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学习时报》第一版刊发了一篇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雷海潮撰写的文章《进一步深化卫生健康领域改革,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坚实健康基础》。文章深入分析了当前卫生健康领域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为基层卫生工作明确了发展方向,特别强调了以基层为重点的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和健康优先发展战略的实施。
以基层为重点,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
雷海潮主任在文章中多次提及“基层”,明确指出:以基层为重点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着力提供公平可及、就近就便、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是深化卫生健康领域改革的关键一环。这一观点基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特别是“坚持以基层为重点”的战略导向,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拥有最大规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国家。
统计数据清晰展示了这一战略实施的成效,“截至2023年底,92%的县级医院达到二级及以上医院医疗服务能力,超过82%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了‘优质服务基层行’能力标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占比保持在50%以上,2023年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诊疗能力比2012年提升近四成,互联网诊疗服务量超过1亿人次。”
作为评定广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的“标尺”,“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自2018年9月启动以来,显著提升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值得一提的是,在之前公布的“优质服务基层行”表扬名单中,渐健医疗团队在江苏、广西、湖北、湖南、河北、海南等地服务过的众多基层医疗机构荣获表彰,多家机构负责人表示“渐健医疗功不可没”。
渐健医疗专为基层打造的基本公共卫生数字化解决方案,可以应用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公共卫生院内体检、移动体检、慢病管理等多个场景,有效破解了基层长期以来面临的“人少事多、服务效率低下、管理成本高、规范管理难”的困境,实现服务的全程无纸化、自动化、一体化、智能化。
与传统的手动和纸质工作模式相比,渐健医疗研发的数智化转型解决方案极大地简化了医务工作者签约、建档、随访、体检等流程,各项数据均能实时上传到区域公共卫生信息化系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这不仅便利了医护人员的日常工作与信息管理,有效减轻一线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还进一步提升了公共卫生服务和监管、决策等效率,助力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向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水平迈进。
△ 南宁市西乡塘区衡阳南铁社区老年人体检现场
坚持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当好“健康守门人”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被多次强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也将“健康优先”作为四项原则之首。对此,雷海潮指出,“要大力推进爱国卫生运动和健康中国行动,持续推进健康乡村建设,大力促进社会共治、医防协同、医防融合,动员行业、社区、单位和个人力量,聚焦影响人民健康的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重大疾病,推动防治关口前移,加强早筛早诊早治,鼓励引导每个医务人员都积极参与健康宣教,让更多健康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让公众掌握更多健康技能。”
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雷主任进一步表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建立完善健康优先发展的规划、投入、治理等政策法规体系,促进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推动各地各部门把保障人民健康作为经济社会政策的重要目标。
面对社会老龄化趋势加剧及慢性病患者群体普遍面临的“三高三低”挑战,慢性病防控形势日益严峻,“医防融合”理念以及慢病防治一体化服务模式逐渐被行业认可并推广。那么,为强化规范化诊疗及精细化管理:基层慢性病一体化防治模式到底如何创建?
深耕基层卫生健康事业多年的渐健医疗,基于慢性病患者对优质医疗健康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在经过对全国多个省市地区基层慢性病防治工作的深入调研和模式探索后,提出了慢性病一体化门诊(ICCD)、(区)县域慢病管理中心等一系列建设方案。方案从患者信任和依从性、医务的积极性、医技与运营能力三方面破题,以患者为中心,以基本公共卫生项目为社会及经济效应撬动点,推动慢性病防控的全人群、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管理。
未来,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实施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持续推进,渐健医疗将继续发挥在基层卫生健康数字赋能领域的优势,不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为推动卫生健康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