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就是每一个决策,就像蝴蝶效应那样,居然没想到影响到了十年。”在距离巴黎奥运会击剑和跆拳道项目场馆大皇宫不远的一家餐厅内,来自中国的奥运会志愿者颂洋对记者说。
33岁的颂洋来自中国重庆,十年前,他曾在法国留学,学业结束后,他返回中国,拥有一个奥运梦想的他,曾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担任志愿者,2022年与北京冬奥会志愿者资格擦肩而过后,这次巴黎奥运会对他而言有特别的意义,时隔十年重返法国,还圆了自己的奥运梦,颂洋坦言自己“挺开心”。
7月15日出发前往巴黎前,颂洋与父母在机场的合影。
“我十年前在法国留学,可能因为这段特殊的经历,感觉有一种特殊的情怀在里面,所以就一直在关注巴黎奥运会,然后开放申请以后,我就去申请了。可能就是因为有法国留学的这段经历,所以才有特别想参加这届巴黎奥运会的经历,如果换做在其他国家办,比如英国、或者意大利、或者德国,我可能就没有这么大的想法。”颂洋对记者说。
此次担任奥运会志愿者,巴黎给颂洋的法国记忆带来一丝新鲜的感觉,因为十年前在昂热读书时,喜欢“宅”的他对巴黎的探索十分有限,如果不是这次在开幕式和大皇宫担任志愿者,且每天的工作岗位和内容都不一样,他对巴黎最熟悉的区域可能依然停留在戴高乐机场。另外,奥运会的举办让他发觉法国人变得更开放、更接纳、更包容,对于外国文化和外国人的接纳程度也更多一些。
作为一名赛车运动迷,颂洋在担任志愿者期间,偶遇2021赛季FE电动方程式年度车手总冠军尼克·德弗里斯。
在聊起此次巴黎奥运会的经历时,颂洋表示虽然之前网上有很多负面信息,但自己亲身体验后感觉“一切都挺好,令人难忘”,对于围绕着巴黎奥运会的“抠门”话题,作为志愿者的他,也有自己的感受:
“我觉得我能站在奥组委的立场上理解,毕竟花了这么多钱,一切都包了也不可能,对于我们志愿者,给我们发了公交卡,每天通行相当于是免费,工作的时候管一顿工作餐,吃的我觉得也不错,现在看来没有什么遗憾,这就是真的人生中只有一次的机会。”
采访的尾声,颂洋对自己的父母表达了感谢,此次来到巴黎奥运会担任志愿者,他不仅得到了父母极大的支持,也是十年前父母坚持让他学习法语的成果:
“因为我是学西洋乐器,所以他们想让我到法国来深造,十年前他们让我从零开始学法语,我不是特别情愿,如果那个时候放弃了,可能就没有现在的一切,但是我父母很坚持这件事,所以才有了今天的故事。”颂洋说。
(欧洲时报记者马行健巴黎报道)
编辑:一二
(转载请注明微信公众号“向东向西eastwest88”。)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