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方清
复旦大学2019级本科生夏某某在学院毕业典礼上,到主席台前袭击老师。目前,公安机关已对夏某某执行了治安拘留处罚。学校则对其做出开除学籍的决定。
复旦大学法学院今天发出关于此事件的声明。
除了交待夏同学受到警方和学校相应处理结果之外,声明对于事件性质的认定为:
“这是一起蓄意破坏教育教学秩序的严重事件,影响极为恶劣。”
而对于事件因何造成及其后果,声明也只作了抽象概括性表述:
“该生因个人原因,不惜在庄重的毕业典礼上,袭击无辜老师,悖离尊师重教传统、冲击社会公德底线,损害学校声誉、伤害师生校友感情,造成恶劣社会影响。”
“声明”,意指“公开表示态度或说明真相”。在我看来,复旦法学院对于此事件公开发表的态度很明确严正,但对于真相的说明却过于简略。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学生蓄意在庄重的毕业典礼上袭击老师,这样严重的事件实属罕见,且一度在网上引发沸沸扬扬的讨论,就更有把真相讲清楚、使公众解惑的必要。
“该生因个人原因”才“不惜在庄重的毕业典礼上,袭击无辜老师”,他有何个人原因?是精神问题或心理疾病,还是个人品质不良行为操守有问题?这里面不应留下伏笔让公众去猜想。
尤其是至今在网上可见的当事学生不同时间点发布的相关消极言论,按理说老师和学校早有察觉,并尽疏导管理之责,为何仍导致其行为失控的后果发生?
更引人注意的是当事学生还于今年初向学校领导写了一份文字很长的退学申请,他在此申请中怒斥复旦大学为“混旦大学”,对复旦大学体制、管理及风气等颇有微词。并称因被父母强迫才选择了复旦大学,复旦大学是他“至暗的噩梦”。
由试卷上故意写粗话,到想违反校规以达被开除目的,再以“父母所迫、至暗噩梦”为由正式申请退学无果,终于发展到毕业典礼上“袭师事发”。
不能不说,当事同学的袭师劣行早就有迹可寻,且蓄谋已久。
但无论他有何复杂背景或个人原因,都不能成其为在毕业典礼上公然发泄挑衅的理由。
横看竖看,他就是个有问题的青年。因其不良行为受到治安拘留和开除学籍处理纯属咎由自取。
对于这样既鲜活又典型的校园反面教材,一度激起巨大舆情同时存有诸多疑团未解的事件,以“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为校训的复旦大学,实有解剖麻雀以彰显校内章纪、回应社会关切的必要。
另一方面,据公开信息涉事学生曾被保送北大读研,北大则回应该同学处在思想品德考核期,并未被录取。
那么目前来看,有过拘留、开除学籍记录且保研被拒的当事同学,不仅其个人未来的人生蒙上了阴影,而且对于复旦大学而言,也不得不说是个失败的案例。
大学既是教授学生知识,更是健全学生人格的地方。
不回避,不淡化,把涉事学生酿出事件导致恶果的成因与教训分析清楚,才有利于教学更有力,育人更完美。
不知复旦大学会否有补充声明发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