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15日,一场别开生面的“书香重庆阅山城·科艺少年读未来”社会实践公益活动先后走进重庆大学、重庆巴蜀中学。本次活动由重庆市家校合作教育研究会积极联动高校、中学科普教育基地履行社会责任,特邀了40余位来自来自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广西、湖南等省市自治区的乡里娃共同开启一段书香重庆科普山城之旅,旨在进一步做好重庆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暑期关爱服务工作,帮助他们度过一个健康安全、温暖幸福、充满关爱的暑假!
在重庆大学风洞实验室,周旭老师结合实验室科研展示模型,向营员介绍风工程研究的特点和应用范围,直流风洞实验系统的工作原理,并指导营员体验风场研究科学实验,了解风灾防范及风能利用的研究方法。重庆大学贾传果教授给孩子们带来《TRIZ创新方法培训》的主题分享,作为重庆市创新方法研究会理事兼副秘书长,他从传统文化故事《司马光砸缸》入手,启发孩子们思考真问题,对症下药找到解决办法,科普讲座通过形式多样、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案例,向营员们传播建筑抗震、风灾防范及风能利用、健康环境营造等方面科学知识和研究方法,启迪营员科学思维,弘扬科学精神。
在巴蜀中学校史馆,讲解员为孩子们讲述巴蜀九十年建校历程大事记,从1933创校伊始的“教育救国”,到抗日时期毋忘国耻的“抗战九问”;从解放前夕红岩明志的前赴后继,到1949百废待兴时的“只许办好”;从改革开放时期的“三本理念”到新世纪之初的“坚韧精进”,再到“让每一个人都被看见”。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新征程中,巴蜀人踔厉奋发、砥砺前行。
巴蜀中学科创教练、北大博士李帅老师为大家绘声绘色分享《钱学森之问——如何培养面向未来的孩子》专题讲座,孩子们踊跃举手,积极回答提问。孩子们还前往知行楼科技活动室,在彭俊超教练带领下,动手体验操作机器人,玩得不亦乐乎!巴蜀中学科创负责人来章润教练介绍:“重庆市巴蜀中学校科普基地积极支持本次公益活动,也是切实承担科普责任,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开展科普工作,为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提升公众科学素质作出应有贡献!”
据了解,本次社会实践公益活动从7月13-17日,历时五天,包括“火锅之都麻辣行”、“渝中母城人文游”、“沙磁少年忆红岩”、“乐和乐都欢乐游”、“阅读科技好视力”等主题行程,先后组织营员们打卡解放碑、朝天门、洪崖洞、南滨路、磁器口、乐和乐都等山城网红文旅地标,也参观德庄火锅博物馆、三峡博物馆、重庆美术馆、重庆科技馆、爱尔儿童眼健康科普馆等城市特色展馆,还观看《重庆1949》、参观红岩革命纪念馆、沉浸式学习红岩精神缅怀革命先烈。特别值得称道的是,营员们走进“双一流”重庆大学、全国百强名校巴蜀中学,聆听专家名师的的专业课堂,收获满满、受益菲浅、不虚此行!
活动得到了重庆广德公益慈善文化基金会和爱心企业重庆渝乐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爱心企业董事长聂勋伦先生寄语孩子们“读书,不是为了离开贫困的家乡,而且为了更好地建设家乡”!
举办本次活动目的是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发展精神,切实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贫困学生的“三关”儿童工作,大力开展社会关爱活动,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