治疗,直至疾病进展或不可接受的毒性发生。研究的双重主要终点为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关键次要终点为客观缓解率(ORR)。
结果
共有374例患者纳入Belzutifan组,372例患者纳入依维莫司组。
在首次期中分析时(中位随访时间18.4个月),两组的中位PFS均为5.6个月。然而,在18个月时,Belzutifan组有24.0%的患者存活且无疾病进展,而依维莫司组这一比例为8.3%(P=0.002)。关于ORR方面,Belzutifan组有21.9%的患者达到经证实的客观缓解,显著高于依维莫司组的3.5%(P<0.001)。
在第二次期中分析时(中位随访时间25.7个月),Belzutifan组和依维莫司组的中位OS分别为21.4个月和18.1个月,但两组在18个月时的生存率无显著差异(P=0.20)。≥3级不良事件发生率在Belzutifan组为61.8%,依维莫司组为62.5%,不良事件导致治疗中止的比例分别为5.9%和14.7%。
结论
在晚期ccRCC患者中,尤其是那些已接受过ICI和抗血管生成治疗的患者,相较于依维莫司组,Belzutifan组在PFS和ORR方面展现了显著优势,且未发现新的安全性问题。这些结果为Belzutifan作为晚期肾细胞癌的潜在治疗选择提供了有力证据。
精彩资讯等你来
责任编辑:Sheep
*医学界力求其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