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7月22日)上午,《中国民间文学大系﹒民间故事.郑州分卷》编辑部负责人,郑州市文联副主席楚彦凯,与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河南省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河南民间文艺协会副主席,河南省委省政府命名河南省优秀专家乔台山一行冒着炎热酷暑,到中牟就清代处士李讹白先生的《记载事实册》一书的发现与抢救性保护进行调研。
昨天上午,尽管天气闷热,已近八十高龄的乔台山老师,不顾高温烘烤,一到中牟就认真细致地开始工作,当他看到已经保存一百多年的民间故事手抄本《记载实事册》时,不仅认真细致的观看,还要求有关人员测量书籍的尺寸,还认真听取了书籍保护人,原县委办副主任李道增对这本书的传承与保护经过进行了介绍。
李讹白先生,生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卒于民国十五年,(1926年),享年六十三岁。名李经星,字李讹白,《记载实事册》这本书成书于丁巳年(1917年),是李经星处士53岁时的作品。这本书是手抄本,用的是过去的绵纸,收集的都是中牟县域内流传的民间故事,涉及有风水轶闻,鬼怪精灵,奇闻趣事,因果报应,里边的故事情节曲折,跌宕起伏,让人听起来,不仅丝丝入耳,又觉得意味深长。正如他在序言中所讲,不过浅观之,可以为人解闷,深玩之。亦有可劝人向善去恶。该书共分为两册,所记述的故事:前言(上册)有八十一个故事,后言(下册)共六十三条(个)故事,也就是说该书一共有记载有144个故事,但是由于岁月年远,现在看到的只有该书的下册,上册早已遗失不知何方。
在该书编辑时,李经星的文友許文壇对该书曾撰文评价说:
经天纬地真英豪,別开法门教化高。
笔转曲折龙蛇动,词翻波澜江海潮。
奇异礼同讬虚渺,编辑何劳用推敲。
或讹或白无足论,一片婆心搃堪褒。
在调研中,乔台山老师指出,这本书的发现,在河南省民间故事传承中发现比较早的故事本,他源于清代,止于民国。就民间故事而言,河南省有文本传承,最早的起于宋代,但是那只有一通石碑,目前这本故事集的发现,尽管只有下册,没有上册,但是它也是迄今为止,河南省发现的唯一一个比较完善的民间故事本。
乔台山老师还要求:这本书的发现,不仅要成为《中国民间文学大系﹒故事﹒河南卷.郑州分卷》的一个亮点,还要单独进行抢救性保护,要单独编印成册,其中影印部分,要有保持原书的大小,要进行现代文本对照,把原本中的奇异字进行辨析,要把原书中眉批等相关资料也容纳进去,要把这本书的创作过程,传承过程,保护经过要在书中显示出来。
之后乔台山老师还到箜篌城遗址公园进行了实地查看。中牟县的民俗研究人员娄继周,胡云峰陪同了这次调研。
(作者:胡云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