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紧张、充满未知的6月份,7月份的到来貌似预示着一切都要尘埃落定,重新出发。四年前的同一时刻,还是在等待录取通知书的“准大学生们”,四年后的今天已然是拿下心仪“offer”的“准打工人们/研究生”,形成人生一个阶段的完美闭环。
此时,便体现出志愿填报时的重要性,“四年前的子弹正中眉心”。比如在IT行业大火时便坚定选择成都东软学院的学子,如今AI训练师、数据分析师、软件工程师这些IT行业炙手可热的职位被顺利收入囊中,他们凭借在校期间的专业学习与技能锤炼,精准对接岗位需求,顺利步入了职场。
这一出色的就业表现,不仅显示了成都东软学院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强劲的竞争力,更深刻印证了该校近年来在就业工作方面所维持的高水准。
早在建校之初,该校就明确了服务行业及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型办学定位。何为应用型?其实就是在人才培养上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以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因此,该校在教学理念中更加注重将学科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在教学安排上,实施“1321”学期设置,即1个学年3个学期,其中2个理论学期,1个实践学期。
这种学期设置有效地平衡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技能的培养。在前两个理论学期,该校注重专业知识的讲授,确保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到了实践学期则侧重于项目的实施与操作,让学生能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真正实现学以致用。该校还十分鼓励各专业将企业真实项目融入小学期,提前让学生提前了解真实企业环境,更好的满足学生未来对接社会的能力。
如今,许多企业在招聘时都倾向于选择具有实践经验和较强实践能力的毕业生,这种模式恰好能够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到毕业时的就业竞争力不言而喻。
除此之外,该校还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验实训资源,现有110个实体实验室和4A柔性学习实践教学云资源,服务于全校45个本专科专业。依托这些先进的教育环境条件,可以将教室直接转变为“实验室”,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的无缝对接,这有助于学生即时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中,加深理解,提高学习效果,进而更全面地掌握实践技能。
除了在学生日常的学校中,加大“实践教学”的占比,更值得一提的是,成都东软学院高瞻远瞩,与东软集团、华为、百度、微软等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紧密的教育合作关系,比如在今年该校就走进华为,一同探讨高校数字化的人才培养合作方案。在此背景下,有226名学生获得华为云开发者证书,还有人获得华为云校园云大使的身份。
由此可见,该校的校企合作不仅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实践机会,还能够让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行业动态和岗位需求,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为未来的就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小编认为成都东软学院在学生就业方面着实下了一番苦功夫,不仅在校内深耕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在校外也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实习实践,提供丰富的就业资源。在这种内外兼修、双轮驱动的人才培养模式下,使得该校历届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保持在90%以上,呈现出优秀的态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