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临药网”关注我们
用生理盐水冒充HPV疫苗给人接种,这类案例在全国已有多起。
例如:河南固始县一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和家中擅自给他人接种由生理盐水假冒的HPV疫苗;内蒙古一护士用生理盐水假冒HPV疫苗给40余人接种;重庆一护士用生理盐水等冒充HPV疫苗来接种,受害者多达上百人(来自新华网)。
近日,四川省中江县卫生院再次发生类似事件。该卫生院职工许某,用生理盐水冒充HPV宫颈癌疫苗,给多人注射,被人发现并报警。警察依法处置并进行了通报。
涉事卫生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名职工没有任何行医资格证明,在卫生院是文职工作,帮别人注射疫苗属于个人行为。
作为一名 打过针吃过药的医务人员,听闻此事,深感震惊。如果所有的预防治疗药品都可以轻易更换,群众简直不用活了。去医院到底是预防诊疗治病,还是致病呢?或许只有HPV疫苗监管不严,没有严格的销存核对手续?为什么HPV疫苗不能像其他药品一样监管严格一些呢?
小韭是一名20多岁的女性,她说她每次去卫生院打疫苗都很不放心。不管是新冠疫苗还是流感病毒,还是其他疫苗,每次都要求工作人员出示药品的包装,有些工作人员很不耐烦,认为小韭过于事儿多。可是小韭看完包装也并不能完全放心。她最希望能够看到工作人员从药品包装里取出药品,抽到针管里。可是自己不敢提这样的要求。因为要看包装已经是事儿多了,再要求看吸药过程难免过于要求多。但是她每次去打疫苗心里都很不安。一方面担心工作人员出现假药冒充真药的情况,一方面担心工作人员在疏忽的情况下,打成别的疫苗。
一般人听到小韭的情况,还是觉得这个女孩子心太细,确实有点事儿多。但是生理盐水代替hpv疫苗的事件频发,小韭的心情似乎可以理解。
药品,不仅在使用环节可能被掉包为假药,在生产销售环节,也是危机重重。最高人民法院曾公布使用生理盐水代为生产hpv疫苗的典型案例。
2018年,牛某某牛某某与同案被告人张某某在山东省单县以向针管内灌装生理盐水的方式生产假冒九价疫苗,再通过商标粘贴、托盘塑封等工艺,共生产假冒九价疫苗2.3万支。通过微信群等渠道,对外销售上述假冒九价疫苗9004支。
为什么生产、销售、使用HPV疫苗都没有足够的监管措施呢?如何保障公民的健康权?请上级部门尽快出台相关规定!
别再让小韭们打个疫苗也如此操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