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云上胶州”
近日
央视新闻专题报道
山东胶州:跨境电商点燃外贸发展“新引擎”
报道原文如下
近年来,山东胶州不断发展新业态,创新销售模式,在跨境电商对外贸易的新赛道上,当地多措并举,助力外贸企业“扬帆出海”,推动跨境贸易实现了逆势增长。
近日,在山东胶州铺集镇的一家智慧家居产业园里,一辆辆叉车穿梭在成品货场中,将装有家具的木箱从仓库运上货车。“这是一批北美胡桃木实木家具,价值30万美元,正准备装车运往美国。”企业仓储中心经理魏延旺介绍,作为一家在网络电商平台销售14年的家具企业,2023年全年销售额突破百亿,目前已经成为行业头部企业。而随着国内市场的日趋饱和,海外市场的拓展成为了企业发展的重点方向。
企业依托丰富的互联网销售经验,开始踏足跨境电商贸易,凭借新颖的设计和可靠的质量,企业的产品很快就打开了欧美市场的销路。虽然有了良好的开头,但问题也接踵而至。“我们的家具单品数量多、体积大、搭配丰富,客户下单后,如果从国内运输过去,交货周期慢,客户不满意的话,退换货也比较麻烦。”魏延旺坦言。
为助力企业产业升级,胶州市一方面扶持传统制造业进行设备更新和产线升级,一方面引导制造企业从传统加工贸易向跨境电商模式转移。在得知企业出口困难后,胶州市商务局向企业推荐了建设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的建议。“当时青岛地区建设出口海外仓的大都是贸易公司,实体类企业出口海外仓的报关通关、出口退税等环节都无从参考。”胶州市商务局电商科科长刘加文介绍,为了帮助企业解决建设出口海外仓的困扰,胶州市商务局联合海关、税务等部门,反复沟通计价核准、分批退税、报关通关等环节,探索可行方案,最终实现了青岛地区本地产业、实体工厂的跨境电商海外仓出口业务流程的全面贯通。依托出口海外仓模式,2023年,企业实现了2800万元的出口营收,胶州市也凭借这一次摸索,将出口海外仓模式向更多外贸企业进行推荐推广。
除了在贸易模式上精益求精,胶州市还在跨境电商物流运输方面持续发力。近日,4辆满载医用产品的TIR运输车辆从上合示范区TIR国际道路运输集结中心发出,将经伊尔克什坦口岸出境,途经吉尔吉斯斯坦,预计7天后到达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记者了解到,TIR即《国际公路运输公约》,基于TIR公约框架下的TIR系统是目前唯一的全球性跨境货物运输通关系统,具有通关手续前置、周转速度快、性价比高、机动灵活、可实现门对门运输等特点。采用TIR运输方式后,货物运输过程中的关税将受途经各国海关担保,全程不倒装、不卸货、不开箱查验,能够最大限度提升通关效率和运输时效,且可以避免货物二次装卸产生的货损。
当前,上合示范区正加快推进TIR国际公路运输通道建设,发运线路业务覆盖俄罗斯、白俄罗斯,常态化开行“中俄专线”超100车次,发运量居山东省内第一、全国第二,成为在空运、海运、铁路运输基础上开通的又一条国际跨境通道。
来源:央视新闻
编辑:苏澍
责任编辑:孙海
新闻线索、广告合作:
0532-82201860
别忘了点亮和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