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诡事录之西行》最后一个案件发生在美丽的敦煌,这个叫做“供养人”的案件,是一个叫做多宝的少年之死,案件背后看得出寄托了很多思考和深意,是一个有着深刻的并且可生化的主题的故事。
多宝是一个口齿伶俐的少年,他向卢凌风一行人介绍敦煌的美景美食,并且带他们到了一处壁画洞窟中参观,这是他的家族投资绘制的洞窟,我们看到了画在壁画上的曹氏家族的供养人,也就是故事中的曹家。
曹家作为当地首富,乐善好施,多宝是曹家家主曹仲达唯一的儿子,他所展现出来的美好打动了卢凌风苏无名,就是这样的好孩子却被杀了,到底谁是凶手?
多宝不是曹仲达的亲生子,是母亲夜来和亲生父亲丁瑁为了私利,让多宝出生在曹家,这样就可以在曹仲达花甲葬之后,继承曹家家产,这份自私也许就注定了孩子的悲剧。
曹仲达膝下有三个女儿,曹音、曹容和曹笑,大女儿曹音招了李赤做上门女婿,二女儿曹容嫁给了一个老头儿,小女儿曹笑善于经商,料理家中事务,多宝和三个姐姐并非一个母亲所出,因此家庭关系比较复杂。
曹容和丈夫樊松龄确实下手掐死了多宝,哪怕多宝其实是死于中毒,但他们也是凶手,而姐夫李赤就是因为家产分配不满决定对遗嘱中获得五成家产的多宝下毒手,他们都是为了家产而下手杀人。
让观众比较惊讶的是,像曹仲达这样的人,竟然也要面对花甲葬这样的“风俗”,过了花甲生日之后就要自己走进坟墓,说是这样可以把福气留给子孙,这样的习俗在历史上的确存在过,从我们现在的视角来看,是很残忍的。
曹家做为“供养人”其实是财富和善意和象征,最后真相告破之后,曹仲达捐出家产,一半给了穷苦百姓,一半用于敦煌壁画,这其实就是主题的升华,一场因为财富分配产生的家门悲剧,最终让曹家人看到了财富应去之处。
花甲葬千百年之历史,多宝信其俗于诞生之初,自是有其因,花甲者心念后生,而留家族希望于子女,自赴坟茔,值得尊敬,而如今大唐盛世,我民丰衣足食,此习俗之不能被废除,盖因家族迂腐,而公廨坐视此事也,我曹多宝再此发誓,待父归西,即刻告示,自弃家产,与家族决裂,纵使被责悖逆于祖宗,亦当如此而,吾亦用此一生相抗,直到花甲葬这个旧习被彻底废除。
多宝并不知道自己的身世,但是作为曹家继承人,他小小年纪能想到的就是废除旧习,不愿意继承家产,只想做敦煌最好的牙人,这大概就是少年立志,格外动人,我们才能感受到这个篇章想要升华的多重主题。
完全可以感受到编剧想把大唐的故事讲好的初心,也可以感受到寄托在多宝这个角色身上很多美好的情感,当然也能从故事中了解到一些旧习风俗,这大概就是唐诡的野心,想让观众感受到更多,领悟到更多。
看不懂没关系,还可以再多看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