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方 乔
编辑| 刘 渔
图片来自上海迪士尼官网
据媒体报道,上海迪士尼再次上调票价,今年暑期门票价格提升到了719元,已经超过了东京迪士尼乐园的暑期票价。
自2016年开业,上海迪士尼门票经五次调整,现分为四档:常规、特别常规、高峰和特别高峰日。今年5月,上海迪士尼发布公告称,从2024年11月24日起,票价体系将再添两档,但最高799元和最低475元票价维持不变。
关于提价,上海迪士尼乐园的官方解释是——不是单纯的价格上涨,而是四级票价机制的一部分,是根据不同季节和客流量的调整定价策略。
然而,即使票价翻倍,乐园仍然人满为患。有数据预估,今年暑假日均接待游客量将高达8.5万人次。去年,上海迪士尼乐园接待游客超过1300万人次,创下了开幕以来的客流纪录,游客愿意再次游玩度假区的意愿高达85%。
图片来自网易数读
在这个诸多消费领域都遇冷的环境下,迪士尼却热度不减。不仅未见降价,反而越涨越受欢迎了。
迪士尼公司由华特·迪士尼和他的哥哥罗伊·O·迪士尼于1923年在美国洛杉矶创立。最初他们专注于制作动画短片,其中最著名的角色米老鼠首次亮相于1928年的有声动画《蒸汽船威利》。
1937年,迪士尼推出了电影史上的首部动画长片《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这部电影大获成功,并成为第一部获得奥斯卡奖项的动画电影。此后,《灰姑娘》、《睡美人》等经典作品相继问世,进一步巩固了迪士尼在全球的地位。
1955年,迪士尼公司在加州阿纳海姆开设了首个迪士尼乐园。开乐园既有效利用了迪士尼的知识产权资源,还标志着现代主题公园新时代的开始。随后,迪士尼乐园在日本东京、法国巴黎以及中国香港等地相继开业。
迪士尼在中国的第一家乐园于2005年在香港开业,不过当时它的重心并没有放在中国市场。进入21世纪后,特别是从2010年起,迪士尼开始重视中国市场,并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来推动其在中国的发展。
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项目就是上海迪士尼度假区。该项目从2009年初开始筹划,经过7年的建设和高达55亿美元的投资,在2016年正式对外开放。上海迪士尼乐园的治理结构较为独特,迪士尼持有业主公司43%的股份以及管理公司70%的股份。
自开业以来,上海迪士尼乐园迅速成为游客们的热门目的地。开业第一年就接待了1100多万名游客,使其跻身全球主题公园前7名,同时也成为中国游客量最大的游乐园。
上海迪士尼乐园在开业 当年就实现了收支平衡,这在迪士尼乐园的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在CEO罗布特.艾格的领导下,迪士尼亚太地区的营收从2010年的6%增长到了2019年的11%,增长几乎翻了一番,其中大部分增长来源于中国大陆市场。这使得亚太地区成为迪士尼除美洲本土市场外,仅次于欧洲市场的第二大海外市场。
罗布特.艾格在自传《一生的旅程》中 曾详细记录了上海迪士尼项目始末,事实上在上海迪士尼开园前一天,一个小孩在奥兰多迪士尼乐园意外丧生,面临着巨大的公关压力。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此前艾格曾辞去迪士尼CEO和董事长一职,但2022年年底又重回迪士尼。
中国迪士尼乐园的票价上涨,与总公司盈利能力的下滑脱离不开。
迪士尼在2023财年的财务状况显示了其作为全球传媒娱乐产业龙头的地位,整体营收达到了888.98亿美元,同比增长7%。然而,这背后是整体业务净利润的下降,净利润为23.54亿美元,同比下降25%。
实际上,自2017年达到147.75亿美元的峰值后,迪士尼的净利润就开始逐年下降,特别是在疫情期间,每年的净利润均未超过30亿美元。
即使到了疫后复苏的2023年,迪士尼的净利润也仅为23.54亿美元,仍然远低于疫情前的水平。
与此同时,迪士尼在全球传媒产业中的主导地位,尤其是在电影领域,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2023年全年,迪士尼的总票房为48.27亿美元,低于“环球影业”的49.07亿美元,这是迪士尼多年来首次失去全球电影票房收入第一的位置。
财报数据显示,迪士尼营收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主题乐园所在的体验部门。2023财年,体验部门营收为325.49亿美元,同比增长16%;运营利润为89.54亿美元,同比增长23%。
其中,国际乐园与体验的第四季度营收约为16.65亿美元,同比增长55%,香港和上海的两家主题公园表现尤为亮眼。
在其他业务增长乏力的情况下,中国的迪士尼乐园始终保持亮眼的表现,迪士尼自然不会错过涨价增收的机会。当然,上海迪士尼也孵化了“玲娜贝儿”等达菲系超级爆款IP。
除了线下乐园的收入,迪士尼还依靠线上媒体和娱乐内容创造收益。其中,流媒体业务虽然被视为公司的未来发展方向。
2018年至2022年间,迪士尼在内容上的总投入达到了1144亿美元,占这些年总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不过,自2019年Disney+上线以来,流媒体业务累计亏损已接近百亿美元。
尽管流媒体业务是资金密集型的,迪士尼仍将其视为战略重点。为了弥补这部分亏损,公司也是不得不对最赚钱的乐园业务采取涨价措施,以支持流媒体业务的发展。
此外,中国迪士尼乐园的黄牛市场非常活跃,黄牛们将乐园的产品炒至高价,尽管这并没有直接增加园区的收益,反而更多地流入了黄牛的口袋。有游客在第三方平台预定了价值7700元的“豪华体验套餐”,但当他们到达园区后发现所承诺的服务并没有得到履行。
然而,高昂的价格让迪士尼的产品在市场上形成了极高的势能,增强了其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代表性。迪士尼的涨价显然在利用这种市场势能,通过自行提高价格来打击黄牛行为的同时,并将这部分溢价收入转化为公司的直接收益。
尽管迪士尼多次涨价仍有大量游客前往,但网上的吐槽声越来越多,其口碑已不如从前。如果频繁涨价却不能提升顾客体验,迪士尼的童话魅力恐怕就太贵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