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婚不需要多便利,结婚需要的是谨慎和慎重!”
最近,民政部公布了一篇关于《婚姻登记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 ,立刻引起强烈的反响,网友都炸锅了。
“ 结婚不需要户口簿 ” ,这一条就硬生生地,扎在我这个作为老母亲的心尖上! 以后孩子 拿着身份证就能把 婚给结了 ,是否太儿戏了 ?
过去结婚,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讲究“八抬大轿、三聘六礼”,讲究“门当户对”。
而现在,一张身份证就能解决所有问题,似乎完全忽略了婚姻应有的庄重和细节,这让我感到对婚姻的不尊重。
01
民政部回应,取消当事人出具户口簿的规定,主要是方便群众异地办理婚姻登记。
同时指出,“这是最大程度实现便民利民的一种有效措施。”
自古以来,婚姻大事都是需要双方家庭慎之又慎,一起商量讨论,最后喜结连理。如今,一句“方便群众”,直接弱化了婚姻在人们心里的分量。
以后,结婚不再受地域限制,不再需要户口本,也不需要经过丈母娘的同意。
男方可能几句甜言蜜语就将女孩带去把结婚证领了,试问,这样轻而易举得来的婚姻能幸福吗?
表面上看,是对婚姻自由的放开,最大限度尊重年轻人的意愿,真正实现“结婚自由!”
但这样的操作会带来多大的风险?
02
之前写过一篇文章,关于母亲拿着户口本不给孩子结婚的故事,
有网友在下面留言:“骗人的,没有户口本就结不了婚吗?”的确,你没有户口本,去户籍所在地开证明也是可以结婚的。但是,你去开证明,不得通过父母吗?
在我看来,“户口本”就是父母把关的最后底线。
很多年轻人,处在热恋中,头脑发热,被情啊爱啊冲昏了头,几句山盟海誓,一些小恩小惠就被迷得神魂颠倒。
在冲动之下,以及荷尔蒙加持,就去把结婚证领了。在心智还没完全成熟,行为后果预估不足情况下,这婚姻能幸福吗?
父母没有了知情权,却要承受孩子冲动之下造成的后果,对于父母而言,我们该如何面对,对于家庭来说,难道不是悲剧吗?
03
我无法想象,某一天,我的女儿突然带着一个我完全不认识的男孩站在我面前,他打着耳钉,浑身上下布满了纹身,一脸不羁的样子,而她竟然告诉我,这是她的老公。
这种难以言喻的震惊和失望我该如何处理?
如果她告诉我,她已经怀孕了,而他们两个人都没有稳定的工作,没有能力独立生活,打算回来和我们一起住,需要我们的支持来维持生活。
从小到大,我在女儿身上倾注了所有的心血,给她提供了最好的教育,希望她能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可是现在,她带回来的这个男孩,以及他们现在的状况,让我感到所有的付出都可能化为泡影。
我想,不但女儿毁了,我们一家都要跟着悲剧了吧?
04
民政部在意见征求稿中,同时提到“在离婚冷静期内,任何一方提出反对,就能直接撤回离婚申请!”
所以,大家应该看出来了吧,结婚时程序简化到只需“身份证即可”,而离婚时,却设了层层阻碍。
婚姻制度开始“宽进严出”的制度。
近年来,结婚率越来越低,难道相关部门也开始考核结婚率了,才出此下策?
大家都知道,结婚率低最大的两个原因,彩礼和房子。
网上很多因为彩礼和房子得不到解决,导致明明相爱的两个人而分手。
于是,相关部门直接来一条规定,“结婚不要户口本了,你们相爱就结婚吧,不需要回家跟父母商量彩礼的问题了。”
结婚率低,那么,就解决导致结婚率低的丈母娘就完事了。
05
我认为,婚姻问题并不是简单地“简化结婚程序,严格限制离婚条件”那么简单。
越是这样,越容易适得其反。
我们追求的不仅仅是形式上的便捷与效率,更是婚姻本质上的幸福与稳固。
婚姻,作为人生大事,应当建立在双方自愿、相互尊重与深刻理解的基础之上。
因此,政策的制定不应仅仅着眼于简化流程或增设门槛,而应聚焦于如何提升婚姻的质量,如何增强婚姻中的责任感与幸福感。
我希望看到的是一个鼓励深思熟虑、充分沟通,并保障个体自由选择的婚姻环境。
在鼓励婚姻的同时,也要确保每个人都有足够的权利和能力去维护自己的幸福,只有当婚姻真正成为个人成长的助力,而非束缚时,催婚的初衷,促进家庭和谐、社会稳定,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