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在外漂泊多年的澳门终于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澳门回归的消息传来,举国欢庆,所有人都知道这条回归之路走得有多么艰难,好在,这一天终究还是到来了。
事实上,在1974年时,葡萄牙政府就已经提出要将我澳门归还给我国,但直到1999年,我国才成功收回澳门,中间长达25年的交涉与谈判之路背后是中方代表对国家主权的执着与坚守。
在与葡萄牙政府进行谈判时,中国政府保持了冷静和智慧,最终决心通过长期的谈判和战略部署,实现澳门的和平回归。
正是这一明智的决策,为1999年澳门的顺利回归奠定了基础,也彰显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智慧与远见。
葡萄牙的殖民扩张
葡萄牙,这个位于伊比利亚半岛西端的国家,是欧洲古国之一。15世纪时,便开始了付非洲西海岸的探索,到了16世纪更是成为了地理大发现时代的先锋。
葡萄牙王室不遗余力地支持这些航海活动,巨额的资金和资源被投入到探险之中。15世纪末,葡萄牙人成功开辟了绕过非洲好望角的航线,随后他们的商船驶向了印度洋,并在非洲沿岸和印度次大陆建立了多个贸易据点。
1513年,葡萄牙航海家乔治·欧维士第一次到达中国南海岸,并带回了关于这个神秘的东方大国的许多消息。然而,明朝实行严密的海禁政策,外来者难以在中国沿海站稳脚跟。
因此,一直到16世纪50年代,葡萄牙人才最终在中国进行贸易和修建房屋进行居住。而澳门地区也早在明朝时就与葡萄牙人有过往来。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清政府在军事上遭受了重大失败。1842年,《南京条约》的签订使香港被割让给英国,清朝的国门被彻底打开。葡萄牙人看到了一暴力手段获取利益的机会,遂决定采取更为激进的行动。
1845年,葡萄牙单方面宣布澳门为自由港,允许各国商人在此自由贸易,完全无视清政府的反对。随后,葡萄牙人逐步在澳门建立了自己的行政机构和军事据点,开始对澳门实施实际控制。
对待葡萄牙如此傲慢和无礼的举措,当时的清政府并非毫无触动,但弱国无外交,清政府的抗议并没有改变事实。
1849年,葡萄牙人驱逐了清政府在澳门的官员,彻底控制了澳门。1887年,葡萄牙通过《中葡会议草案》逼迫清政府承认葡国对澳门的占领,并在条约中写明“葡国永驻管理澳门”。
康乃馨革命与变局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欧洲列强在战争中元气大伤,纷纷放弃了自己的殖民地。然而,葡萄牙却试图继续维持其殖民帝国的残存。
然而,长期的殖民战争给葡萄牙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经济陷入困境,国内反对殖民战争的呼声日益高涨。
1974年,葡萄牙爆发了康乃馨革命,中下级军官和民众联合起来推翻了萨拉查的独裁统治,革命成功后,葡萄牙政府宣布放弃所有海外殖民地,集中力量进行国内经济建设。
也正是这一年,葡萄牙政府首次提出要将澳门地区归还给我国。但是,由于当时的国内环境和国际环境使得中国无法从容地解决港澳问题。
而葡萄牙政府刚刚经历了一系列的政变,国内环境亦不稳定,因此,中国政府决定暂时维持澳门当时的状况。
不过,对于澳门问题,中国政府明确指出:“香港和澳门是被英国和葡萄牙当局占领的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完全是属于中国主权范围内的问题,根本不属于通常的所谓‘殖民地’的范畴。”
中国政府的这一立场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与赞同。
漫漫归家路
1976年,在联合国大会期间,葡萄牙政府与中国代表初步协商了关于两国建交之事,并谈及了澳门问题。
但他们并不是真的想要完全放弃澳门,而是希望能够在澳门继续保留一定的影响力和自主权。然而,中国政府在统一问题上立场坚定,不可能接受任何形式的殖民遗留。
“我们不能接受这种条件,”中国代表严肃地回答道,“澳门是中国的领土,必须完全归还。”
尽管葡萄牙的提议未能成功,但这次接触为未来的谈判奠定了基础。中国政府决定采取更加长远的策略,但并未如其他国家设想的一般采用武力手段,而是理智地做出了最恰当的选择——通过和平谈判,逐步实现澳门的回归。
1979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葡萄牙看到了中国庞大的市场,遂坚定了与中国友好合作的决心。同年的2月8日,葡萄牙政府宣布与台湾当局断绝邦交,这实际上是对中国主权地位的承认。
1979年,2月9日,两国交换《建交公报》,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两国建交后葡萄牙政府明确指出澳门是中国的领土,并与中方开始了关于归回澳门具体时间和细节的协商。
1985年5月,葡萄牙总统访华,双方再次就澳门问题展开谈判。这次会谈气氛较为融洽,双方在许多问题上达成了初步共识。
1986年,中葡两国就澳门回归问题正式展开好几轮的谈判,前两轮谈判的结果均达到了双方的预期,然而,就在大家以为一切顺利进行时,波折再次出现。
葡萄牙总统苏亚雷斯上任后,提出希望将澳门回归时间推迟到21世纪。这一提议立即引起了中国方面的强烈反应。
“我们不能接受这样的条件,”时任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的周南在一次会议上激动地说道,“澳门问题必须在本世纪内解决。”
葡萄牙政府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急忙采取补救措施。
“我们希望能尽快解决澳门问题,”葡萄牙外交部长诚恳地说道,“我们同意在1999年之前归还澳门。”
1987年4月13日,中葡双方正式签署声明,确定将在1999年12月20日举行澳门回归仪式。在签字仪式上,双方代表握手言和,场面庄重而喜庆。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周南在签字仪式上说道,“澳门终于要回到祖国的怀抱了。”
葡萄牙外交部长也表示:“我们期待与中国继续保持友好合作,共同为澳门的未来努力。”
随着这一协议的签署,澳门的回归时间终于尘埃落定。这一漫长而复杂的谈判过程,充满了波折与转折,但最终双方通过理智与耐心,实现了和平回归的目标。
盛大的回归仪式
1999年12月20日,澳门的夜空绚丽多彩,市民们早早聚集在广场上,等待着这一重要时刻的到来。澳门政府大楼前,红地毯铺就,鲜花簇拥,气氛庄严而隆重。
中午时分,中国代表团和葡萄牙代表团分别抵达现场,双方代表微笑、握手,随后并肩走向主席台。仪仗队列队整齐,军乐队奏响了雄壮的乐曲。
当夜幕降临,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升旗台上。伴随着庄严的国歌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在澳门的上空迎风飘扬。
人群中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焰火在夜空中绽放,照亮了整个城市。人们挥舞着国旗,激动地相互拥抱,泪水在脸上流淌。
回归后的澳门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中央政府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紧密合作,推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澳门的旅游业和博彩业迅速崛起,成为世界知名的旅游胜地。市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安定,文化多样。
结语
通过长达几十年的艰苦谈判和不懈努力,澳门终于在1999年顺利回归祖国。中国政府展现出的智慧与远见,确保了这一过程的和平与顺利。澳门的回归,不仅是中国主权的恢复,更是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提升的象征。
通过这一系列的历史背景和人物经历的描绘,我们可以看到,澳门的回归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长期复杂的国际斗争和艰难的谈判过程。
通过坚持原则、冷静应对和灵活外交,中国确保了澳门的完整回归,为国家统一大业书写了光辉的一页。这一决定,既维护了国家主权,又为澳门的繁荣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展现了中国政府处理复杂国际问题的远见与策略。
参考资料: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丨澳门回归:祖国统一大业道路上又一座丰碑》——央视新闻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