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母女关系的命题近来被更多的讨论。
无论是传统叙事中的「牺牲奉献」还是现代意义上的「互相成就」,母女命题中总蕴含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复杂感。
在生理意义上,子女的成长无疑代表母体的老去,那么在精神意义上,两代人究竟是否有「共同成长」的可能性?
2017那年,四岁半的问问和潇洒姐一同参加了电视真人秀《不可思议的妈妈》。也是在这档节目里,问问在长枪短炮的镜头下说出了自己的第一个人生愿望:成为妈妈。
这个预料之外的回答,让潇洒姐惊讶得许久说不出话。诚然,成为女儿的榜样,是不少母亲生育之后保持自我精进的动力之一。但「期待」和「亲耳听到」的冲击力全然不同。
当女儿把妈妈视为偶像,代表着亲密关系中的高级形态:血缘亲密之外全然的欣赏。
如果说那时四岁半的问问尚小,把妈妈当偶像并不稀奇,那么你看看如今小学毕业的问问看潇洒姐的眼神就会明白,随着年岁年长,这份母女之间的欣赏与爱只增未减。
很多人问,究竟为何潇洒姐可以把女儿养育得如此之好。我想,在过去的点点滴滴中皆有答案。
2017年底,潇洒姐曾动笔给女儿写了封信,并收录在继《趁早》《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之后,潇洒姐的第三部人生成长故事书《总会过去 总会到来》中。
相信于2024年的今天再读大姐这篇写于七年前的文字,你会更为直观地感受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中的「深与远」究竟是何况味。
本周潇洒专栏,为你带来,潇洒姐写给女儿问问的《致女儿书2017》。
-致女儿书2017-
王潇
你好,我是你妈妈。
上一次给你写信是五年前,在距离你出生还有20天的夜里。那天夜里,我意识到有个孩子这件事马上就要变成事实,突然对你的出生充满了巨大的渴望,于是翻身下床,给你写了第一封信。我还记得,为了不影响你爸睡觉,我没开灯,悄悄穿上睡袍摸到客厅。黑暗中只有电脑屏幕是亮的,我把想对你说的话,一个一个打成字,寂静中嗒嗒的打字声只有咱们两个能听到。当时,我确切地感觉到,你和我在一起。
必须承认,在那之前,我对你的感觉并不像预期那么强烈,尤其对比我读到听到的各种汹涌母爱,也曾困惑过我的感觉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当然,后来我理解到,情感这东西,都是非常私人的体验,有区别很正常,参考和对比他人的意义不大,重要的是你自己的真实体验是什么,这些别人是无法告诉你的。其实,直到你出生后几个月,我才渐渐体会到你是一个事实的存在,是我的女儿,而不是一个想象。怎么说呢,你出生的时候,我觉得我一下子就爱你了;但随着你长大,我又觉得我是渐渐爱上你的。
你出生那天,我一直使劲盯着你看,看你的每个部分,研究你五官的形状,看哪里和我相似;但不知道是因为你太小还是我太激动,总是转过脸就忘了,于是就一直一直看,侧躺在床上长时间凝视你的样子,内心里不停地感叹:“啊,这是我的女儿,我生的!”到现在也是这样。随时随地仔细看着你,是令我很满足的一个爱好,看着你这件事本身,就成为一件很有质量的事。其他时候我看一本书、看一场电影,都会做一个“是否值得看”的判断,但对你,没有什么可判断的,你就是意义的本身。
在五年前的信里,我写过担心你脑袋大,腿不直,头发少,唱歌走调,结果你真就是脑袋大,而且眼睛像你爸一样眼距宽,还像我一样嘴角向下。但现在每次看着你,我都认为这个组合长在你身上完美极了,简直粉雕玉琢。这一点儿也不客观。
这让我想起在生你之前,我竟然还写过一篇自我剖析生育动机的文章——《选择生育》,现在看来显得十分多余。你到来之后,就没什么需要剖析的了,你就是那件不需要判断、不会错、不嫌多、不嫌晚的事,当然读书和锻炼也算,但得排在你后面很远、很远的地方。
你的出生满足了我巨大的好奇心,原来一个崭新的小人儿生下来手脚是这样的,喝奶是这样的,哭闹是这样的。每一次看见尿片变鼓变沉,奶瓶变空,衣架上晾着小小的袜子,床上乱七八糟堆满了玩具,我都会高兴一次,像又鉴定一次我生了女儿的证据。你淘气和发脾气的时候,我从来没真的生气过:于理,你是我遗传我引导的,要生气也是应该生我自己的气;于情,你的存在就是高兴本身,我希望我永远不会对你真的生气。
在你出生之前,我曾经有点儿担心,万一你是那种经常哭哭唧唧、扭扭捏捏的小孩儿,我怕我自己会不喜欢你。但你一点儿都不是。从小婴儿到小姑娘,你竟然一直都是一个果断、明朗、做事完成度很高的小孩儿。一开始我也觉得亲妈的判断不可能客观,但今年我做了一个正确选择,带着四岁半的你一起去参加了网综真人秀《不可思议的妈妈》。摄像机替我验证了你的特质,在所有的任务、同伴和观众面前,你的果断、明朗和做事的完成度都让我感到出乎意料。现在我很庆幸有节目能够替你留下这些童年影像,如果未来长大的你再遇到什么困难的任务,你可以回来看看自己小时候曾经有多么棒。
现在你马上五岁了,可以说,无论我曾经对五岁的你展开过什么样的想象,你都已经超越了。
大家都说你的性格像我,一开始令我高兴的原因,的确来自发现你像我。但是很快,我就发现你不像我,你发出的是自己的光芒。亲爱的问问,虽然在节目里你说“我长大后想成为妈妈”,但你知道吗?只要有自己的光芒,像不像妈妈根本不重要。
我的妈妈也就是你姥姥,有一次对我说:“如果你不是我女儿,我也觉得你这个人很棒,我会很喜欢你。”我觉得这真是特别大的一种表扬,虽然不可能完全客观,但是立场是对的。这话是你姥姥在我成年以后才说的。但现在,作为你的妈妈,我已经有这种感觉了,如果我不是你的妈妈,如果我只是节目的一个观众,看到你的表现,也会觉得你很棒,很可爱。
我爱你,因为你是我女儿;我爱你,因为你是你,是问问。
你出生后这五年,我的事业和生活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在五年里越来越忙了,但还好你第一次站起走路,第一次叫“妈妈”和“爸爸”,以及你的大部分表演我都在场。之前,我常听别人说无论工作有多累,回到家看到孩子的笑脸,劳累就会消散,觉得有点儿言过其实,现在觉得,那是因为还不够累。现在的我总是很累,当然这是我选的创业道路,我要自己承担;我也选择了生下你,让你和我一起体验这个世界,但在你还小的时候,我也一定要替你承担。说到这儿,咱们都必须感谢你爸,你爸支持我,溺爱你。正因为你爸支持我,你学钢琴、学跳舞等大部分时间都是你爸陪着,我才有足够的时间去做自己的事。他对你溺爱的程度,在你身上花费的时间、精力目前都超过我。你有一个好爸爸。
还有一点,你长大后可能才会感觉到,就是你爸坚持健身,早睡早起,饮食健康,他是咱们俩的榜样。一家人肯定都是互相影响的,一想到你长大后对健康的生活习惯天然就很熟悉,我就感到很踏实。
还有一点,问问,我必须向你承认,我已经超级无敌爱你了,可是也还是很爱我自己。我想花很多时间去成为我想成为的人,去完成我想做的事。但是问问你知道吗?爱你和爱自己是不一样的:爱你,我就会希望你未来少经历压力和痛苦,即使我知道那些终究躲不过;爱自己,我会花足够多的时间关注自己,但更重要的是,会主动迎向那些压力和痛苦。爱自己就是令自己更加强壮和美丽。通往强壮和美丽的必经之路,从来都是不容易走的。
我希望你最爱的始终是你自己。
在录制《不可思议的妈妈》的过程里,因为要完成任务,咱们总是说到输赢,你再长大,会发现在这一点上,人们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我的意见依然是:这些都是非常私人的体验,有区别很正常,参考和对比他人的意义不大,重要的是你自己的真实体验是什么,这些别人是无法告诉你的。
人的天性都喜欢赢,没有人喜欢输,但是人们慢慢长大,会开始怕输,会提前为了预防输为自己开脱,去说不必赢,结果不重要。
我希望,在你十岁、二十岁、三十岁的时候,还能像现在一样目光清澈地大声说出:“我喜欢赢!”因为,预防输的最好方式,就是去争取赢。你成长的过程中,会有无数选拔和考试,这个世界,总分输赢,你会发现,赢,终究都是留给那些想赢的人的。
当然,最终的目标是自由和尊严,这是我追求了多年的东西。现在对你说自由和尊严可能太早,现在我就希望你能尽量多体会赢了的那种开心,然后再努力迎来下一次的开心。那种开心,你尝过就会想再尝。要知道,我们这一代人里面有李娜和中国女排,在她们决赛夺冠那刻,很多讨厌输赢心的人也会无比激动;我希望你锻炼身体,多感受体育精神,也可以参加有对抗感的比赛,为别人欢呼,也得到别人的欢呼。
问问,你是我永恒的惊喜。就在刚刚,我看见你练习钢琴的小后背,都还在想:“啊,这是我的女儿,我生的,我竟然有了一个女儿,竟然五岁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