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概述
在中国,地铁通常被视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能促进经济发展,又能改善市民的生活质量。然而,地铁的建设和运营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这使得许多城市的地铁公司背负着沉重的债务负担。兰州地铁的运营方——兰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兰州轨交),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近期,兰州轨交因其高负债率和流动性压力受到了广泛关注。
负债率常年80%左右
兰州轨交的负债率在2014年至2023年间一直保持在80%左右,这在同类公司中极为罕见。截至2024年3月末,兰州轨交的债务规模达到了402.17亿元人民币,其中短期债务规模为73.48亿元,而公司账面上的货币资金仅为2.93亿元,远远不足以应对短期债务需求。
此外,兰州轨交还面临着工程纠纷导致的资金司法冻结问题,以及备用银行授信不足的情况。这些因素共同加剧了公司的流动性压力,并导致了评级机构对其信用展望的下调。
地铁盈利难题
地铁建设的投资巨大,而运营成本也相当高昂。在中国,地铁平均每公里单位造价已经上涨到了7亿至8亿元人民币,一线城市甚至超过了每公里10亿元。相比之下,2023年全国城轨平均每车公里运营收入为17.61元,而平均每车公里运营成本则高达34.43元。这表明如果没有政府补贴,地铁运营将难以实现盈利。
兰州轨交的情况也不例外。2019年6月,兰州地铁1号线开始运营,2023年6月,2号线也投入运营。尽管如此,2021年至2023年间,兰州轨交的客运票务收入分别为2.02亿元、1.12亿元和2.94亿元,毛利率分别为-70.61%、-189.07%和-30.24%。在2022年和2023年,兰州轨交出现了-4.81亿元和-6.53亿元的亏损,这期间分别获得了2.00亿和2.51亿元的政府补贴,但仍然无法覆盖经营亏损。
TOD模式难发力?
为了改善盈利状况,兰州轨交试图通过“轨道+物业”(TOD)模式来增加收入来源。这一模式旨在通过地铁站点周边的物业开发来获取额外收益。例如,深圳地铁集团和成都轨道交通集团通过TOD模式获得了显著的非运营收入。
然而,兰州轨交在TOD模式上的进展并不理想。2021年至2023年,兰州轨交的广告及租赁收入分别为2.18亿元、1.31亿元和1.42亿元,毛利率均在90%以上,但这些收入对于弥补巨大的运营亏损来说仍然是杯水车薪。此外,兰州轨交的商品销售收入也未能覆盖成本,出现了亏损。
来源: 虎嗅科技等媒体报道
[免责声明]: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
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