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三伏天穿棉袄 冷库工人“冰火两重天”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王书浒/文 蒋云龙 虞俊杰/摄
近期,合肥持续高温,雪糕、海鲜等冷链运输用冰量增大,在安徽省最大的冷链产品运输基地之一——安徽大众冷链有限公司的车间内,有一群人,穿着棉衣棉裤,在将近60℃的温差中,频繁穿梭在冷与热之间。
户外37℃,室内-18℃
在安徽大众冷链公司的仓库前,一辆辆叉车装载着不同的货物,相继进入到了一座冷雾缭绕的仓库里。记者仅仅只是靠近闸门,就已忍不住深吸了一口气,然后十指紧贴,搓手“取暖”了起来。
尽管提前穿上了棉服“御寒”,但在冷库内站了10分钟左右,记者依然感受到阵阵刺骨的寒意。此时户外气温37℃,室内-18℃。
三伏天里,他们穿棉衣棉裤工作。
“有朋友经常羡慕我们,这么热的天,我们可以在这么凉快的地方工作。”现场一位叉车工人告诉记者,其实温差越大,对人体的考验就越大。
安徽大众冷链公司是安徽省最大的冷链产品运输基地之一,其不仅是全国冷链食品进入合肥的“第一关”,也是安徽省全省冷链食品储存存放的“大本营”。
在这里,可以看见被冷雾包裹的冰淇淋、牛羊肉、即食火锅等产品。商家或食品客户下了订单后,这些食品便会被送往千家万户,“每天进出货量在六七百吨。”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公司分别在2015年和2021年建成了两座冷库,一库5300平方米,20万立方米;二库3600平方米,18万立方米。”
致敬三伏天里的“棉袄君”
在气雾缭绕的冷库里,记者见到了各种错落有致摆放着的货物,饺子、雪糕、饮品等等,不计其数。而工人们相继往木板上增添“新货”,或将其取下,运往包装库房,准备下一步的发送。
“这批生鲜产品是要发往四川的,全程采用冷链运输。”该负责人说,由于最近合肥高温,因此工人们搬运入库的过程就要更加迅速。而在这里工作的员工,“基本上都是陪着企业一起成长起来的,很多都是工作了十几年的老员工。”
王晓云便是“老员工”之一,职业为搬运货物,每天都要穿梭在冷热之间。“身体一开始很难适应,但慢慢地也就习惯了。”王晓云调侃,夏日并不是她所期望的时候,“温差太大了。”
消暑的饮料、御寒的衣物与药品,成为如王晓云一般的老员工们口中的“开心事”,“虽然把这两样东西放在一起显得反常,但确实是我们所需要的。”
来源:江淮晨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